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525篇 |
免费 | 17097篇 |
国内免费 | 1259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587篇 |
农学 | 7193篇 |
基础科学 | 7844篇 |
16955篇 | |
综合类 | 75806篇 |
农作物 | 10713篇 |
水产渔业 | 6284篇 |
畜牧兽医 | 24783篇 |
园艺 | 12228篇 |
植物保护 | 78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3666篇 |
2023年 | 3853篇 |
2022年 | 7704篇 |
2021年 | 7287篇 |
2020年 | 6774篇 |
2019年 | 6675篇 |
2018年 | 4911篇 |
2017年 | 7368篇 |
2016年 | 4848篇 |
2015年 | 7590篇 |
2014年 | 8067篇 |
2013年 | 9360篇 |
2012年 | 12899篇 |
2011年 | 13348篇 |
2010年 | 12860篇 |
2009年 | 11366篇 |
2008年 | 11284篇 |
2007年 | 10259篇 |
2006年 | 8223篇 |
2005年 | 6412篇 |
2004年 | 4177篇 |
2003年 | 2605篇 |
2002年 | 2514篇 |
2001年 | 2460篇 |
2000年 | 2183篇 |
1999年 | 766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究河北坝上地区饲草与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本研究在河北省察北管理区种植3种一年生饲草(燕麦Avena sativa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玉米Zea mays L.)和4种主要农作物(莜麦Avena chinensis Metzg.、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通过种植试验比较一年生饲草和农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一年生饲草产量高于农作物,其平均水分利用率(52.93%)比农作物水分利用率(36.33%)高出16.60%,玉米产量(63.92 t·hm-2)最高,水分利用率最高(141.80%),马铃薯(19.53%)水分利用率最低;一年生饲草水分利用率由植株磷含量、植株钾含量、温度、细胞间CO2浓度、鲜干比共同解释;农作物水分利用率由茎叶比、植物氮含量和细胞间CO2浓度共同解释。 相似文献
82.
卵黄原蛋白(Vg)是昆虫卵黄蛋白的前体,为卵巢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功能性物质。随着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NAi技术的应用,证实Vg在昆虫的行为分化、增强免疫力、转化食物和延长寿命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多功能性蛋白质。近年来对昆虫Vg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Vg不仅仅调控雌虫的繁殖过程,而且对昆虫的生命周期影响很大。以蜜蜂为例简要介绍了Vg的发生与调控,功能多效性及其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3.
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限制了当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覆沙并在覆沙层种植作物是盐碱化土地的有效利用途径.为此在松嫩平原盐碱裸地上进行不同厚度覆沙(10、20、30、40 cm),并连续2年分别种植玉米(Zea mays)、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大麦(Hordeum vulgare)及苜蓿(Medicago sativa)(第2年补播),探究不同厚度覆沙4种作物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覆沙后第1年种植4种作物均能生长,但长势较弱,第2年长势较强.覆沙40 cm玉米产量为5621 kg·hm?2,是覆沙10 cm的3.27倍(P<0.05),但与覆沙20、30 cm差异不显著(P>0.05).覆沙30 cm苜蓿的干草产量和根干重高于其他覆沙厚度,分别达8597和3367 kg·hm?2,且分别是覆沙10 cm的3.00倍(P<0.05)和1.29倍(P<0.05).覆沙40 cm向日葵和大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覆沙10 cm,分别提高33.4%和269.5%,而覆沙20、30 cm与覆沙10 cm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覆沙后种植玉米和苜蓿分别推荐覆沙20 cm以上和覆沙30 cm;种植向日葵和大麦推荐覆沙40 cm.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裸地上覆沙可成功种植作物. 相似文献
85.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CLV株基因组序列,在Erns基因序列区内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HCLV的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84拷贝/μL;而对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实验组批内变异系数为1.05%~1.84%,批间变异系数为3.70%~5.43%。通过对32批HCLV半成品抗原和9批成品疫苗,分别用经典的兔检法测定兔体感染量(RID)和新建立的FQRT-PCR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对HCLV生产配制及成品检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6.
明晰草玉梅种子休眠的释放,为草地管理和草玉梅的栽培提供基础,研究了室温干燥贮藏和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天数不同、是否去掉果皮和是否光照影响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去掉果皮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室温贮藏40~180 d的草玉梅种子,去掉或未去掉果皮后光照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显著低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40,80,150和180 d的草玉梅种子在去掉果皮光照处理下,其发芽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皆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180 d的草玉梅种子未去掉果皮光照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贮藏80和150 d处理(P<0.05),后两者显著高于贮藏40 d处理(P<0.05),贮藏40 d 处理又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光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提高了草玉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寒草甸土壤中冷季层积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次发芽天数,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30/20℃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分别显著低于层积不践踏处理(P<0.05)。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25/15℃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8.0%和35.3%),显著高于层积不践踏处理(22.7%和14.0%);室温贮藏同期(11月-4月)未去掉果皮的草玉梅种子未能发芽。当年10月成熟后层积于天祝高寒草甸放牧地的草玉梅种子,至次年8月底有40.2%的发芽;未发芽的草玉梅种子在培养箱30/20℃到20/5℃的温度范围均能发芽,在30/20℃最高,仅为15.3%,绝大多数种子处于休眠。 相似文献
87.
主要介绍大豆活性成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研究者提供理论依据,为畜禽生产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8.
蒙古羊Hoxc8基因甲基化与胸椎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蒙古羊Hoxc8基因的甲基化与胸椎数的关系,试验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蒙古羊的14枚胸椎个体(T14)占26.1%,7枚腰椎个体(L7)占69.5%,其中Hoxc8 exon-1含27个CpG。T13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6,3,6;T14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23,20,21。T13和T14的甲基化比例平均值分别为(18.500±0.064)%和(79.030±0.056)%(P=0.002)。T14蒙古羊Hoxc8 exon-1的甲基化功能区(120~142个碱基)的CpG胞嘧啶全部甲基化,而T13则相反。说明蒙古羊Hoxc8 exon-1甲基化CpG的密度和数量影响Hoxc8基因的表达,并且调控胸椎的发育。 相似文献
89.
90.
为了探索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SsE)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首次采用耳肿胀度抑制率药理效应法测定SsE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给小鼠腹腔注射SsE,能较迅速地产生药理效应,使耳肿胀度抑制率显著提高;SsE最低有效量为57.40 mg/kg,在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一级反应一室模型,模型表达式为:C=1 436.227 e^(-0.133 4 t)-1436.227 e^(-0.237 t),表观药动学参数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Ke=0.133 4 h-1,消除半衰期t1/2Ke=5.194 9 h,一级吸收速率常数Ka=0.237 h-1,吸收半衰期t1/2Ka=2.924 1 h,血药峰浓度Cmax=1 436.227 mg/kg,达峰时间tmax=5.547 4 h,清除率Cl=0.055 3mg/kg.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6 826.35 mg/kg.h,表观分布容积V=0.414 2 mg/kg,滞后期t0=0.010 4 h。表明SsE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小鼠体内起效快,消除慢,生物利用度高,在机体内分布有限,较集中于血浆,组织摄入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