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和大叶菊花脑的形态指标、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单枝商品嫩茎重平均为4.48 g,比对照重1.20 g,达极显著水平;其年产量为64245.5 kg/ha,比对照增产89.3%,达极显著水平;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蛋白质、维生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纤维素含量比对照低2.31%。【结论】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具有采收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2.
野韭菜又名起阳草,其风味独特,香脆爽口,是有名的山野菜,具有强身强精、温阳补肾、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等多种功效。我国野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刚刚起步,市场急需优质栽培品种,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大叶韭菜,能促进野生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有助于提高野生蔬菜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保护优稀资源。桂特一号大叶韭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南宁  相似文献   
23.
姬菇二号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菇又名小平菇,侧耳属,其外形秀小、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商品性状优良,价格比一般的侧耳属都高,是近年来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本所近年引进的姬菇二号,经两年的栽培表明,该菌株具有适应性强,性状稳定,出菇转潮快,耐运输,保鲜期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了寻求大叶韭菜高产优质的最佳品种和施肥条件。[方法]通过栽培试验,比较桂特一号大叶韭菜和大明山野生大叶韭菜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大叶韭菜单株产量、年产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施有机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在同一施肥处理条件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叶韭菜间单株产量、年产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2个不同基因型大叶韭菜的产量。桂特一号大叶韭菜高产优势突出,是值得推广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畜禽粪便的处理现状及其过剩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利用蚯蚓堆制这一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畜禽粪便对于环境的压力,蚯蚓堆制处理产物——蚓粪、蚓体能够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效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畜禽粪便的蚯蚓堆制处理技术高效、环保,符合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虽然此技术工序已经十分完善,但技术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26.
试验研究稻草和地膜覆盖罗汉果园后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和空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其对罗汉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明,稻草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温度变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在高温季节,稻草覆盖能使0~20cm土层土壤温度降低0.3~5.7℃,棚内空气温度降低1.2℃,提高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值得在罗汉果园中运用的栽培措施;在地膜覆盖条件下,7月份棚下空气温度为34.2℃,7月、8月地表土壤温度分别达到35.2℃和34.3℃,超过罗汉果生长的温度适应范围.地膜覆盖不适于在高温季节使用。  相似文献   
27.
研究绿肥压青下粉垄耕作稻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对完善稻田保护性耕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16-2017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设置粉垄保护性耕作与单免保护性耕作两种耕作模式,并设不施肥、常规施肥、单倍绿肥压青和双倍绿肥压青4种施肥处理,然后分别于早稻、晚稻收获后用土壤紧实度仪及单环入渗法测量稻田土壤紧实度及稳定入渗速率,并于晚稻水稻收获后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以了解绿肥压青下粉垄保护性耕作对当季稻田土壤入渗的影响,并就其对后季稻田的后延效应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肥压青下粉垄保护性耕作对当季和后季稻田0-15cm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可以显著降低15-30cm土壤紧实度。同时显著降低了当季及后季土壤表层及耕层的稳定入渗率,使土壤入渗能力降低,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使土壤密实。绿肥压青下粉垄保护性耕作可显著降低后季稻田土壤稳定入渗率和紧实度,对土壤结构及水分入渗的后延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进一步了解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养分循环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设置、取样及室内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经典统计方法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四个演替阶段(草丛、灌丛、次生林和原生林)植物、凋落物和土壤的碳(C)、氮(N)和磷(P)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植物C、N和P含量随植被正向演替呈增长趋势,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均低于植物。植物N和P再吸收率表现为原生林灌丛次生林草丛。次生林中0~10 cm土壤以C和N含量最高,但灌丛以P含量最高。养分化学计量比C∶N、C∶P和N∶P在各层次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凋落物植被土壤。在草丛中,植物C∶N、C∶P和凋落物C∶N最高,植物和凋落物的N∶P最低;凋落物C∶P、N∶P和植物N∶P分别出现在原生林和次生林;土壤C∶P、N∶P沿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加。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中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土壤养分对植物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叶片N∶P受土壤N和P含量的影响;植物生长在演替阶段早期易受土壤养分限制。  相似文献   
29.
稻田豆科冬季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豆科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苕子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采用网袋法研究其在稻田中的腐解动态。结果表明,在稻田环境中,紫云英和苕子的茎秆在0~20 d腐解速度较快,累计腐解率分别为42.3%、44.6%,之后,腐解缓慢,在100 d时,紫云英和苕子累计腐解率分别达74.5%、76.6%。经过100 d的腐解,紫云英的碳、氮、磷、钾累计腐解率分别为70.1%、72.3%、81.2%、89.3%;苕子的碳、氮、磷、钾累计腐解率分别为76.3%、75.5%、83.5%、91.1%。紫云英和苕子茎秆养分的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氮≈碳。苕子的茎秆累计腐解率及碳、氮、磷、钾等养分的累计释放率均大于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其理论化肥减施量大于紫云英。  相似文献   
30.
[目的]筛选蚕沙纤维素降解菌株,为蚕沙无害化快速腐熟处理提供优质菌种.[方法]以蚕沙为材料,利用CMC-Na培养基分离蚕沙纤维素降解菌,通过形态学、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测定方法等对分离获得的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分类学鉴定,并研究碳源、氮源、pH、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对分离菌株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从蚕沙中筛选出1株高温型细菌,命名为HB-2菌株.根据菌体大小、鞭毛着生位置及数量、16S rDNA核酸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性,HB-2菌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HB-2菌株最佳产酶条件为复合碳源(蚕沙+微晶纤维素+米糠+麸皮)、复合氮源(蛋白胨+酵母膏),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 6.5,最适温度35℃.[结论]HB-2菌株CMCase活性较敏感且产酶量大,具有制成菌剂应用于蚕沙无害化快速腐熟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