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3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1640篇
林业   1620篇
农学   1994篇
基础科学   1332篇
  2609篇
综合类   4426篇
农作物   797篇
水产渔业   556篇
畜牧兽医   1867篇
园艺   468篇
植物保护   98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923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采取的新鲜麋鹿血液中提取麋鹿基因组DNA,通过PCR的方法从麋鹿基因组中扩增麋鹿PrP蛋白核心片段的DNA,并分别在引物的5′和3′端引入EcoRⅠ和HindⅢ两个酶切位点,下游引物将原序列TATTAC突变为TAAT从变成两个终止密码子。通过两个酶切位点将麋鹿PrP蛋白核心片段DNA连接到pET-32a(+),转化DH5α,通过酶切鉴定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送菌液测序,从测序结果分析阳性克隆是否符合要求。测序正确后将核心片段基因连接到pET-32a(+),阳性质粒命名为MPrP-pET-32a(+),阳性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蛋白质纯化鉴定。  相似文献   
102.
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6h组、12h组、24 h组、3d组、5d组、7d组、14d组,每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手术使其一侧后肢股骨粉碎性骨折,各时段组大鼠采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后取患肢血管做病理学检查.两项检查结果表明,大鼠粉碎性骨折后,12 h至3d内的时间段是肢体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键期,此后进入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危险期,在骨折前或骨折后的前3d采取积极措施预防DVT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动态监测创伤骨折大鼠凝血指标的变化,对早期预防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雏鸡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内B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以不同日龄的SPF鸡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鸡脾脏、胸腺及法氏囊内IgA+、IgG+及IgM+B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脾脏中,4日龄时B淋巴细胞含量比较多,7日龄时B淋巴细胞含量下降,随后,7至21日龄细胞含量逐渐升高;胸腺内则是在4日龄时IgM+B淋巴细胞含量相对较高,而IgA+、IgG+B淋巴细胞几乎没有;在法氏囊中,IgA+、IgG+及IgM+B淋巴细胞含量在4至14日龄时逐渐升高,并且IgA+和IgG+细胞含量在21日龄时基本趋于稳定,但是IgM+B细胞含量则在21日龄时有所下降。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各免疫器官B淋巴细胞始终以IgM+细胞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4.
为寻找免疫失败的原因,有效防治犬瘟热的流行,对临床一水貂犬瘟热疑似病例,取其肝、脾、脑等组织研磨后接种Vero和BHK细胞分离病毒,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一系列鉴定。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了大小约150 nm的副黏病毒样粒子。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鹅、鸡、小鼠、家兔、山羊、猪红细胞均无凝集性,该分离株的毒价TCID50为10-4.87;分离株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的核酸型为RNA。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接种病毒的BHK细胞出现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对分离株和对照毒株分别提取RNA进行RT-PCR扩增,最后得到与预期扩增片段(294 bp)相符的核酸电泳带,充分证明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开阳县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口蹄疫防控情况,采用ELISA试验对52个中小规模养殖场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和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进行检测,检测出3-ABC抗体阳性病例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口蹄疫病毒确诊。结果: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共检测1 684份,合格率88.3%(1 487/1 684);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共检测1 684份,3-ABC抗体阳性9份,阳性率0.53%(9/1 684),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口蹄疫病毒,结果为阴性。结果表明,开阳县中小规模养猪场的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效价达到国家农业部标准,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没有检测出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的防控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6.
据实际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疫病传入的各外界风险因素指标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分准则层三个层次。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依次编辑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猪场的管理措施、生物安全、场址是疫病传入的主要风险因素。据此确立了I级指标和II级指标,从而构建疫病传入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7.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环境与传染源构比,找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场所,进一步揭示流行规律,为制定血防对策提供依据.调查范围为鄱阳县及两乡四村.结果,草洲钉螺占99.4%,90%以上牛上洲放牧,人粪流放率31%,其中渔民78%,牛粪流放率78%,其中64%直接污染草洲水体,野粪构比中牛占92.8%,传播粪量牛占98.85%,人占0.96%,其中渔民占0.12%.结论认为湖区疫情重,主要传染源是牛,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疫水,疫水形成的主因是牛上洲放牧,主要感染场所是草洲及周边水体.增加血防投入,稳定队伍,实施查治病和"四个突破"为主体的防治策略,控制畜源性传染源,净化环境与草洲,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08.
水貂阿留申病(AD)和犬细小病毒病(CP)是危害经济动物健康的重要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建立了水貂阿留申病毒(ADV)、犬细小病毒(CPV)复合PCR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样品进行了大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敏感、简便、快速,非常适宜临床样品的大量筛选检测,对经济动物疫情的快速诊断与控制、加强经济动物及其产品进出境的检验检疫工作,御疫情于国门之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自然灾害对动物疫病有严重的影响,可使饲养环境、饮用水资源等遭到破坏,而且使疫病加速传播。本文对灾害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如何开展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作以简要介绍,包括及时处理死亡畜禽、做好灾后消毒、开展免疫检疫、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畜禽饲养管理、重视人员安全防护等内容,以期为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0.
根据Onderstepoort株H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RT-PCR-RFLP检测方法,对不同宿主来源的疑似犬瘟热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犬瘟热病毒野毒山东株PCR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RT—PCR—RFLP检测方法。结果RT—PCR扩增片段为1921bp,产物经RFLP分析,野毒株的PCR产物能被NdeI酶切为1282、345和294bp3个片段,弱毒疫苗株则不能被切开;病毒RNA的最小检出量为2.15ng。临床检测共检出19份样品为犬瘟热阳性,其中15份为野毒株感染,其H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824bp,均在1279和1543处有NdeI酶切位点,推导氨基酸与野毒株的同源性在92.9%~96.9%,与疫苗株的同源性在89.0%~90.8%,进化树分析显示这些毒株在基因型上属于Asia-1型,为野毒株谱系。该方法的建立为临床上犬瘟热病毒的鉴别检测和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