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11篇 |
免费 | 2785篇 |
国内免费 | 475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93篇 |
农学 | 2382篇 |
基础科学 | 2158篇 |
5022篇 | |
综合类 | 23307篇 |
农作物 | 3674篇 |
水产渔业 | 2648篇 |
畜牧兽医 | 7351篇 |
园艺 | 3807篇 |
植物保护 | 2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0篇 |
2023年 | 1081篇 |
2022年 | 2284篇 |
2021年 | 2221篇 |
2020年 | 2035篇 |
2019年 | 2015篇 |
2018年 | 1534篇 |
2017年 | 2464篇 |
2016年 | 1586篇 |
2015年 | 2331篇 |
2014年 | 2526篇 |
2013年 | 2775篇 |
2012年 | 4012篇 |
2011年 | 4205篇 |
2010年 | 4103篇 |
2009年 | 3485篇 |
2008年 | 3598篇 |
2007年 | 3275篇 |
2006年 | 2696篇 |
2005年 | 2113篇 |
2004年 | 1402篇 |
2003年 | 908篇 |
2002年 | 872篇 |
2001年 | 847篇 |
2000年 | 752篇 |
1999年 | 264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9篇 |
1956年 | 20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了研究阶段水分亏缺(亏水+不亏水WLWH、不亏水+亏水WHWL、亏水+亏水WLWL、不亏水+不亏水WHWH)和不同施氮量(NZ:0,NL:0.2 g/kg,NH:0.4 g/kg)对小桐子生长、生理指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发现WLWH的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WHWL;作物的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NL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与高水高氮的处理NHWHWH相比,中水低氮处理NLWLWH节约灌溉水27%,节约氮肥使用量50%,小桐子株高减少31%、总干物质量减少35%,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13%,但茎粗增加13%,根冠比增加20%.可见小桐子在第一阶段处理(40~90 d)幼树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小,适度的亏缺灌溉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小桐子在第二阶段处理(90~140 d)处于旺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增大灌水量可大幅度促进小桐子生长及其干物质量的积累.全生育期实施亏缺灌溉,可提高小桐子自身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抗干旱胁迫能力也逐渐增强,但WLWL水平下的小桐子生长缓慢.经综合分析,认为处理NLWLWH可作为干旱地区条件下的小桐子灌溉和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33.
34.
利用生物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建立在活体动物中检测朊蛋白的方法,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原理检测牛奶中朊蛋白。结果表明: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进行检测,1 h以内即可达到在缓冲液中标准最低检测限30 ng/mL的水平,牛奶样品的最低检测限是120 ng/mL。 相似文献
35.
36.
急性感染猪瘟病毒猪体外排毒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CSFV感染后在体外的传播途径、排毒规律,针对CSFV基因组设计了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建立了一套CSFV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并以质粒为标准品得到扩增标准曲线.对18个CSFV阳性质控样本检测全阳性,6个CSFV阴性质控样本检测全阴性,显示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此方法对石门株感染的16头60日龄长白猪和1头阴性对照猪的粪便、尿液、眼分泌物和唾液中病毒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从感染后第1天到频死前第8天,粪便中均能检测出病毒;尿液和眼分泌物至少能从第3天,唾液从第4天开始检测出病毒,且病毒含量呈增加趋势.本研究对急性感染猪瘟病毒猪体外排毒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弄清CSFV感染病程、致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高粱亲本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育种中利用配合力分析方法测定亲本性状,有助于正确地选择亲本、尽早地评定组合,从而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旨在对本所新育成的高粱恢复系和新引进不育系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其利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该所试验地完成,供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