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31篇
  免费   3870篇
  国内免费   6793篇
林业   5020篇
农学   4241篇
基础科学   3298篇
  7669篇
综合类   32317篇
农作物   4853篇
水产渔业   3278篇
畜牧兽医   10347篇
园艺   5129篇
植物保护   3142篇
  2024年   563篇
  2023年   1452篇
  2022年   3239篇
  2021年   3260篇
  2020年   2979篇
  2019年   2954篇
  2018年   2192篇
  2017年   3489篇
  2016年   2430篇
  2015年   3411篇
  2014年   3681篇
  2013年   4133篇
  2012年   5760篇
  2011年   5902篇
  2010年   5721篇
  2009年   4894篇
  2008年   4872篇
  2007年   4382篇
  2006年   3580篇
  2005年   2829篇
  2004年   1753篇
  2003年   1197篇
  2002年   1215篇
  2001年   1120篇
  2000年   1010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1篇
  1956年   26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贵州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利用贵州省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贵州省连续清查资源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筛选出适合贵州省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森林生态系统(2010年)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4275.27亿元/a,每 hm2森林价值量为4.81万元/a。7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1738.12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1080.18亿元/a)>固碳释氧(857.23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256.36亿元/a)>保育土壤(228.52亿元/a)>积累营养物质(90.59亿元/a)>森林游憩服务(24.27亿元/a)。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适合黑龙江地区的水田灌溉方式,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与寒地水稻主要病害发生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种类与灌溉方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病害发生程度有紧密联系。常规灌溉的水稻叶瘟、鞘腐病、褐变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控水灌溉和节水灌溉病害发生较轻。产量方面,控水灌溉的产量最高,为10 049.03kg·hm-2,比常规灌溉增产6.81%,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3.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new high-efficiency acaricide mixture.[Method]The synergism acaricidal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against carmine spider mite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optimal ratio of both acaricid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co-toxicity factors and co-toxicity coefficients(CTC).[Result]At 24 h post-treatment,the LC50values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against T.cinnabarinus female adults were 154.67 and 93.26 mg/L,respectively,and the synergistic mass ratios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ranged from 1:0.06 to 1:0.87,and the optimal diafenthiuron-to-fenbutatin-oxide ratio was 1:0.39 with the LC50and CTC of 67.87 mg/L and 188.93(CTC significantly above 100 strongly indicated synergism),respectively,and the toxicity relative to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was 2.28 and 1.37 times,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joint acaricidal action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strongly indicates synergism.These findings prove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mixing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to control spider mites and developing a new synergisic acaricide.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 BL-21是一株生防菌,对烟草赤星、小麦赤霉以及稻瘟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菌丝体生长的作用。将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可提高抗菌物质的产量。[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对菌株 BL-21产抗菌物质的条件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并对指示菌进行筛选。[结果]通过试验得到最适指示菌为烟草赤星病菌,最优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 pH值8.0、培养温度30℃、装液量90 ml/250 ml、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48 h,并明确了以葡萄糖作为碳源,以牛肉膏作为氮源最有利于抗菌物质的产生。加入5 g/L NaCl和0.2 g/L MnSO4可提高抗菌物质的产量。[结论]优化的培养基更有利于抗菌物质的产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抑食肼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为受试农药,研究其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和21 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大型溞各个繁殖和生长指标变化,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并寻找其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对大型溞的48 h-EC50为0.94 mg·L-1;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抑食肼对大型溞的初次蜕壳时间、蜕壳次数、产卵时间、产幼溞数和产幼溞胎数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0.135 mg·L-1的暴露浓度可以显著减少大型溞蜕壳次数、产幼溞总数量和产幼溞胎数,综合各个繁殖毒性终点指标,21 d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为0.045 mg·L-1。此外,研究还发现低至0.015 mg·L-1的抑食肼暴露21 d可以使母溞体长显著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抑食肼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96.
