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18篇 |
免费 | 5763篇 |
国内免费 | 39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97篇 |
农学 | 2073篇 |
基础科学 | 2329篇 |
5324篇 | |
综合类 | 24095篇 |
农作物 | 3770篇 |
水产渔业 | 2755篇 |
畜牧兽医 | 7653篇 |
园艺 | 3936篇 |
植物保护 | 21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8篇 |
2024年 | 1155篇 |
2023年 | 1253篇 |
2022年 | 2395篇 |
2021年 | 2263篇 |
2020年 | 2090篇 |
2019年 | 2052篇 |
2018年 | 1553篇 |
2017年 | 2497篇 |
2016年 | 1618篇 |
2015年 | 2364篇 |
2014年 | 2556篇 |
2013年 | 2809篇 |
2012年 | 4075篇 |
2011年 | 4289篇 |
2010年 | 4186篇 |
2009年 | 3551篇 |
2008年 | 3664篇 |
2007年 | 3348篇 |
2006年 | 2714篇 |
2005年 | 2134篇 |
2004年 | 1415篇 |
2003年 | 893篇 |
2002年 | 860篇 |
2001年 | 822篇 |
2000年 | 732篇 |
1999年 | 258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9篇 |
1956年 | 20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采用自行设计的抽屉式生物滤器应用于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闭合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其对循环养殖水的处理效果及漠斑牙鲆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循环水养殖,漠斑牙鲆从初始时的(225.4±11.9)g增加到结束时的(337.5±10.3)g,增重率49.97%;试验饲料系数1.06,养殖密度24.1 kg/m3,成活率100%;抽屉式生物滤器对于NH4+-N、NO2--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10.61±1.88)%、(14.90±3.06)%和(16.11±1.70)%,可满足漠斑牙鲆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72.
73.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其提取方法及工艺已成为目前研究焦点之一。在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在对工业区大塱涡涌水质及底泥重金属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大塱涡涌水体COD、氨氮、总磷、DO与重金属Cr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属于劣Ⅴ类水体;底泥重金属Cu、Zn与Cd平均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且重金属Cu、Zn、Pb平均含量超过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该河段疏浚底泥不宜作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大塱涡涌表层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总体为强,几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平均程度从大到小为:Cd〉Cu〉Pb〉Zn〉Cr。 相似文献
75.
76.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 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 相似文献
77.
78.
采用金华猪场1979~1999年金华猪的繁殖性能生产记录,测定了2355头金华母猪(纯繁)和金华猪(K)与约克夏(Y)、长白(L)、杜洛克(D)、汉普夏(H)杂交后代的繁殖性状。综合考虑各性状的各种固定效应,并建立各性状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各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LSM),对影响较大的固定效应在各观察水平上的LSM进行分析与比较。固定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胎次、季节、年份对产活仔数、60日龄头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产仔数受胎次、季节、年份的影响极显著(P<0.01)。金华猪纯繁组以及LK×D、K×L杂交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较高,K×L、K×Y杂交组合的60日龄头数较高。而其他外来品种之间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显著低(P<0.01)。说明金华猪具有高产的优良特性。金华猪产仔数、产活仔数随胎次逐渐递增,6~7胎达到高峰。金华猪夏季产仔数最高为15.72±1.66,显著高于秋、春、冬(P<0.01)。产活仔数春、夏、秋季无差异(P>0.05),但高于冬季(P<0.05)。1982~1987年间金华猪无论是产仔数还是产活仔数整体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9.
黄芪多糖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刺参体腔中注射相同体积(500 μl)的无菌黄芪多糖溶液后第1、3、6 d,测定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补体C3的含量,研究黄芪多糖对刺参免疫系统的影响.每头刺参多糖含量分别达0.2、0.4、0.6 mg,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补体C3含量均在注射后第3 d达到最高,且前3种指标以0.6 mg/头剂量组最高,分别达到232.25 U/ml,45.1 U/ml,966.5 nkat/L;C3含量则以0.4 mg/头剂量效果最好,达到0.09 g/L.经SPSS软件分析,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刺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