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63篇 |
免费 | 1297篇 |
国内免费 | 20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7篇 |
农学 | 218篇 |
基础科学 | 246篇 |
697篇 | |
综合类 | 3363篇 |
农作物 | 447篇 |
水产渔业 | 285篇 |
畜牧兽医 | 759篇 |
园艺 | 389篇 |
植物保护 | 2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190篇 |
2022年 | 281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303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299篇 |
2013年 | 364篇 |
2012年 | 503篇 |
2011年 | 493篇 |
2010年 | 498篇 |
2009年 | 432篇 |
2008年 | 460篇 |
2007年 | 419篇 |
2006年 | 342篇 |
2005年 | 290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2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掖地区围栏育肥牛场防风墙后不同风速对肉牛场环境及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防风墙在不同遮蔽距离的减风效果以及风速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的40头牛随机平均分布在选定的4个牛栏中,根据牛栏距防风墙的远近分为2组,测定其日增重。同时根据牛场实际条件和天气状况布置测点,对测点的风速、温度等其他环境指标和肉牛的产热进行现场实测与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安装防风墙的围栏育肥牛场在墙后1.2 m高度,水平遮蔽距离10倍墙高的范围内,可折减风速40%~70%;防风墙后的最佳遮蔽区域是在距离防风墙2~4倍墙高处、水平遮蔽距离6倍墙高距离范围内,风速折减效果明显,最大折减率可达70%左右;肉牛平均体重为480 kg,在外部风冷指数为-15.61的条件下,安装防风墙的围栏育肥牛场的风冷指数可以降低到-9.00,每头牛每小时可减少热量损失3.31 MJ;由于距离防风墙的远近不同,肉牛日增重相差0.15 kg/(头·d),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2.
93.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镇康县共完成253050 hm2土地面积的区划调查、706个角规样地的测设及各项分析工作。采用1︰25000卫星影像图作为调查用图,现地区划小班并调查记载小班各项因子;采用GPS定位样地,角规控制检尺方法进行样地蓄积量调查。在ArcGIS软件支持下,矢量化小班区划调查成果,采用“云南省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录入小班各项调查因子和统计森林资源,根据录入的数据库制作成果图。结果表明,镇康县主要植被类型有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亚高山温凉性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6种类型。镇康县林地总面积171402.9 hm2,其中国有林面积20347.8 hm2,占11.87%;集体林面积68234.2 hm2,占39.81%;个体林面积82820.9 hm2,占48.32%。有林地面积154188.8 hm2,占89.96%;疏林地面积860.0 hm2,占0.50%;灌木林地面积9233.2 hm2,占5.39%;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0.9 hm2,占0.02%;无立木林地面积268.7 hm2,占0.16%;宜林地面积6811.3 hm2,占3.97%。镇康县活立木总蓄积量8192960 m3,其中:天然林蓄积7572790 m3,占92.43%;人工林蓄积599800 m3,占7.32%;飞播林蓄积20370 m3,占0.25%,林木使用权以集体及个体为主。镇康县森林资源消耗逐渐减少,蓄积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森林结构以天然林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林业发展潜力大。研究结果对提高镇康县森林资源科学管理和森林经营水平,推进镇康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98.
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的毒力及其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印楝油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0.01 μg/mL 和6 579.87 μg/mL。以共毒因子法评价阿维菌素与印楝油6种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二者以1 ∶ 100和1 ∶ 125两种比例复配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的共毒因子分别为24.50和31.08,具增效作用;进一步以共毒系数法确定阿维菌素与印楝油以1 ∶ 125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为160.76。 相似文献
99.
100.
为了解决在海南岛哪儿种红树、如何种红树能增汇的问题,基于生物气候、水文、地质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在最大熵(MaxEnt)模型评估所得的海南岛红树林生长适宜区基础上,预测红树林潜在扩种区域范围;结合潜在扩种范围和不同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调查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对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量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与InVEST模型结合能够良好地预估红树林碳储量,其中红树林潜在分布区的预测达到高信度(AUC>0.96);2)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碳储量约为1.24 Tg,其中土壤碳约0.84 Tg,总碳密度为217.01 t·hm−2,土壤碳密度为147.43 t·hm−2。以历史上海南岛最大的红树林分布面积12 506 hm2作为潜在扩种范围控制线,理论上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扩种上限情景下能够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碳储量增量约1.25 Tg,而在扩种下限情景即仅保证完成《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扩种2 000 hm2红树林的基本任务情景下,可实现约0.38 Tg碳储量增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