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308篇
农学   211篇
基础科学   205篇
  158篇
综合类   1344篇
农作物   254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830篇
园艺   245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附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分布和相似性关系,并探讨附生维管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0.81 hm2的调查样地中,共发现附生维管植物3 116株(分属9科20属22种);(2)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7种)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7种)和15年(5种)群落;(3)原始林与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有显著不同,恢复15年群落中的附生植物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兰科植物是原始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物种组成,有些物种仅出现在原始林中,可以作为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程度的指示物种;(4)原始林附生维管植物的多度要显著高于恢复阶段;(5)3个群落类型中的附生维管植物在水平方向都为聚集分布,恢复15年群落主要分布在0~5 m,原始林中分布可达到20 m;(6)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宿主的胸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2个恢复阶段森林中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12.
为研制改良砒砂岩土壤、强化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剂,该研究以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P75、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D10、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H3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B01为原料,利用生物基材吸附混合,制备4种单一固体微生物菌剂和多种复合固体微生物菌剂。通过分析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氮磷钾含量、酶活性和细菌数量等指标来研究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砒砂岩土壤性质和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照组相比,微生物菌剂能够使砒砂岩土壤pH值降到中性附近,促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增加了土壤细菌数量,同时促进了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其中以含菌株P75、D10和H3以及含菌株P75、D10、H3和HB01的复合菌剂的效果最佳。该试验研究可以为微生物菌剂在砒砂岩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方面的应用提供试验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313.
近年来,虞城县人民医院以实际行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医疗服务活动,全面进行医德医风治理整顿,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使该院各项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4年业务总收入达到了1384.1万元,门诊人数达到了102237人次,其中急诊人数4639人次,出院人院诊断符合率为98.71%。  相似文献   
314.
现代农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机械化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等使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本投入增加,农作物价格下降,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出现了如有机农法、生态农法等新型自然农法,为世界农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避免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有害后果。本中心从2001年起,采用日本自然农法原理,参考扬州自然农法研究中心“麦田套播留高茬还田种稻技术规程”资料,结合本镇实际自然条件和生产习惯,在塘桥镇欧桥村进行了麦套稻种植技术研究。2005年用水直播稻和常规移栽稻进行比较试验,探索无公害粮食生产中新的种稻技术及综合效益,以求达到高产、优质、降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15.
概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问世以上转基因小麦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转基因小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小麦前景。  相似文献   
316.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供用中国南瓜改良印度南瓜的理论依据,选用印度南瓜的3个栽培品种与中国南瓜的4个栽培品种进行人工杂交,观察其杂交亲和性表现。结果表明:印度南瓜P6,P7等品种与中国南瓜P2,P3,P4,P5等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印度南瓜P1与中国南瓜P4,P5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而与P2,P3间不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317.
用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对控制稻米胶稠度、碱消值和籼粳分化度的QTL进行了分析。检测出4个控制胶稠度的QTL(Ge1~Ge4),分别位于第2、7和9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6.9%、13.2%、14.0%和11.3%;2个控制碱消值的QTL(As1和As2),分别位于第5和4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7.5%和13.0%;同时检测到了5个控制籼粳分化度的QTL(Ij1~Ij5),分别位于第1、2和11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21.9%、21.4%、13.4%、25.0%和14.5%。研究认为,胶稠度是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决定的,碱消值是由1~2个主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控制的,两个蒸煮品质性状均为数量遗传性状。籼粳分化度与胶稠度、碱消值之间呈密切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318.
稻-鸭-萍共作对水稻田病虫草的控制效果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生物间互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稻-萍共作处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田草害的发生,稻-鸭、稻-鸭-萍处理模式对褐飞虱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且稻-鸭-萍共作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杂交籼稻增产近20%,粳稻增产也达8.8%,并可生产无公害稻米和有机稻米。  相似文献   
319.
为配合河南省小麦高产县9000 kg/hm~2产量的栽培攻关,2002年在种麦前根据当年产量情况,对河南省9000 kg/hm~2产量麦田进行了取样化验,旨在探讨9000 kg/hm~2产量麦田适宜的养分肥力指标,为今后麦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0.
杀虫单等4种药剂防治二化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化螟是太湖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为害水稻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杀虫单(双)推广使用以来,一直是本地防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近年来,生产上普遍反映杀虫单(双)对二化螟防效下降。沈晋良等2002年5月采集太湖县二化螟种群进行的抗性监测表明,二化螟对杀虫单已产生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