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17篇
  38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通过对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区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工程区林业职工安置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以蚊净香草(Pelargonium graveolens L'herit)不同叶龄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只有成熟的叶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培养基MS 6-BA 1.00mg/L NAA 0.20mg/L最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和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基MS NAA 0.20 mg/L最适合根系诱导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3.
采用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RAPD分子标记分析的方法,研究21份广西高糖割手密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1份高糖割手密无性系在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小区茎数、单茎重上的变异较大、类型多,基于该6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21份割手密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对21份割手密无性系进行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发现这些高糖无性系间亦存在较丰富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基于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21份无性系划分为4个类群.本研究表明,21份广西高糖割手密无性系间在DNA水平上和主要性状的表型水平上均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4.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 Mask.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I)为7.96;在机油乳剂处理区中,I为0.237,IIPC为0.030,表明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的自然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76.
城市作为全球氮热点区域,其中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研究其变化特征及趋势,对推动城市低氮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为例,分析1992年-2012年期间全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未来10年重庆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总量.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从1992年-2012年由22 130.348t增加到60 196.306t,各类食物氮消费结构中粮食消费呈不断下降趋势,蔬菜、乳制品、禽肉类的食物氮消费则呈现上升趋势.模型GM(1,1)预测显示,重庆市城市居民氮消费2022年可能超过90 000t,将进一步威胁城市环境安全,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以及高等学历人数比重对其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有机荔枝园区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有机荔枝园区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有机荔枝园区中,生物群落包括昆虫纲12目62科,非昆虫纲动物7目。其中害虫群落以鞘翅目的科数最多,其次是鳞翅目和直翅目,其科数分别占害虫总科数的31.8%、18.2%和18.2%。天敌的种类相当丰富,天敌昆虫包括7目15科23种,蜘蛛12种。天敌昆虫中鞘翅目的种数占总种数的52.2%,其次是膜翅目,占21.7%。有机荔枝园区的昆虫群落中,害虫占30.9%,天敌占28.4%,40.7%为中性昆虫。  相似文献   
78.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 ( ERK5 ) -322G/T polymorphism (rs3866958) and the susceptibility to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CRC) in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ERK5 -322G/T genotypes were determined by Taqman-MGB probes in 835 CRC cases and 908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No significance of ERK5 -322G/T genotype distribution between CRC patients and controls was observed, but -322G/T decreased the susceptibility to CRC in fat people whose BMI was ≥ 24 kg/m2. Compared to GG genotypes, the carriers with GT and TT genotypes ha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risk of CRC(OR=0.576,95%CI 0.413-0.804, P<0.01). CONCLUSION: ERK5 -322G/T polymorphism (rs3866958) has no significant relevance with sporadic CRC susceptibility, but decrease, the risk of CRC in people with fatness. The T variant genotype is an independent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sporadic CRC of overweight patients in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79.
广西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部分地区采集到自然罹病死亡的疑似具有病毒症状的斜纹夜蛾幼虫,对其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用研磨病虫尸体得到的浆液,经分离纯化后感染连续人工饲养至第三代的健康斜纹夜蛾三龄幼虫,部分样品能诱发病毒病症状。经差速离心的提纯物,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外形不规则的颗粒,进一步在电镜下观察到菱形、五边型、六边形、近似圆形等形状的多角体。用依据SpltNFV DNA的egt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对多角体中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一致的380bp片段。经测序分析,该PCR片段与Splt NPV egt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99.4%,演绎的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100%。进一步对采自广西16个地域的疑似具有病毒症状的200份斜纹夜蛾幼虫样本进行PCR扩增,其中6个地域的62份样本呈PCR阳性,这表明,广西斜纹夜蛾自然种群中存在着SpltNPV的流行。  相似文献   
80.
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位进行低氮(LN,50 kg N/hm2.a)、中氮(MN,100 kg N/hm2.a)和高氮(HN,150 kg N/hm2.a)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该森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612.21±77.82 mg CO2/m2.h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108.95±17.01 mg CO2/m2.h出现在2月,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为348.00±157.83 mg CO2/m2.h,年均土壤呼吸通量为8.31±3.77 t C/hm2.a。采用双因素关系模型(Rs=aebTWc),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了该常绿阔叶林2005年10月~2006年7月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68.6%~73.9%,其拟合结果优于以土壤湿度或温度为参数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其地表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程度Q10值为2.12,以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为参数时,Q10值为2.51。(2)N沉降处理3个月后,该森林中HN和MN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309.43±17.24 mg CO2/m2.h,303.82±11.50 mgCO2/m2.h)均显著高于CK(269.28±13.78 mg CO2/m2.h)(P<0.05);处理4个月后,HN的土壤呼吸速率(272.42±13.25 mg CO2/m2.h)均显著高于MN(239.65±10.33 mg CO2/m2.h)、LN(229.10±9.90 mg CO2/m2.h)和CK(234.51±12.77 mg CO2/m2.h)(P<0.05);但处理7~10个月时,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N沉降初期明显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后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