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902篇 |
免费 | 8420篇 |
国内免费 | 1496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328篇 |
农学 | 8236篇 |
基础科学 | 7276篇 |
16036篇 | |
综合类 | 74336篇 |
农作物 | 10433篇 |
水产渔业 | 6018篇 |
畜牧兽医 | 24032篇 |
园艺 | 12053篇 |
植物保护 | 75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8篇 |
2023年 | 3296篇 |
2022年 | 7348篇 |
2021年 | 7141篇 |
2020年 | 6563篇 |
2019年 | 6598篇 |
2018年 | 4859篇 |
2017年 | 7291篇 |
2016年 | 4761篇 |
2015年 | 7513篇 |
2014年 | 8013篇 |
2013年 | 9322篇 |
2012年 | 12918篇 |
2011年 | 13333篇 |
2010年 | 12890篇 |
2009年 | 11351篇 |
2008年 | 11274篇 |
2007年 | 10285篇 |
2006年 | 8291篇 |
2005年 | 6476篇 |
2004年 | 4222篇 |
2003年 | 2617篇 |
2002年 | 2555篇 |
2001年 | 2455篇 |
2000年 | 2198篇 |
1999年 | 768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roughage combination of alfalfa meal (AM) and ammoniated corn straw (ACS),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oughage utilization and reduce the cost of feeding. The AM was mixed with ACS in the proportion of 100:0,80:20,60:40,50:50,40:60,20:80 and 0:100 with 3 replicates per group. The accumulated gas production (GP) at fermentation for 3,6,12,24,48 h,and the changes of pH,dry matter disappearance rate (DMD),ammonia nitrogen (NH3-N) concentration, microbial protein (MCP) and volatile fat acids (VFA) concentration,and their single factor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SFAEI) and multiply 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MFAEI) were determined by gas production technique in vitro after fermentation for 48 h.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The accumulated gas production of AM20:ACS80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s,and the DMD of AM0:ACS100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ther groups (P<0.05).The NH3-N concentration of AM20:ACS80 and AM0:ACS100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oups (P<0.05).The MCP concentration was highest in AM20:ACS80 group,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ic acid and TVFA in AM20:ACS80 group was the highest (P<0.05),and the acetic acid/propionic acid ratio in all groups was more than 3,which indicating that it belonged to the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type.The pH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ranged from 6.69 to 6.85.The results of MFAEI and SFAEI of each combination indicated that only the AM20:ACS80 group showed the positive associative effects. In conclusion,the 20:80 combination ratio for AM and ACS showed the best associ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紫萼膜脂过氧化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土培的方式,人工模拟pH分别为6.5,5.5,4.5,3.5,2.5梯度酸雨与不同浓度(0,10,30,50,100 mg/kg)Cd复合胁迫紫萼,从植物形态特征,质膜过氧化,抗氧化方面的响应研究复合污染对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特点。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对植物伤害更大,二者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并非简单的加和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协同作用,高强度复合污染对紫萼的影响更大。紫萼对低强度酸雨和低浓度Cd污染有一定耐受性。Cd对植物的影响比酸雨更显著,是复合污染下造成植物伤害的主要因素。CAT活性对Cd污染比SOD敏感;Cd浓度为30 mg/kg和酸雨pH=3.5是植物可见伤害的临界值。综合各指标对复合污染的响应,紫萼可作为酸雨区土壤Cd污染背景下修复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3.
鸭生长激素(GH)基因编码区及调控区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鸭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及调控区的序列设计8对引物,利用PCR-SSCP方法对北京鸭、西湖野鸭、樱桃谷鸭、金定鸭、山麻鸭、荆江鸭、绍兴鸭、缙云麻鸭等8个鸭种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共发现3个突变位点,分别为230处(C→G)、244处(C→A)和3 701处(C→T)。前两处突变位于5′调控区,3 701处突变位于编码区第4外显子,但该编码区的突变是沉默突变,3′调控区表现了高度的保守性。统计结果发现:⑴在5′调控区基因座上,金定鸭的等位基因B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⑵在外显子4基因座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品种有关,且肉用型鸭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蛋用型。可以推测,本研究所检测到的基因座可能与生产性能相关。 相似文献
994.
沙对高尔夫果岭坪床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8种沙与泥炭按75∶25混配而成的高尔夫果岭坪床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了评价。不同类型沙的粒径、均一性和形状有所不同。高尔夫果岭坪床的物理特性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沙的特性。对沙 泥炭混配的坪床来说,其导水率在95~827 mm/h范围内变化,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38.8%~47.2%,而通气孔隙度(在-3 kPa水势下)为0.9%~24.6%,毛管孔隙度(在-3 kPa水势下)为17.7%~42.1%。结果表明,排水速率和通气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的平衡主要受沙的粒径大小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是粒径最大和最小的沙所占的比例,而容重、总孔隙度和抗剪切强度取决于沙的均一性。当沙粒较圆且较为光滑时,坪床材料孔隙度趋向减少。沙表面越粗糙,坪床抗剪切能力就越强,而沙对坪床硬度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5.
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象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不同发育时期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最适长度为2~5 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0 mg/L 2,4-D 0.05 mg/L KT和4.0 mg/L 2,4-D 0.10 mg/L KT时,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9.0%和72.6%;转入添加3.0 mg/L 2,4-D 0.2 mg/L 6-BA的继代培养基,分别有40.9%和74.0%的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在添加2.0 mg/L CPPU 0.01 mg/L NAA和0.50 mg/L KT 0.5 mg/L IAA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后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成苗率分别为36.4%和38.5%,总成苗率达50.2%和43.9%.3片叶大小的幼苗转入附加NAA 0.50 mg/L的1/2 MS壮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代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植株再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转移因子与重组转移因子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因子是来自于免疫淋巴细胞的一类可透析小分子多肽,它能够将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信息传递给未致敏的受体淋巴细胞。转移因子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转移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能力,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其免疫活性,并可诱导靶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重组转移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转移因子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制备而成,试验表明其具有增强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转移因子和重组转移因子是一种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药品,在临床上用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饲粮短期高剂量添加天冬氨酸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短期添加不同水平的天冬氨酸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处理组镁(天冬氨酸镁)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1 500、2 500和3 500 mg/kg。结果表明:屠宰前7 d饲粮添加天冬氨酸镁提高了猪肉品质,背最长肌肉中镁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35%(P<0.05)、16.83%和18.61%(P<0.01),血清中镁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4.29%、27.14%和34.29%(P<0.01);显著提高了猪肉的初始pH(6.16~6.50)和最终pH(5.61~5.75)(P<0.05);对肉色评分改善显著(P<0.05);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5);但对猪的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眼肌厚度和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等无显著影响(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镁的添加量在2 500~3 200 mg/kg时,对pH、滴水损失和肉色的改善作用达到最大,此时血清和肌肉中镁的含量约为0.90 mmol/L和241 mg/kg。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生猪产业链整合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但是中国以小农散养为主的特殊国情和人们对于生猪行业价格波动的习以为常,使得我国生猪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产业链整体角度出发,对我国生猪产业链的市场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