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25篇
  免费   1983篇
  国内免费   3280篇
林业   3411篇
农学   3545篇
基础科学   2200篇
  4984篇
综合类   13364篇
农作物   2284篇
水产渔业   1436篇
畜牧兽医   5312篇
园艺   1668篇
植物保护   1784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1303篇
  2021年   1562篇
  2020年   1439篇
  2019年   1494篇
  2018年   1004篇
  2017年   1585篇
  2016年   1212篇
  2015年   1559篇
  2014年   1715篇
  2013年   1990篇
  2012年   2508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454篇
  2009年   2262篇
  2008年   2047篇
  2007年   2019篇
  2006年   1716篇
  2005年   1462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730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810篇
  2000年   711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C.P. Ding  Z.G. Liu  T.R. Yu 《Geoderma》1984,32(4):287-295
The oxidation-reduction regimes of some Oxisols of tropical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Eh values and the amounts of reducing substances, both measured by newly devised methods. The Eh values in the surface layers of soil profiles under natural forest and commercial forest were 400–550 mV, lower by 100–200 mV than the deeper horizo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ducing substances in the surface layers corresponded to 0.5–5.0 · 10?5M of Mn2+. In the cultivated layer of a submerged paddy soil the concentration of reducing substances was as high as 13·10?5M, with an Eh value of less than 100 mV.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h value and the logarithm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reducing substances, showing that the intensity aspect and the capacity aspect of the oxidation-reduction status of a soil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相似文献   
962.
打穴播种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在现代农业种植业生产中,为了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工艺不断更少,少耕,免耕,地面覆盖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正在推广,对农业种植机械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打穴播种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打穴播种机研究的发展并分析了各种机具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穴播种机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3.
倾斜圆盘勺式玉米精密排种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为与铲式成穴器的结构特点相适应,选择倾斜圆盘勺式玉米精密排种器作为打穴播种机的排种机构。在分析分种勺结构特点和分种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排种器倾角和转速对不同玉米种子分种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机械优化设计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964.
基于道路自动识别ABS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道路状况自动识别是保证车辆防抱制动系统(ABS)正常工作的前提,本文提根据制动压力,滑移率和车轮减速度进行道路自动识别的方法,并依此设计了ABS模糊控制器,结合7自由度车辆模型,考虑悬架和轮胎的非线性影响,对单一附着系数路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自动识别ABS模糊控制系统能准确判断出路面状况的变化,据此调整控制策略,使车辆获得最大地面制动力和较好的横向稳定性,对比试验证明它优于传统PID控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5.
翻转卸料双轴桨叶饲料混合机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该文介绍了作者设计并研制的新型翻转式双轴桨叶混合机,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为了提高双轴桨叶混合机的混合性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设计样机进行混合均匀度及机内残留率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其工作参数的合理组合:混合时间为180 s,充满系数为0.75,桨叶轴转速为56 r/min;机内残留量极小(约为0.015%),满足其作为配合饲料生产,尤其是预混合饲料生产的工艺要求,也为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6.
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呈现出沿河变化的趋势,且各重金属元素沿河变化程度有很大区别;沉积物中铁主要以残渣态存在,Mn、Pb、Cu、Zn元素残渣态含量很低,而有效态含量却很大(70%),即伊通河沉积物中存在着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在各形态的叠加也有所区别,Pb和Cu主要叠加在有机物态和残渣态中,而Zn则主要叠加在铁锰氧化物态中。  相似文献   
967.
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北暗区岩溶槽谷鸡公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主要物理性质,认为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自然林地向草坡地、人工林地、菜地、耕地转换,土壤砂化严重,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明显降低,用干筛测得的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相差不大,而用湿筛测得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相差较大,团聚体结构破坏率较大。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菜地、耕地向撂荒地转换,土壤各项物理指标都有改善。在此基础上认为,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坏与石漠化形成过程有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在退化方向和阶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但土地撂荒后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68.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太湖典型地区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适用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制图的最佳邻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块段克立格(Block Kriging)法绘制了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性在40km步长变化域上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同性,超出这个范围,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的各向异性明显增强,以40km步长变化域上土壤全氮的空间结构特征作为Kriging插值依据有助于提高制图精度。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氮含量在江阴和宜兴两市境内普遍较高,锡山和武进两市相对较低;且高值斑块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圩田区,这是人为施肥和土壤特性共同影响的结果。Kriging估值标准差分布图可为评价和提高制图精度提供十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69.
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有机碳库(Soilorganiccarbonpool)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据估计,全球大约有15 0 0Gt碳是以有机质形态存在于土壤中[1] ,因此,土壤有机碳库量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及全球气候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壤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970.
发生分类淋溶土与系统分类参比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最新建立的中国 1∶10 0万土壤数据库 ,研究了我国发生分类淋溶土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下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 ,我国发生分类淋溶土总面积为10 5 975 7.8km2 ,分布规律明显 ;与系统分类参比 ,发生分类淋溶土分属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4个土纲 ,即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和灰土 ,它们分别占发生分类淋溶土总面积的 72 .8%、2 6 .1%、1.0 %、0 .1% ,其中包含系统分类的 2 5个土类和 4 7个亚类 ,参比关系复杂 ,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分析发生分类某一类型土壤分属于系统分类不同类型的面积比例及其标准偏差 ,结果表明土壤参比的单元级别越低 ,越易于参比和把握。为了使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更实用、更易于普及 ,深入开展土壤基层分类研究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必要的 ,也是十分迫切的。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类型的正确参比、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与发展 ,具有很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