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088篇 |
免费 | 17747篇 |
国内免费 | 1199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507篇 |
农学 | 8506篇 |
基础科学 | 7842篇 |
16829篇 | |
综合类 | 75651篇 |
农作物 | 10635篇 |
水产渔业 | 6228篇 |
畜牧兽医 | 24621篇 |
园艺 | 12216篇 |
植物保护 | 77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3668篇 |
2023年 | 3840篇 |
2022年 | 7713篇 |
2021年 | 7267篇 |
2020年 | 6781篇 |
2019年 | 6659篇 |
2018年 | 4910篇 |
2017年 | 7357篇 |
2016年 | 4819篇 |
2015年 | 7582篇 |
2014年 | 8071篇 |
2013年 | 9384篇 |
2012年 | 13005篇 |
2011年 | 13378篇 |
2010年 | 12943篇 |
2009年 | 11396篇 |
2008年 | 11315篇 |
2007年 | 10325篇 |
2006年 | 8333篇 |
2005年 | 6497篇 |
2004年 | 4247篇 |
2003年 | 2626篇 |
2002年 | 2566篇 |
2001年 | 2464篇 |
2000年 | 2203篇 |
1999年 | 785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3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玉米优良自交系农系531和X178杂交构建的200份RIL群体,基于GBS技术获得SNP标记构建高密度的重组bin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控制玉米子粒容重相关QTL。结果表明,构建的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的总长度分别为2 017.03 Mb和2 568.99 cM,相邻两个bin标记之间的平均物理距离和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7 Mb和0.35 cM。运用所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RIL群体获得的所有目标性状进行连锁作图,两年共定位到4个与子粒容重相关的QTL位点,分别位于chr1、chr7和chr8上;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出籽率两年分别共定位到了6、5、5、1、2个QTL位点,位点分布于chr1、chr2、chr3、chr4、chr5、chr7和chr8上。 相似文献
72.
使用AMMI模型对2010-2011年贵州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结果中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块茎数、单株主茎数、生育期、单株块茎重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中的主成分轴能够解释产量、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生育期、单株块茎质量等性状90.64%,90%,86%,82%,81%交互作用平方和,在参加贵州省马铃薯区试的11个品种中,W04-36,0402-2,米拉等品种稳定性、适应性与丰产性表现良好,W04-36可作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0402-7,宣薯2号,2005-1,盘薯1号,丽薯200202,威薯001号,B01-41-4产量表现一般,黑美人产量表现差。参加区试的5个试点中,通过对其鉴别力参数Di,进行计算可知,毕节和安顺地区Di值大,鉴别力高,对品种具有较强选择性,六盘水地区的鉴别力最低,对品种选择性弱,适合多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3.
74.
为了明确杨树溃疡病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的群体感应系统是否与其内生定殖相关,本文通过群体感应指示菌紫色杆菌CV026和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Q-TOF-MS)确定其群体感应信号物质种类,并利用结晶紫染色、菌体回收、GFP标记等技术,研究其群体感应信号物质对该菌株生物膜及在杨树苗内的定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K-SH007产生的群体感应信号物质为含8个碳原子酰基侧链的辛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C8-HSL)。群体感应信号物质C8-HSL的添加对该菌株生物膜及在杨树苗内的定殖能力有影响,并且呈现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的规律。C8-HSL的添加与菌株JK-SH007生物膜的OD值和菌体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和0.756。当添加1.0%C8-HSL终浓度达到5×10^-8 g/L时,菌株JK-SH007生物膜的形成量达到峰值。荧光显微镜镜检发现,当添加100μL C8-HSL时,杨树组培苗根和茎中GFP荧光标记的菌株JK-SH007的定殖数量明显较CK多。菌株JK-SH007的群体感应与其在杨树内的内生定殖能力密切相关,群体感应信号物质C8-HSL具有增强菌株JK-SH007内生定殖的能力,同时也表明该物质有利于该菌株生防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75.
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氮、磷、钾含量达到最高值;当施入N,P2O5和K2O分别为225,120,150 kg/hm2时,丹参根干质量、根长及根条数达到最高值,根的直径最适宜,此后随着磷钾肥施入量增加,根干质量及根长、根条数反而下降,根直径增加。所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提高丹参根的养分含量、根干质量、根长、根数及根直径。 相似文献
76.
草坪草的转基因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多种草坪草上转入了抗除草剂、抗病虫、抗旱抗盐、抗寒抗热和延长绿期以及抗重金属等外源的功能基因,获得了抗逆性提高的转基因植株。综合分析认为,在抗逆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更关键的抗逆基因进行遗传转化、转化草坪草矮化和养分高效吸收的基因、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以及转基因草坪草的安全性评价是将来需要重点展开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7.
种子老化是影响种子生产和储藏的重要因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种子活力中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老化种子的检测以及种子老化后发芽情况的鉴定对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都是一次性、破坏性的。因此,一种快速、无损的种子老化和发芽检测方法不仅是研究的需要,也是种子行业进行种子检测分选所急需的。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采集紫花苜蓿种子的形态和光谱特征数据,利用LDA(线性判别分析)、SVM(支持向量机)和nCDA(归一化标准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老化程度苜蓿种子及其发芽情况分别进行分类和预测。结果表明,不同老化程度种子平均光谱反射率在470~660 nm处出现了明显的区别。LDA可以区分老化种子和未老化种子(准确度93.0%~97.7%),也可以区分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准确度75.3%~91.7%),且均高于SVM的分类结果(准确度分别为92.4%~94.9%和68.7%~78.8%);nCDA对老化种子进行区分的准确度高达88%~98%。同时,LDA可以准确预测发芽种子和不发芽种子,准确度可达98.7%,高于SVM的92.1%;nCDA预测老化种子发芽准确度达到了90%~99%。本研究证明了多光谱成像与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区分老化种子,也可以预测种子的发芽。上述结果证实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元分析为高效无损检测苜蓿种子活力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2006-2008年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和大量野外观察,进一步系统研究柽柳条叶甲Diorhabda elongata deserti-cola Chen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柽柳条叶甲仅危害柽柳属Tamarixspp.植物,在克拉玛依1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第1代历期50~60d,第2代历期25~30d,第3代历期30d左右。以成虫和蛹越冬,越冬成虫多分布在柽柳枯枝落叶层或树隙中。越冬蛹分布在地下20~30cm的土层中,94.6%以上的蛹能成功越冬,91.1%的各代成虫聚集在50cm以上的高度取食;越冬代出蛰成虫、第1代和第2代成虫有迁移现象,第3代成虫不迁移,直接就地越冬。成虫迁移主要是为了自身补充营养和产卵,使后代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仅在1km2范围内迁移,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迁移方向主要与风向有关,1次最大迁移直线距离为3km。柽柳条叶甲危害时虫口密度很大,柽柳鳞状叶表皮被吃光,枝条大量枯死,一般在2~3年内很难恢复,所以没有反向回迁现象。 相似文献
79.
80.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FGF on the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 in ovarian cancer CAOV3 cells.METHODS: Starvation induced cell apoptosis was conducted. After treatment with bFGF,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ere determined by FACS analysis and Annexin V/PI staining,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kinase B (PKB) and GRP78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RESULTS: Compared to starvation group, the cells treated with bFGF were still viable and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PKB and high expression of GRP78 were observed, which were prevented by PKB inhibitor wortmannin effectively (P<0.01). CONCLUSION: bFG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nti-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through PKB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partly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RP7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