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8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2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5篇 |
农学 | 133篇 |
基础科学 | 130篇 |
227篇 | |
综合类 | 890篇 |
农作物 | 142篇 |
水产渔业 | 54篇 |
畜牧兽医 | 247篇 |
园艺 | 141篇 |
植物保护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下的玉米回交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综3为受体亲本、衡白522为供体亲本,通过3代回交,利用SSR标记对BC3F1群体背景进行检测,并进行群体植株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群体背景回复率在94.40%以上,平均回复率为97.75%,最高回复率为100%,远远高于经典遗传学背景回复率。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背景回复率并未达到分子标记结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提高育种选择效果加速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数量性状控制的农艺性状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提取溶剂、次数以及溶剂的配比对轮虫脂肪提取的影响。分别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1、1:1、1:2,苯石油醚体积比2:1、1:1、1:2,丙酮石油醚1:4、3:7、2:3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冻干轮虫(Brachionus rotundiformis)样品脂肪,测定脂肪含量与皂化值,筛选得出3种提取溶剂的最佳配比;比较提取次数为1~3次间脂肪含量的差异,得出最佳提取次数;将3种最佳配比与索氏提取法(国标)提取样品脂肪进行比较,测定脂肪含量与皂化值。结果显示,在冻干轮虫脂肪提取中,提取次数对样品脂肪含量没产生显著影响(P>0.05);3种溶剂的最佳配比分别为氯仿甲醇2:1、苯石油醚1:2、丙酮石油醚2:3;其中丙酮石油醚2:3处理组的脂肪含量和皂化值分别达到9.71%和198,均显著高于索氏提取法(国标)和其余处理组(P<0.05)。故轮虫脂肪提取1次为宜,最佳溶剂及配比为丙酮石油醚体积比2:3,本方法具有提取高、时间短、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紫花苜蓿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山西省大同矿区紫花苜蓿草地中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根际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年10月采集浑源县、南郊区、大同县、矿区4块样地中不同深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和根际土壤,并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菌根侵染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块样地中紫花苜蓿根部菌根侵染率均在70%以上;除大同县规律不明显以外,其它3块样地中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分析总相关性得知,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和总球囊霉素(TEG)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TEG和EEG均与菌根侵染率、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析同土层各因素的相关性则发现,只有在20~30cm土层,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EEG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大同地区丛枝菌根真菌与紫花苜蓿可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对土壤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0~30cm土层更有效。 相似文献
45.
2019~2020年以陕单 650(中熟)和东单 60(晚熟)为材料,设置 4个种植密度 6.0×104、 7.5×104、 9.0×104和10.5×104株/hm2,研究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子粒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可以提高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陕单 650在密度为 9.0×104株/hm2时最优产量为 18 083.5 kg/hm2,东单 60在密度 7.5×104株/hm2时最优产量为17 472.9 kg/hm2。两个品种粒重及子粒含水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陕单 650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平均灌浆速率较东单 60均早 4 d和高 0.06 g/d;陕单 650和东单 60子粒平均脱水速率为 0.98%/d和 0.93%/d,陕单 650在生理成熟 4 d后子粒含水率迅速降至 25%。当密度为 9.0×104株/hm2时,陕单 650的叶片干物质转运率明显高于东单 60。通过适度增密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降低子粒水分的技术途径,协同实现陕西春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子粒收获生产。 相似文献
46.
47.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普通牛Hepcidin基因序列(登录号为XM-589792.3)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牦牛肝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Hepcidin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同时构建Hepcidin蛋白物种进化树.结果显示,经克隆获得牦牛Hepcidin基因322 bp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863791),含28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2个氨基酸,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预测Hepcidin蛋白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8.88 ku和9.24;与已知普通牛Hep-cidin序列的同源性达99%,不同物种Hepcidin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Hepcidin蛋白物种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本研究为Hepcidin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8.
玉米抗寒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7×7 GriffingⅡ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8个组合,测定了冷胁迫下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玉米抗寒性与其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抗寒性构成因素组与产量构成因素组的典型相关关系中,主要起作用的是脱落酸含量(ABA)、丙二醛含量(MDA)、穗行数、行粒数;在抗寒性状构成因素组与植株性状构成因素组的典型相关分析中,主要起作用的是ABA、株高;在植株性状构成因素组与产量性状构成因素组的典型相关分析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雌穗数、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利用寡糖、水杨酸(SA)、茉莉酸(JA)预先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1d后接种锈菌,通过对植株体内脂氧合酶(LOX)活性及SA含量的测定,并通过RT-PCR对SA、JA信号途径的标记基因PR5和PDF1.2等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初步确定诱导抗性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表明:经寡糖诱导后,向日葵叶片内LOX活性降低,SA含量上升,且诱导水杨酸途径标记基因PR5表达量增加。结果说明寡糖诱导向日葵抵抗锈病主要与SA介导的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0.
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painting的染色体鉴定技术简单、经济和高效, 可以促进小麦品种及亲缘物种染色体识别和变异体鉴定, 提高染色体工程效率。我们前期开发了寡核苷酸探针套, 包含pAs1-1、pAs1-3、AFA-4、(GAA)10和pSc119.2-1共5个探针。本研究通过一次荧光原位杂交(FISH), 对源于17个非整倍体的18份材料分析发现, 其中14个染色体组成正确, 可以清晰识别相应的缺体、四体和端体。还构建了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涂染的、能准确识别3个基因组和7个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高清核型, 发现4个非整倍体发生变异, 其中从N5BT5D中鉴定出一个可能的小片段相互易位系T6AS·6AL-6DL和T6DS·6DL-6AL。进一步对7个地方品种、10个栽培品种(系)和1个人工合成小麦分析, 发现15条染色体存在多态性, 涉及6条B组(除4B)、5条A组(除1A和3A)和4条D组(1D、2D、4D和7D)染色体, 可以清晰识别我国小麦生产上广泛应用的3种易位类型(T1RS·1BL、T6VS·6AL及相互易位T1RS·7DL和T7DS·1BL), 省去了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程序。另外, 对5个亲缘物种分析发现, 该探针套可以识别栽培一粒小麦、硬粒小麦Langdon、荆州黑麦、长穗偃麦草(2n=2x=14)全部和中间偃麦草30条染色体, 并构建了这5个物种的核型。本研究结果证实该寡核苷酸探针套可以有效用于小麦及亲缘物种染色体鉴定, 高清晰的中国春非整倍体核型为小麦染色体工程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