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99篇 |
免费 | 2832篇 |
国内免费 | 527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82篇 |
农学 | 2807篇 |
基础科学 | 2741篇 |
5348篇 | |
综合类 | 25470篇 |
农作物 | 3584篇 |
水产渔业 | 1794篇 |
畜牧兽医 | 9422篇 |
园艺 | 4016篇 |
植物保护 | 26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5篇 |
2023年 | 1228篇 |
2022年 | 2721篇 |
2021年 | 2497篇 |
2020年 | 2333篇 |
2019年 | 2356篇 |
2018年 | 1724篇 |
2017年 | 2611篇 |
2016年 | 1727篇 |
2015年 | 2645篇 |
2014年 | 2778篇 |
2013年 | 3196篇 |
2012年 | 4512篇 |
2011年 | 4583篇 |
2010年 | 4439篇 |
2009年 | 3935篇 |
2008年 | 4028篇 |
2007年 | 3513篇 |
2006年 | 2753篇 |
2005年 | 2123篇 |
2004年 | 1428篇 |
2003年 | 798篇 |
2002年 | 845篇 |
2001年 | 777篇 |
2000年 | 749篇 |
1999年 | 25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62年 | 10篇 |
1956年 | 25篇 |
195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牛孕激素受体SNP分析及其与精液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激素受体(PR)对于正常雌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基因在雄性动物中生物学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PCR-SSCP方法对种公牛群体的PR基因所有外显子及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R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8及5′UTR均检测到了多态性位点,其他外显子没有发现遗传多态性;测序表明外显子4发生了A20G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外显子8发生G86T和A207T突变,其中G86T突变导致所编码的G(甘氨酸)变成V(缬氨酸),A207T突变导致所编码的Q(谷氨酰胺)变成H(组氨酸),5′UTR处存在G-1809A和C-1808G碱基突变。最后用最小二乘分析方法对其基因型和生产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第4及第8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与部分精液品质性状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4.
105.
由于今年我省降雨量偏多,部分地区已发生洪涝灾害,极易引发牛羊主要寄生虫病的暴发流行。为防止寄生虫病暴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详细阐述了阻断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传播的关键因素,并针对历年危害严重的东毕吸虫、肝片吸虫、胃肠道线虫和疥癣等几种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综合防制措施,以期降低牛、羊主要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牛、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107.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病。能引起禽类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烈性传染病。禽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但对野生禽类多为不显性感染。自从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首次突破种属屏障感染人类并引起死亡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报道各种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人禽流感的关注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几年全球共有三大洲的19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一些地区的疫情呈现蔓延的趋势,并且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禽流感不仅对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更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全面地介绍了禽流感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108.
IMC10200株ALV-J实验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肉种鸡群亚临床感染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IMC1o200株进行了实验感染诱发禽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理学研究.IMC10200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尿囊腔接种11日龄肉鸡胚和SPF蛋鸡胚,孵出后跟踪观察.9周龄时随机抽检感染鸡,感染肉鸡特异引物PCR检测全部为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感染鸡无明显病变.至21周龄时感染肉鸡出现第一例典型骨髓性白血病病例;感染SPF蛋鸡未见明显J亚群禽白血病相关病变. 相似文献
10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PPARs)是配体激活转录因子 ,存在 3种亚型 ,在多种细胞组织内广泛分布。动脉硬化的特征性变化之一是巨噬细胞源和平滑肌源泡沫细胞在内皮下大量聚集 ,血脂代谢障碍和免疫因素是及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 ,PPARα、PPARγ也在血管壁的多种细胞中表达 ,在其配体作用下 ,抑制某些致病基因的表达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