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81篇 |
免费 | 3767篇 |
国内免费 | 31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84篇 |
农学 | 2188篇 |
基础科学 | 1956篇 |
4199篇 | |
综合类 | 21314篇 |
农作物 | 2981篇 |
水产渔业 | 1961篇 |
畜牧兽医 | 6592篇 |
园艺 | 2959篇 |
植物保护 | 18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4篇 |
2023年 | 965篇 |
2022年 | 1936篇 |
2021年 | 1862篇 |
2020年 | 1784篇 |
2019年 | 1741篇 |
2018年 | 1222篇 |
2017年 | 1969篇 |
2016年 | 1337篇 |
2015年 | 2026篇 |
2014年 | 2276篇 |
2013年 | 2481篇 |
2012年 | 3741篇 |
2011年 | 3620篇 |
2010年 | 3394篇 |
2009年 | 3132篇 |
2008年 | 3173篇 |
2007年 | 2850篇 |
2006年 | 2416篇 |
2005年 | 1905篇 |
2004年 | 1225篇 |
2003年 | 752篇 |
2002年 | 805篇 |
2001年 | 767篇 |
2000年 | 659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宁夏滩羊舍饲后(2005—2007年)的繁殖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具有产双羔潜力的公羊,配种后产双羔的重复力要比具有产双羔潜力母羊产双羔的重复力高。 相似文献
42.
43.
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期及施肥量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返青期加强施肥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同时,可显著提高植株密度以及千物质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44.
福建省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分别应用血清中和试验(SNT)和PCR方法,对福建省近3年来56个规模猪场收集的1470份血清和71个规模猪场采集的136份病料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猪伪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合格率:母猪分别为91.5%、89.2%和94.8%;6周龄前猪群分别为75.3%、56.6%和75.5%;6周龄后猪群分别为38%、33.9%和30.7%;被检病料中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5%、17.4%和16.0%。由此可见,猪伪狂犬病在福建省规模猪场仍未得到完全控制,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45.
46.
47.
本研究旨在探索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Vasoacitve intestinal peptide type Ⅰ receptor,VIPR-1)基因5'调控区(-496~-1 bp)多态性及其单倍型效应对鸡就巢性的影响,寻找影响肉鸡就巢性的分子标记,为降低或者剔除肉鸡就巢行为的育种研究提供相应依据.采用测序技术对498只清远麻鸡VIPR-1基因5'调控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及基因型分析,利用最小二乘均数对VIPR-1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位点与就巢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利用PHASE软件对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VIPR-1基因5'调控区存在12个多态性位点,G-359T、G-266T、A-134G、A-94G、C-72G对18~43周龄的就巢持续天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A-94G位点对18~54周龄的就巢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构建的单倍型对18~54周龄的就巢持续天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CTGGGAAC,CAG/TTGGGGAAGCAC型个体的就巢持续天数比其它单倍型个体极显著的延长(P<0.01).结果表明,VIPR-1基因5'调控区(-496~-1 bp)可能存在影响鸡就巢行为的分子标记,CCTGGGAAGCAG/TTGGGGAAGCAC型个体对鸡就巢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家鸡就巢行为的筛选. 相似文献
48.
广义披碱草属包括了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裂颖草属和仲彬草属。为深入研究这5个小麦族多年生属的系统地位、母本来源及St染色体组的来源和分化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叶绿体DNA trnL-F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和网状结构图。结果表明,1)广义披碱草属物种的母本不完全来源于拟鹅观草属的St染色体组,其中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的母本染色体组为P染色体组,Hystrix duthiei及长芒猬草的母本染色体组为Ns染色体组;2)系统树中反映了P、W和St染色体组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H和Ns染色体组的关系较远;3)仲彬草属中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与冰草属的二倍体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与冰草属的关系较近;猬草属中猬草聚在St支中,而H. duthiei和长芒猬草包括在Ns支中,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染色体组组成;4)5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具有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二倍体物种没有形成一个单系组,表明St染色体组在二倍体物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异源多倍体物种中,其St染色体组的质体序列构成了不同的分支,表明St染色体组在多倍体物种中也具有分化;5)亚洲分布的拟鹅观草属二倍体物种可能参与了大部分欧亚物种的起源,北美分布物种的St染色体组可能来源于北美的拟鹅观草属物种;有些物种在多倍化起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重复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49.
采煤活动所致的动态沉陷湿地具有动态性、高潜水位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探明此类人工重构湿地的水生植物群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竞争机制,有助于为采煤沉陷区湿地水生植物群落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淮南潘集区人工构建的苦草群落(Ass. Vallisneria natans)为例,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苦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其他水生植物的竞争机制。结果表明,1)沉陷区苦草的生物学特性与浅水湖泊较一致。主要表现在苦草的繁殖方式、传粉方式、生活史方面,但研究区苦草以有性繁殖为主。2)沉陷区苦草能与以种子萌发形成的水烛群丛(Ass. Typha angustifolia)共生,但生物量低;在与形成两年以上的水烛群丛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水烛群丛盖度达到90%时苦草逐渐消失。3)沉陷区苦草在与浮叶植物莕菜群丛(Ass. Nymphoides peltatum)、苹群丛(Ass. Marsilea quadrifolia)竞争中处于弱势,其盖度、株高、生物量等指标都明显下降。4)沉陷区苦草在与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群丛(Ass. Potamogeton malaianus)竞争中处于劣势,苦草与沉水植物黑藻群丛(Ass. 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群丛(Ass.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大茨藻群丛(Ass. Najas marina)、金鱼藻群丛(Ass. Ceratophyllum demersum)占据不同水层空间,种间竞争不强烈,能较好地共存。总之,苦草较之于相似生长型的植物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具有不同生活型,尤其是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处于竞争劣势。 相似文献
50.
细叶百合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细胞淀粉粒及花芽分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低温(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休眠解除过程中鳞茎细胞的淀粉粒的变化及细叶百合花芽分化的变化过程。通过石蜡切片和实体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冷藏期间,顶芽生长锥的高度和宽度逐渐增加,细叶百合花芽分化主要分为4个时期,0~48 d为小花原基分化期,60 d为外轮花被原基分化期,72 d为内轮花被原基分化期,84 d为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鳞片及顶芽细胞内淀粉粒数量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冷藏0~24 d内,鳞茎细胞没有进行有丝分裂,冷藏36 d以后细胞分裂数量逐渐增加,冷藏84 d分裂期细胞数量增加到2.6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