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3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205篇
  293篇
综合类   1396篇
农作物   228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361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探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紫花苜蓿品质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法与常规方法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系)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和干物质等8项指标进行测定。利用配对T检验、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可行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苜蓿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磷和干物质等6项指标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可信度较高。紫花苜蓿品质评价指标可简化为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等5项。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系)有WL358、WL440HQ、WL656HQ和WL366HQ。  相似文献   
22.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Super Merino lamb after weaning.According to the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64 Super Merino weaned lamb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hich the crude protein levels were 13.25%(group Ⅰ), 14.33%(group Ⅱ), 15.53%(group Ⅲ) and 16.60%(group Ⅳ),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60 days, 30 days for the early stage and 30 days for the later stage;And on the 30th and 60th day,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one head sheep chosen from each replication, and at the end of the feeding test, 3 lamb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each experiment group for a 15 days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FI and ADG in the early and total trial period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ADFI and ADG of group Ⅲ were higher than others.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and ME/D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P>0.05).In the detection of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arlier stage(P>0.05);At the end of the test, PK and CK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PK presented a rising trend as the protein level improved, CK of group Ⅰ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In Super Merino lamb early weaning diet, 15.53% protein level in the die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ADG,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metabolic energy digestibility.At the end of the test, PK and CK were affected by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青海省高寒牧区常见的9种多年生牧草单播2年后耕层0~15cm土壤理化(pH、容重(BD)、有机碳(SOC)、全氮(TN)、无机碳(C)及微生物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和群落代谢功能)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只有在种植披碱草2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说明与其他草种相比,种植披碱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试验在每年施肥1次的情况下,土壤氮含量仍然偏低,说明此区氮素被过度利用,处于缺乏水平,因此每年增施氮肥数量、频率以及时间上应加强管理。通过对不同牧草种植区土壤各因子的聚类分析,发现贫花鹅观草、无芒雀麦、紫野麦草和扁穗冰草之间相似度较高,表明其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较为接近,故在大面积种植的时候可根据牧草地上生物量/质量的高低进行选择性播种。从土壤质量方向考虑,种植杂花苜蓿、红豆草和西北羊茅不利于土地的改良。  相似文献   
24.
以盆栽花椰菜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开展滴灌水增温处理(2、4、6℃)对花椰菜生长、生理、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处理花椰菜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增加;生长旺盛期,4℃和6℃增温处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13.7%和22.0%;4℃和6℃增温处理花球产量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20.5%和26.6%;4℃和6℃增温处理花球氮、磷含量增加(P0.05),氮增幅分别为8.4%、14.5%,磷增幅分别为25.0%、36.7%;2、4、6℃增温处理,花球铁含量降低(P0.05),降幅高达50.2%~83.1%;增温处理花球钾、锌和钙含量增加,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增温处理根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25.
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薄荷的特性、栽培技术及用途,表明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薄荷的组织培养方法可加速其繁殖系数,以达到迅速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园林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灌溉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7.
单位线方法在水文计算及洪水预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汇流计算的重要工具。以沿渡河流域为研究背景,分别采用分析法及矩法推求了该流域的时段单位线,并分别用这两种单位线模拟了该流域的同次洪水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分析法得到的单位线更加适合该流域的洪水计算。最后,在详细分析两种方法误差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8.
以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4种植物提取物对四季秋海棠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期明确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筛选对其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最适宜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30℃,pH 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和甘氨酸.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35℃,pH 6~7.丁香、石菖蒲、蛇床子提取物在2.0 mg·mL-1浓度下对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92%和90%,其它植物提取物抑制率在20%~85%.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明菜豆中期与后期生长对CO2加富与亏缺灌溉的生理响应,试验设两个CO2水平:正常大气浓度和倍增CO2浓度,两个灌溉水平:自然灌溉12次和亏缺灌溉6次,研究CO2加富及亏缺灌溉对菜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显著提高菜豆生长中期株高与干质量,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分别显著降低15.48%、37.67%,气孔导度(Gs)显著提高95.83%,菜豆生长后期的叶绿素a/b(Chla/b)显著提高12.29%,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46.51%,Ci显著降低12.87%。CO2加富显著提高亏缺灌溉下生长中期菜豆的株高与干质量,但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Gs;CO2加富下生长后期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及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8.05%与88.69%,CO2加富使亏缺灌溉下碳酸酐酶(CA)与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3.73%与64.84%。综上所述,CO2加富提高菜豆生长中期对亏缺灌溉的适应性,对生长后期影响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30.
干渣吸附处理含磷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水体磷浓度、干渣粒径和温度对干渣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干渣对水体中磷素的选择性吸附特征及其饱和吸附磷素后的解吸释磷现象。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高,干渣吸附除磷速率越慢,效率越低。磷浓度为6和12mg·L^-1时,作用20h后,除磷效率可达90%。干渣粒径越小,除磷速率越快,效果也越好,磷浓度为12mg·L^-1,吸附平衡后,30、60和100目干渣的除磷效率分别为80%、93%和96%。温度对干渣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磷浓度为12mg·L^-1,25和35℃时,除磷效率可达95%,但在5℃时,除磷效率仅为75%。干渣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磷素,适宜作为除磷吸附剂,处理多种含磷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