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0篇
  60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宰前运输对肥育猪胴体、内脏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 1 0头宰前运输应激的大长淮 (大白×长白×淮猪 )肥育猪 (试验组 )和5头宰前无应激的大长淮肥育猪 (对照组 )作了胴体、内脏及肉质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胴体性状和内脏重量 (心脏除外 )方面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肌肉 p Hu和肉色评分分别为 5.50 ,2 .2 5和 5.88,3 .0 0 ,差异显著 (P<0 .0 1 )。试验组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2.
干旱胁迫下沙棘膜脂过氧化保护体系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沙棘幼林苗木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与沙棘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重度干旱下3种酶活性均能在胁迫初期随时间延长而上升;抗氧化物质AsA在轻度、中度干旱下高于对照,GSH含量在轻度干旱下含量与对照接近,中度及重度干旱下前、中期随时间延长趋于增加,而后期降低,表明干旱下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高,能有效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不明显.由于沙棘保护酶体系(SOD、POD、CAT)、抗氧化物质(AsA、GSH)、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缓慢,重度干旱下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些物质是构成沙棘强耐旱性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63.
为了明确新疆冬春麦区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分布特点,利用STS标记对185份品种(系)的重要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D1、Vrn-B3和光周期基因Ppd-D1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疆小麦品种中,春化和光周期基因位点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不同。含有春化显性等位变异Vrn-A1的品种47个,占供试品种(系)的25.4%;Vrn-B1为43个,占23.3%;Vrn-D1为38个,占20.5%;Vrn-B3位点不存在显性等位变异。春化显性等位变异Vrn-A1、Vrn-B1和Vrn-D1在冬、春性小麦内的分布比例也不同。在春性小麦品种(系)中,显性等位变异Vrn-A1出现的频率较高(55.3%);其次为Vrn-B1,占50.6%;Vrn-D1占44.7%。在冬性小麦中,仅有显性等位变异Vrn-B1出现,占2.0%。在光周期基因Ppd-D1位点,80.0%的品种(系)携带光不敏感显性等位变异Ppd-D1a;其中在春性和冬性小麦品种(系)中,Ppd-D1a出现的频率分别为83.5%和77.0%。新疆小麦品种(系)中,存在11种春化和光周期基因显性等位变异组合。  相似文献   
64.
Infections with Heterobasidion parviporum devalue the Norway spruce timber as the decayed wood does not meet the necessary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sawing. To evalu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in the Norway spruce breeding strategy, an inoculation experiment with H. parviporum on 2-year-old progenies of 466 open-pollinated families was conducted under greenhouse (nursery) conditions. Lesion length in the phloem (LL), fungal growth in sapwood (FG) and growth (D) were measured on an average of 10 seedlings for each family.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both LL, FG and growth in the nursery trial and wood quality traits measured previously from 21-year old trees in two progeny trials, including solid-wood quality traits (wood density,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fiber properties traits (radial fiber width, tangential fiber width, fiber wall thickness, fiber coarseness, microfibril angle and fiber length). For both LL and FG, large coefficients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26%) and genetic variation (>?46%) were detected. Heritabilities of LL and FG were 0.33 and 0.42, respectively.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wood quality traits and growth in the field progeny trials with neither LL nor FG in the nursery trial.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genetic gains may reach 41 and 52% from mass selection by LL and FG, respectively. Early selection for resistance to H. parviporum based on assessments of fungal spread in the sapwood in nursery material, FG, will not adversely affect growth and wood quality traits in late-ag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5.
66.
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置苹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单作与间作栽培处理,通过根箱试验研究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互作导致苹果根系生长发育的正效应和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的负效应;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系对种间互作的响应能力不同,细根比粗根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苹果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提高,而白三叶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则降低;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垂直分布格局影响不明显,但对不同径级根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比例产生了明显影响,苹果粗根和细根均有下移的趋势,细根下移的趋势更明显,而白三叶细根分布有上移的趋势,粗根则无明显变化。总之,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垂直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不同径级根生长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7.
耕作侵蚀研究项目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而农耕地则是全球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农地上存在的水力等侵蚀早已被研究者认识到,并且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农地上存在的另一种侵蚀,也是从根本上导致农地土壤退化及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侵蚀,却在以往的土壤侵蚀研究中被大大地忽视,这就是耕作侵蚀。   耕作侵蚀是土壤物质在耕作机具的作用下发生分散、搬运、沉积的过程。在耕作侵蚀过程中,土壤物质主要在农地内发生再分布,在坡地上,这种再分布则主要表现为坡面土壤的从上向下运动。   耕作侵蚀作为一种新近认识到的重要侵蚀过程,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耕作侵蚀研究也已在各大洲迅速开展起来。1997年起,欧共体将耕作侵蚀列为大型研究项目,组织了7个国家的科学家协作攻关,研究范围包括到全部欧共体国家;1997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Toronto)举行了第1次耕作侵蚀国际会议;1999年4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举行了第2次耕作侵蚀国际会议;2001年8月将在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再次举行关于耕作侵蚀影响的重要国际会议。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耕种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坡耕地面积大,尤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坡耕地普遍较短,较陡,较崎岖,且各地的耕作机具与耕作方式差异较大,因此,耕作侵蚀是在我国广泛存在、形式多样的一种重要类型的土壤侵蚀。为了认识我国坡耕地的耕作侵蚀规律,进而发展科学的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我们从1999年开始,在我国黄土高原开展了耕作侵蚀研究。   我们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评价”(1999—2001)、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课题“耕作侵蚀过程与模拟”(1999—)及陕西省人事厅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农地耕作侵蚀研究”(2000—2002)的资助下,通过前两年的研究,已获得了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过程中的土壤再分布规律、黄土地区耕作侵蚀模型,黄土地区耕作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黄土地区耕作侵蚀在总土壤侵蚀中的重要性及其空间变化规律。目前,我们正在对该地区耕作侵蚀其它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各个项目进展顺利。 (王占礼,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相似文献   
68.
高含沙水流水轮机转轮的改型与抗磨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进行高含沙水流水轮机转轮的改型研究,关键是要从正确确定转轮设计参数和轴面流道型式入手,根据三维水力设计理论,考虑导叶与转轮匹配关系进行叶型设计,针对不同破坏机理选择强磨蚀区采用金属喷涂或非金属保护等综合措施,使水轮机在高舍沙水流中运行时出力增加、抗磨蚀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69.
Actinomycetes isolated from the organic mulch used in avocado plantations in Western Australia were studied to examine their ability to suppress Phytophthora cinnamomi. All the 1600 isolates tested inhibited the pathogen in vitro with inhibition rates of >0.5. The inhibition rates achieved by actinomycetes isolated from fresh and pathogen-infested mulc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the isolates tested differed in their ability to suppress the pathogen and/or the disease. Some of the isolates that inhibited the pathogen were also harmful to plant growth.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