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418篇
农学   846篇
基础科学   250篇
  320篇
综合类   1986篇
农作物   237篇
水产渔业   331篇
畜牧兽医   939篇
园艺   317篇
植物保护   20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提高风洞试验俯仰机构的运动精度,减少初始误差,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俯仰机构运动误差优化分析方法。针对影响俯仰机构运动精度的3个误差源——弧形导轨半径R、连杆长度L、直线导轨安装位置yOa,建立俯仰机构运动误差分析数学模型;推导了可用于分析误差的改进蚁群算法模型,将俯仰机构3个误差源的求解转换为对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的求解,采用改进算法进行误差优化。对比传统数值方法,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对误差求解精度达到10~(-5)mm级,有效地避免了结构自身产生的初始误差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华南建设迹地岩土坡的基本形态和生态整治技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建设迹地岩土坡的两种分类方法:按成因分为土地开发类、采石取土类和开路填土类;按坡面物质组成又可将其划分为土坡、分化岩坡和岩石坡3类。同时论述了各种类型迹地岩土坡主要性状和环境危害及严重性;概要介绍了迹地岩土坡的生态整治的主要技术探索:(1)适生植物品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模式;(2)岩土坡面的植被营造技术;(3)抗旱瘠栽培措施。最后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3.
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火烧以后 ,土壤的各种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 ,原因是火向土壤中施加了热量、灰烬 ,并且改变了土壤环境和微气候 ,土壤性质也可因植被和生物活性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对火烧后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浓度、有效性、迁移性 ,土壤中的生物和酶活性 ,土壤有机碳库等的变化进行了综合评述 ,以期为森林火灾、草地烧荒后的土壤管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4.
施用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营养型土壤改良剂(简称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能的效应。连续2年4造水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比对照稻谷产量增加8.6%-11.3%(平均10.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并且有良好后效。施用土壤改良剂具有提高Ph,降低活性Al,增加N、P、K有效养分和代换性K、Ca和M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长期施肥对黑土呼吸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土壤呼吸是土壤有机C矿化分解,释放无机养分的重要生物化学过程。对公主岭地区长期有机肥(不施有机肥、施中量和高量有机肥处理)与化肥(不施化肥、施用N、NP、NPK化肥)配合施用的12个处理的黑土进行室内好气培养(196天),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土壤的呼吸过程,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呼吸释放的CO2 -C的累积量,提高土壤中潜在矿化的有机碳含量及其占土壤有机质的比例,促进土壤有机质中无机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黑土的供肥状况。有机肥与NPK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6.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农田遭受不同程度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通过在作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文章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治理途径及其原理、优缺点、可行性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为实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益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7.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作物的秸秆既含有相当数量的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又具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1]。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成分,通过它们的代谢活动,转化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形态,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控制着土壤生态系统的许多过程,行使的功能包括:有机物料的分解,土壤化学循环,土壤结构的形成,污染物的脱毒等。土壤微生物群体的改变可以作为预示土壤变化的指标[2]。近年来,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西藏中部地区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本实验研究了西藏中部春…  相似文献   
148.
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经验,提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的目标和对策。根据遥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水力侵蚀占总面积的52.78%,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14.11%。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及其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强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1亿-4.5亿t。该区综合治理对策是:以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以黄土丘陵区与风沙丘陵区为主,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规模,加快林草植被建设;加大淤地坝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坡改梯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研究,为治理工程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49.
拮抗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并对其抑菌效果、热稳定性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拮抗细菌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及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导致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芽管扭曲、膨大;拮抗细菌发酵液经121℃处理30min后,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200头亚硝酸盐中毒猪的发病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归纳出该病的基本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