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果酒浑浊原因及澄清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酒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低度饮料酒,澄清透明是其理化指标之一,正常果酒的外观品质应为澄清透明,即使有微量浑浊,都被认为是质量不好乃至变质的表现。因此,如何得到澄清透明,并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果酒,是生产高质量果酒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果酒浑浊的原因、防止浑浊的有效措施及果酒澄清技术进行论述。1 果酒浑浊的原因11 原辅材料水、糖、酸及相应的果汁是果酒酿造的主要原辅材料。“水是酒的灵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果酒的质量。硬度过高的水钙、镁离子含量多,易同酒中的有机酸等结合,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及温度的变化,生成难溶的钙、镁盐类物…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明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肥和钾肥用量,通过土培盆栽模拟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施肥使主要的优势菌群发生明显改变,过量施肥显著降低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根际土壤中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但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略有增加,细菌种群分布趋于单一化。2)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电导率(EC)增加、C/N下降,是土壤根际细菌群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3)过量施肥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但叶片叶绿素SPAD相对含量却呈现增加趋势,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产量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施肥过量是导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次生盐渍化导致土壤中细菌群落发生改变,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43.
低糖无花果果脯的加工技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350013)何志刚胡昌泉魏勤沈朝贵果脯蜜饯系我国传统名特食品。传统果脯的特点是含糖高(60%以上)、甜度高和有原果味。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健康和营养的目的,对含糖高的甜食渐渐不感兴趣,对果脯...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和评价农业种植区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2005~2012年采集辽河流域典型农区2 839个井次的地下水样品,分析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典型农区地下水硝态氮平均为22.75 mg/L,井深小于或等于30 m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年份较少,井深30~100 m的除2011年外均达到标准,井深大于100 m的均能达到Ⅱ类水标准,各监测时期的硝酸盐含量和超标率有较大相关性;不同井深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井深小于或等于30 m硝酸盐含量大于井深30~100 m的大于井深大于100 m的,随着井深深度的增加,地下水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以时间动态来看,硝酸盐含量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超标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网箱与微流水两种养殖模式下体质量(76.5±17.8)g和(67.2±8.1)g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Trp)和组氨酸(His)外,网箱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其余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微流水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合理,色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均含有21种脂肪酸,网箱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微流水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微流水组,且n-3/n-6比值要高于网箱组。综上所述,微流水养殖的齐口裂腹鱼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在已成功利用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远缘杂交诱导鳙异源雌核发育的基础上,测定了鳙异源雌核发育子代及其母本鳙和父本兴国红鲤3组实验鱼的7项可量性状,计算其框架系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三组鱼框架系数的差异和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组鱼多项框架系数间均具显著差异,雌核发育子代较母本表现为体型更高,头更长。判别分析能将3组鱼明显判别分为3个区域,其中雌核发育子代和兴国红鲤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母本鳙群体判别准确率为94.4%,总判别准确率为97.9%。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可提取2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能解释64.504%的变异,主成分2能解释21.292%的变异,二者合并能解释85.796%的变异。聚类分析表明雌核发育子代形态学可量性状指标更接近于母本鳙,与父本兴国红鲤距离较远。本研究结果表明雌核发育后,鳙异源雌核发育子代主要可量性状与双亲产生显著差异,但更接近于母本。  相似文献   
47.
为探明稻田养鱼与水稻种植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同时确定稻田养殖鱼类的最适放养密度,用禾花鲤为试验鱼开展了为期130 d稻田养殖试验。设计了水稻单作组和3个不同放养密度(1.50万、2.25万、3.00万尾/hm2)的稻鱼共作组,通过对比分析种养前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以此来评价鱼类养殖对水稻种植的有益效果;并通过平均规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饵料系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确定稻田养殖禾花鲤的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1.50万尾/hm2密度组的禾花鲤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水稻单作组的稻谷产量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但收益显著低于稻鱼共作组。种植前后,水稻单作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明显低于稻鱼共作组,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幅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而土壤总氮、磷、钾含量变幅又无显著性差异。在种养周期前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均相对于种养前期有所增加,且稻鱼共作组增幅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Latescibacteria...  相似文献   
48.
黑斑蛙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生化分析方法 ,对黑斑蛙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斑蛙肌肉水分占鲜重的78%,粗蛋白质占20%,脂肪占0.35%,灰分为1.00%,蛋白质含量远高于其他经济蛙类。黑斑蛙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70%,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7%,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0%,优于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理想模式(40%和60%),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高于牛蛙;黑斑蛙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外,氨基酸评分值(AAS)均大于0.85,化学评分值(CS)均大于0.6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25%。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黑斑蛙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组成平衡,品质较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铁、锌、硒;铅、砷未检出,铬和镉含量低于GB 2762之规定。因此,黑斑蛙是高蛋白、低脂肪、膳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原料,具有较大的人工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49.
习总书记在2013年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要共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的"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桑蚕丝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安庆潜山县作为安徽省桑蚕丝绸产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庆潜山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桑蚕丝绸产业的发展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资源以及文化、政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探究了安庆潜山县桑蚕丝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安庆潜山县实际情况下桑蚕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脯蜜饯质量和味道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现将低糖无花果果脯加工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