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4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林业   1004篇
农学   1523篇
基础科学   1067篇
  1766篇
综合类   4225篇
农作物   609篇
水产渔业   459篇
畜牧兽医   1790篇
园艺   625篇
植物保护   75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692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西南喀斯特地区构树苗木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采用土壤干旱胁迫的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一年生构树苗木的生理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其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构树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都有所下降,表明构树有较高的耐旱生产潜力,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也较强.阐明了其能够在退化喀斯特生境中生存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从河南省具有地域代表性的5个不同地区分离小麦黑胚病原菌Alternaria spp.菌株17株,经形态鉴定主要为链格孢属两个近似种A.alternata和A.tenuissima.通过与GenBank中登录的链格孢属中的9个种的rDNA-ITS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所有供分析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6个小孢子种A.alternata、A.tenuissima、A.mali、A.gaisen,A.citri、A.arborescens同源性为98%~100%,在聚类图上成为一支,而3个大孢子种A.radicina、A.porri和A.solani聚为另外一支,可明显地与其它小孢子种区分开.通过对Alternaria 58个菌株的rDNA ITS序列分析发现,同一个种或相似种内不分地域范围和寄主都有很高的保守性.与小孢子种相比,3个大孢子种在位点97-171、365-402、443-490处具有各自的特异位点,所以这些序列有可能作为它们分类鉴定、分子标记及系统发育的重要依据.分析结果表明,ITS1-5.8S-ITS2序列分析只能验证小麦黑胚病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但不能用于链格孢近似种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993.
运用高级编程语言,将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与动植物病害诊断原理相结合,创建了一个能在Internet上运行的动植物病害智能诊断系统,使病害诊断这一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变得简便易行,推动了农业科技在非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普及、推广及其在网上的传播与利用。  相似文献   
994.
Ustilago maydis infection is a serious disease affecting corn crops worldwide. Sterol 14α-demethylase (CYP51) is one of the key enzymes of sterol biosynthesis and an effective target of antifungal drugs. To further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YP51 and drugs and exploit more specific 14α-demethylase inhibitor (DMI) fungicides for U. maydis, in this study homology modeling of CYP51 from U. maydis (UmCYP51) templated as the eukaryotic orthologues (the human CYP51) and screening of new DMI fungicides based on optimized expression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In addition, XF-113 and ZST-4 were screened by analyzing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purified UmCYP51-35 and fungicid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efficien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fungal drugs.  相似文献   
995.
996.
果树对低温的响应及抗寒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果树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果树抗寒性的评价、抗寒机制研究和抗寒基因工程研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景展望,以期为果树抗寒性研究和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沙地衬膜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衬膜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特选取吉特639等8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吉特639表现最优,产量高达526.7 kg/667 m2。其次是稻花香2号、吉粳88,平均产量分别为505.7 kg/667 m2和504.1 kg/667 m2。而且米质好、口味佳,均可作为沙地衬膜水稻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8.
介绍黄瓜点叶甲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传播途径、控制措施等,以便在检疫过程中引起重视,防止该虫的入侵和扩散.  相似文献   
999.
环境因子对无籽刺梨光合生理日变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林业大学后山实验基地的无籽刺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原位测定了无籽刺梨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无籽刺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无籽刺梨的Pn呈现"单峰"曲线,Gs、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近似一致,而WUE、瞬时羧化效率(CE)的日变化进程呈现"双峰"曲线,于12∶00与16∶00出现大小两个峰值。在10∶00~12∶00及14∶00~16∶00期间,Pn的降低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而12∶00~14∶00及16∶00~18∶00期间,Pn的降低则由非气孔限制引起。无籽刺梨的光补偿点(LCP)较低,且光饱和点(LSP)很高,表明其对弱光与强光的有效利用能力均较强。空气相对湿度(RH)对Pn的直接影响最大,RH、水汽压亏缺(VPD)对Pn有较大的间接影响;VPD、空气温度(Ta)对Gs和Tr直接和间接影响均较大;VPD、RH对WUE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较大。因此,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是影响无籽刺梨光合生理日变化进程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无籽刺梨的光合生理作用机制、探讨无籽刺梨的丰产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瞬时取样法对圈养的2对蓝鹇和2组白鹇繁殖期行为的时间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选择蓝鹇和白鹇繁殖行为较为明显的时期,各记录15 d,即蓝鹇为2008年3月30日~4月15日(12、13日因故未观察),白鹇为2008年4月16~30日;每天观察12 h,即从7:00~19:00。结果表明第一组蓝鹇和白鹇的繁殖行为都明显少于第二组蓝鹇和白鹇,蓝鹇和白鹇的繁殖行为的发生次数随日期出现波动,两物种繁殖行为的高峰多在早晚时段。蓝鹇和白鹇的产蛋周期分别为3~4 d和1~3 d;两物种雌性个体在产蛋前均有较多繁殖行为发生;两物种的繁殖对配对个体日间发情的同时性要求均不高,白鹇的繁殖与配对个体繁殖行为发生的绝对频次多少也无关,蓝鹇的繁殖与配对个体繁殖行为发生绝对频次多少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