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19篇 |
免费 | 1191篇 |
国内免费 | 20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78篇 |
农学 | 1030篇 |
基础科学 | 1164篇 |
2376篇 | |
综合类 | 9690篇 |
农作物 | 1420篇 |
水产渔业 | 1047篇 |
畜牧兽医 | 3818篇 |
园艺 | 1394篇 |
植物保护 | 10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8篇 |
2023年 | 482篇 |
2022年 | 1015篇 |
2021年 | 1033篇 |
2020年 | 923篇 |
2019年 | 918篇 |
2018年 | 658篇 |
2017年 | 1029篇 |
2016年 | 715篇 |
2015年 | 1082篇 |
2014年 | 1018篇 |
2013年 | 1369篇 |
2012年 | 1744篇 |
2011年 | 1845篇 |
2010年 | 1770篇 |
2009年 | 1557篇 |
2008年 | 1516篇 |
2007年 | 1376篇 |
2006年 | 1103篇 |
2005年 | 907篇 |
2004年 | 570篇 |
2003年 | 324篇 |
2002年 | 374篇 |
2001年 | 323篇 |
2000年 | 308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典型草原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退化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探讨围封条件下,退化典型草原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围封对典型草原土壤含水量产生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最明显的是土壤表层0~5 cm;典型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增加极显著(P<0.01),全磷和速效磷增加较为显著(0.01<P<0.05),同时,土壤养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典型草原群落去除放牧践踏的干扰后,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恢复6年和10年的0~5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7和1.25 g/cm3,显著低于恢复初期的土壤容重(P<0.05)。 相似文献
32.
33.
34.
不同生境下陌上菜的形态解剖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采用GMA切片等方法对不同生境下陌上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陌上菜种苗发育具有水生植物的特征:种子及种苗需浸水萌发及发育,具下胚轴毛,胚根发育迟缓。成株的营养器官兼具水生及陆生植物的结构特征:完全陆生的植株和湿生植株的气生部位具有较厚角质层,发达的机械组织及较发达的通气组织。完全水生的植株和湿生植株浸水部位的角质层和机械组织不发达,但通气组织非常发达。生殖器官:完全陆生和湿生的植株具有闭锁和开放2种类型的花,而完全水生的植株仅具闭锁花,从而保证了这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下均能正常结实。此外,陌上菜具有特立中央胎座。本研究首次揭示了陌上菜在不同生境下种苗发育、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结构的变化,完善了陌上菜的形态学,为进一步研究母草科的系统学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不同烤烟种植制度对贵州山地黄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贵州省植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10年(2008~2017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了烤烟-冬闲-烤烟连作(NR)与烤烟-冬闲-玉米轮作(R)两种种植制度对该地区黄壤农田养分、容重、孔隙度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NR处理相比,R处理能够减缓土壤中氮、磷、钾全量和速效形态养分含量的累积强度,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损失,缓解因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稳定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构成,但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无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推荐在黄壤农田中采用烤烟-冬闲-玉米轮作制度,以促进其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同时也为贵州山地烤烟种植制度下的施肥管理及养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旨在研究杜蒙杂交母羊的繁殖规律。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范围内养殖的杜蒙杂交母羊(n=668)的首次发情时间、妊娠期、产羔率、产双羔率等指标数据进行整理;采用公羊试情方法,观察并记录杜蒙杂交母羊(n=302)的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对上述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该地区杜蒙杂交母羊的繁殖规律。结果表明:杜蒙杂交母羊平均首次发情时间为8.5月龄(最早7.0月龄、最晚10.7月龄),平均发情周期为16.0 d(最短13.5 d、最长18.5 d),平均发情持续时间为24.0 h(最短20.0 h、最长27.5 h),平均妊娠期为146.0 d(最短143.0 d、最长149.0 d),产羔率为119.7%,产双羔率为19.7%。研究结果为掌握杜蒙杂交母羊自然发情规律,以及准确把握最佳配种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39.
40.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经鉴定出了影响剩余采食量(RFI)的大量数量性状位点和候选基因。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3激酶5(MAP3K5),也称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属于MAPK超家族基因之一。目前,已有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这3个MAPK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克隆和鉴定,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介导3条MAPKs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家畜的生长、体型及产奶性状等。课题组在前期对RFI的研究中筛选出与牛剩余采食量相关的MAP3K5基因,但其功能作用尚不明确,笔者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该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概述了该基因在主要畜禽采食量变异及人类肥胖表型中的功能及作用,并从遗传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可能机制。通过对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后期深入开展MAP3K5基因在畜禽采食量性状调控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对于其他可能通过MAP3K5基因影响畜禽表型的因素(如肠道菌群)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