氮磷钾配比对云烟100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2858,P2O5=-0.0710,K2O=0.0906,此时的产量为3080.14 kg/hm2。产值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9552,P2O5=-0.0149,K2O=0.3683,此时的产值为39513.59元/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P2O5=-0.0248,K2O=0.2840,此时烤烟的产量为2956.48 kg/hm2,产值为38174.43元/hm2,施肥利润为36710.92元/hm2。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施肥组合范围为N64.28 kg/hm2、P2O5144.3~148.95 kg/hm2、K2O 235.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3)∶(3.6~4.1)。  相似文献   
997.
徐家鹏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205-211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务农意愿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被抽样调查的陕西389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被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73.78%的人表示将一直留在城镇务工,不愿意返乡务农;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农业收入、家乡的社会风气、家乡政府农业支持力度对其返乡务农意愿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态度、家乡消费观念对其返乡务农意愿有着显著负向影响;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体质变化、对务农技能掌握情况、家庭中农业劳动力人数、老人医药费负担情况、回家频率、所学技能对回乡务农帮助等因素对其返乡务农意愿无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和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并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幼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阶段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 E. grandis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以丰富桉树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方法  以雷州半岛3个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碳、氮、磷质量分数,分析土壤及微生物化学计量关系特征。  结果  尾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质量分数均值均以过熟林最高,分别为20.15、1.47、0.88 g·kg?1和583.09、55.20、28.03 mg·kg?1,不同生长阶段差异性特征并不一致。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质量分数的垂直变化呈现“表层聚集性”特征,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层间差异性元素类别表现不一。成熟林土壤碳氮比(Csoil/Nsoil)和碳磷比(Csoil/Psoil)均值分别为10.52和19.25,显著低于幼龄林和过熟林(P<0.05);过熟林氮磷比(Nsoil/Psoil)均值为1.67,显著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P<0.05)。过熟林土壤微生物碳磷比(Cmic/Pmic)、氮磷比(Nmic/Pmic)均值分别为21.25、2.00,均显著低于其他2个阶段(P<0.05)。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微生物碳与土壤有机碳比值(Cmic/Csoil)无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氮与土壤全氮比(Nmic/Nsoil)和土壤微生物磷与土壤全磷比(Pmic/Psoil)均为过熟林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0.05)。冗余分析表明:幼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微生物的首要影响因子分别为Csoil、Csoil/Psoil和Nsoil  结论  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过熟林阶段最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密切,林分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微生物受土壤影响的指标和程度具有差异性,生长后期应注重养分有效性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图4表2参54  相似文献   
999.
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文冠果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科学栽培文冠果提供理论依据。以平作为对照,研究垄作种植对文冠果幼苗生长状况、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pH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平作相比,垄作显著降低0~20、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2)垄作增加2个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且20~40 cm土层增幅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平作分别提高了117.05%、53.06%、28.31%和23.40%。(3)垄作种植显著增加根长,促进分枝和侧枝生长,提高叶面积,其地上生物量、根干重和冠根比显著高于平作121.20%、46.15%和51.19%。可见,垄作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更利于文冠果幼苗生长,是较好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豆象是危害豇豆最主要的仓储害虫。发掘豇豆抗豆象基因为抗性品种的选育,以及减少豆象对豇豆生产的危害奠定基础。【方法】以中豇1号(感)和Pant-lobia-1(抗)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株系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分别对282个株系接种绿豆象和四纹豆象,进行抗豆象表型鉴定,并利用两亲本对3 992个来源于绿豆、小豆和豇豆的SSR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然后利用筛选到的多态性标记对282个株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最后结合RIL群体各株系抗豆象表型鉴定数据和基因型分型数据,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进行抗豆象QTL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豇豆抗豆象基因。【结果】中豇1号和F1籽粒的被害率均为100%,Pant-lobia-1籽粒的被害率分别为22.5%和42.5%。推测Pant-lobia-1对绿豆象和四纹豆象的抗性均为隐性遗传;筛选到182个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的豇豆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1 065.23 cM,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85 cM;经2种豆象处理,分别在连锁群1和连锁群5上检测到2个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