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铃薯与枸杞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马铃薯与枸杞嫁接愈合过程,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马铃薯/枸杞嫁接植株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马铃薯/枸杞嫁接植株生长旺盛,可完成整个生育进程.马铃薯/枸杞嫁接愈合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隔离层产生期,嫁接5 d后,嫁接接口处产生隔离层;(2)愈伤组织形成期,嫁接9d后,隔离层细胞脱分化,最后形成愈伤组织;(3)愈...  相似文献   
2.
干旱严重限制了马铃薯的生产,为了筛选高抗旱性马铃薯品种,本研究对全国主栽的40份马铃著栽培品种在旱棚内进行田间人工控水种植,通过测定各品种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株高胁迫系数和失水力4个指标,筛选出高抗旱性材料4份,分别是晋早1号、晋薯8号、冀张薯8号和延薯6号,中抗旱性品种有冀张薯12号、克新19号、东农310、云薯202、闽薯1号、延薯8号、丽薯6号、云薯304、延薯7号等9份材料,其余品种均为低抗旱或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3.
‘北方002’是由‘荷十五’与‘BF0637.135’杂交选育而来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早熟,生育期85 d。株形直立,生长繁茂,分枝少,株高65 cm左右。结薯较集中。薯块较大且均匀,呈长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淡黄皮黄肉,商品性好,商品薯率86.31%,适合鲜食。干物质含量21.5%,淀粉含量15.8%。两年平均产量34.35 t·hm-2,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早疫病。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用于育种亲本的优良材料,以引进的32份野生马铃薯材料为对象,调查其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块茎性状和产量,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叶绿素、产量、保水力、株高、CAT、POD、MDA和Pro等8个指标与抗旱的相关性,并对32份材料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优异早熟材料LS 6-6和晚熟材料LS 24-6;与耐旱性高度相关的指标为产量,其次是叶绿素和保水力;高抗旱性材料为LS 40-7、LS 42-8和LS 64-4等3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马铃薯品种(系)的亲缘关系,研究马铃薯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利用形态学鉴定和SSR分子标记鉴定,对20份马铃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形态学聚类结果表明,20份马铃薯材料在欧氏距离19.6处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4份材料,第Ⅱ类包括2份材料,第Ⅲ类包括14份材料。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表明,12对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91个标记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87个,多态性比率95.6%。每对SSR引物扩增得到多态性位点1~19个,平均7.3个。20份马铃薯材料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148 1~0.655 2,平均遗传距离0.486 9,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1时可被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1份材料,第Ⅱ类包括8份材料,第Ⅲ类包括11份材料。选用引物STM1052和S25构建DNA指纹图谱,可对20份马铃薯材料进行区分。本试验可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亲缘关系分析及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在5月1日、5月10日、5月21日分别播种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十五”,均以开花后30 d进行收获,研究在不同播期的温度下马铃薯块茎及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播期间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播期的不断推后,5月10日播种的马铃薯“荷兰十五”分枝数和5月21日与5月1日播种的存在显著差异;5月21日播期块茎干物质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3个播期花后30 d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8.91℃、19.12℃、20.19℃,块茎生长发育超过20℃,增长速度减缓,5月21日播期马铃薯的单株结薯重、干物质含量、产量均显著低于前两个播期,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块茎性状差异不显著。河北省张北地区过早播种,影响了出苗率;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品种“荷兰十五”的产量也呈现不断降低的情况,5月21日播期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张北县最适合马铃薯播种的时间为5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冀张薯8号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采用相同行距、不同株距种植马铃薯,研究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m1~m4)下马铃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上升,在盛花期达峰值,分别为23.0、24.3、22.1和21.8μmol CO2/(m2·s),至终花期有所下降,至成熟期光合速率达最低值,分别为10.9、12.3、8.5和8.0μmol CO2/(m2·s);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基本相同,在盛花期达峰值,分别为7.2、7.9、6.5和6.0 mmol H2O/(m2·s),至成熟期达最低值,分别为0.9、1.5、0.8和0.8 mmol H2O/(m2·s);气孔导度在盛花期达峰值,分别为492.0、508.0、411.0和405.0 mmol/(m2·s),成熟期达最低值,分别为184.0、224.0、128.0和127.0 mmol/(m2·s);胞间CO2浓度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在盛花期达最低值,分别为112.0、105.0、118.0和126.0μmol/mol;在整个生育期的m2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处理,胞间CO2浓度最低;从产量上来看,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灌浆期低温条件下,喷施脱落酸、甜菜碱和水杨酸对玉米灌浆中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落酸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低、中浓度脱落酸处理提高了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高浓度处理使PSⅡ的光化学效率降低,脱落酸处理使产量下降8.0%~14.6%;喷施甜菜碱增加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甜菜碱处理使产量提高0.9%~6.9%;喷施水杨酸可有效维持并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除中浓度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1.4%之外,其他浓度处理产量下降1.2%~3.4%。喷施脱落酸、甜菜碱和水杨酸主要通过调节千粒重来实现对产量的调控,其中,高浓度甜菜碱(10 mmol/L)在提高光合能力和产量方面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不同品种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用6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种植的方式,进行无、低、中、高氮等四个氮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无氮水平产量最低,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推荐低氮施肥,冀张薯12号、冀张薯14号、2007-2-1、夏坡蒂等中熟品种适于低中氮水平施肥,早熟品种荷十五高氮水平施肥。不同生育期的马铃薯品种推荐施肥量应遵循:晚熟品种少施氮肥,中熟品种合理施入氮肥,早熟品种重施氮肥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北方009’是河北北方学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以‘费乌瑞它’为母本、‘BFZY00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20年6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0)130057。生育期79 d左右,中早熟,主茎数少,株高60 cm左右,生长势强。叶绿色,茎绿色,花冠浅紫色。块茎较大且匀称,呈长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淡黄皮淡黄肉,商品性高,商品薯率达88.54%。干物质含量19.42%,淀粉含量14.63%,蛋白质含量3.04%,还原糖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16.20 mg/100 g。高感晚疫病,中抗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北方009’2017~2018年适应性试验2年平均产量2 500 kg/667m2,较对照‘费乌瑞它’1 769 kg/667m2增产41.32%。适宜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一季作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