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1125ml/hm2的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750g/hm2的31%病毒康、900g/hm2的3.95%病毒毙克、1500g/hm2的20%病毒先锋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药剂进行喷施,第3次药后7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3%、75.2%、74.6%和85.7%;小区千粒重分别为25.3、24.6、24.8、24.2g;产量分别为8145、7620、7695、7290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8.0%、10.4%、11.5%、5.3%。因此,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来说,含盐酸吗啉呱类药物防效最好,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增产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氰烯菌酯与己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及其6种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及1:1、1:3、1:5、1:7、1:9、1:11等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是0.393、0.643、0.571、0.338、0.369、0.513、0.577、0.726 mg/L;6种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0.85、1.64、1.58、1.16、1.05、0.84。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己唑醇,氰烯菌酯与己唑醇1:3和1:5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对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为45 ml/667m2、50 mL/667m2、75 mL/667m2时,第三次药后7 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9%、67.2%、71.5%,小区千粒重分别为25.3 g、26.2g、26.4g;产量分别为473Kg/667m2、512Kg/667m2、543 Kg/667m2,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分别为7.2%、12.6%、20.2%.因此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要对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为45 ml/667m2、50 mL/667m2、75 mL/667m2时,第三次药后7 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9%、67.2%、71.5%,小区千粒重分别为25.3g、26.2g、26.4g;产量分别为473Kg/667m2、512Kg/667m2、543 Kg/667m2,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分别为7.2%、12.6%、20.2%。因此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混配对串珠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混配对串珠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5种配比对2种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1:1、1:2、1:4、1:6、1:8等混配组合对串珠镰刀菌的EC50分别是0.0197、69.492、0.021、0.028、0.082、0.163、0.215mg/L,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是0.247、25.140、0.444、0.469、1.041、1.495、2.012mg/L;5种混配组合对串珠镰刀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85、2.14、1.20、0.84、0.82,对立枯丝核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10、1.55、1.14、1.09、1.02。咪鲜胺对2种病菌的毒力均高于噁霉灵,咪鲜胺与噁霉灵1:2配比对串珠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均有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经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sllus(Fallen)]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害.此病于1948年首次发生于以色列.我国是于1954年发生于新疆.自1993年以来,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多次发生流行,并且逐年加重.玉米感病愈早,发病愈重,特别是自出苗到7叶期,是玉米对粗缩病的敏感期,拔节后感病对产量影响较小.严重年份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病株率达20%~50%,严重田块达9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氰烯菌酯与己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纹枯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及其5种配比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及其1:5、1:7、1:9、1:11、1:13等混配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EC50分别是0.212、0.339、0.227、0.207、0.213、0.315、0.320 mg/L,5种混配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35、1.52、1.51、1.02、1.02;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是0.452、2.984、1.091、1.139、1.217、1.280、1.781 mg/L,增效系数(SR)分别是1.41、1.54、1.57、1.59、1.20;氰烯菌酯与己唑醇1:(7~9)混配对小麦纹枯病菌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在每年的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基本上成为人们一年四季的家常菜。但由于重茬、连作,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为病虫的发生危害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使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粉病、根肿病、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多种病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为确保大白菜的高产优质,现将大白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仅供菜农参考。1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 春季栽培可选春秋王、德高4号,夏季栽培可选小杂56、夏王、夏阳50、60,秋季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氰烯菌酯与己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及其6种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及1:1、1:3、1:5、1:7、1:9、1:11等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是0.393、0.643、0.571、0.338、0.369、0.513、0.577、0.726mg/L;6种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0.85、1.64、1.58、1.16、1.05、0.84。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己唑醇,氰烯菌酯与己唑醇1:3和1:5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