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39年   1篇
  1892年   1篇
  1888年   2篇
  18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以3头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前期奶牛为试验动物,在日粮精粗比为55∶45的前提条件下,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不同过瘤胃淀粉日粮对泌乳奶牛消化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组不同日粮对营养物质的采食、排泄以及消化利用有着一定的规律性。3组不同日粮之间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过瘤胃淀粉日粮组的粪NDF排出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排出量3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2组均使尿氮排出量降低,其中高过瘤胃淀粉日粮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高过瘤胃淀粉日粮的氮沉积量和可消化氮转化为沉积氮的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对甘南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选用27头健康、年龄、泌乳期一致的荷斯坦牛27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设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分别饲喂8 kg青干草1、kg马铃薯;配合精料(见表2);配合精料(见表2)+150 g小苏打。[结果]试验A、B组比对照组日均多产奶3.75 kg和4.3 kg,分别提高了28%和32.1%(P〈0.05),差异显著,试验B组较A组提高了0.55 kg(P〉0.05),差异不显著。试验A、B组比对照组日均毛收入提高了7.53和9.65元,试验B组较A组日均毛收入提高了2.12元。[结论]在荷斯坦牛饲料中添加150 g小苏打能有效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64.
为确定石岐杂肉鸡的最适日粮营养水平,选择21日龄健康石岐杂肉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Ⅰ组含能量12.09MJ/kg、蛋白18.07%;Ⅱ组含能量13.09MJ/kg、蛋白18.01%;Ⅲ组合能量12.09MJ/kg、蛋白20.08%;Ⅳ组合能量13.09 MJ/kg、蛋白19.93%),研究了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石岐杂肉鸡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Ⅰ~Ⅳ组不同日粮,对石歧杂肉鸡活重、胸肌重、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肌肉pH、失水率和胸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大,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Ⅱ组和Ⅳ组日粮较Ⅰ组和Ⅲ组可显著提高屠体重和腿肌重(P<0.05);Ⅱ组和Ⅳ组日粮较Ⅲ组可显著提高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和屠宰率(P<0.05);Ⅲ组日粮较Ⅰ~Ⅱ组和Ⅳ组可降低腹脂重、腹脂率和肌肉粗脂肪含量,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Ⅱ~Ⅳ组日粮较Ⅰ组可显著提高腿肌粗蛋白含量(P<0.05).推荐生产上使用Ⅱ组(能量13.09MJ/kg,蛋白18.01%)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65.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otein polymorphism of red steppe and its performance.[Method]Two blood protein polymorphic loci were detected in transferring(Tf)and posttremsferr(Ptf)from thirteen red steppes and eighteen hybrid of limousin and red steppe by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Result]Tf and Ptf were controlled by three and two alleles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blood protein polymorphic loci and its performance indicates that two protein loci hav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ome traits of red steppe and the improved limousin cattl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66.
用欧拉羊杂交改良乔科羊,生产的欧乔杂交F1代羔羊,18月龄时公、母羊体重增加9.06kg和3.77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92%和9.08%。试验组F1代18月龄公、母羊体重、体高、胸围及公羊体长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母羊体长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母羊(P(0.05)。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欧乔杂交F1代18月龄公、母羊屠宰前活重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8.94 kg和6.00 kg,胴体重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4.88 kg和3.27 kg,差异极显著;屠宰率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1.43%和1.10%,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7.
本文具体介绍了一个农牧民家庭档案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分散收集、查询与统一集成处理相结合的两级数据库设计结构,既能适应目前基层乡镇独立建立农牧户家庭档案的发展现状,也为进一步向网络化管理平滑过渡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数据基础.系统实现中针对家庭档案的特点解决了录入数据格式、录入项目灵活设置等问题,满足了家庭档案格式、主题随时间不断扩展、变化的需求.还实现了统计结果查询、多维度统计分析等数据分析的特色功能来为管理决策分析服务.这些功能为建立统一规范、可扩展的实用农牧民家庭档案提供了保障.使该系统成为具体落实农牧户家庭档案工作的一种有效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68.
2015年6~8月在青海省海北州高寒针茅化草甸草原进行了模拟气候变化及去除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野外控制试验。通过设置增温2℃,增加降雨量20%,研究植物优势种丧失后气候因素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紫花针茅后,增温,增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植物高度、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增温处理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增温可以提高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增雨处理下3个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值;去除优势植物紫花针茅后,植物物种数与植物盖度,植物盖度及优势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9.
2011年9月对道孚县灌丛草甸火烧后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有显著的负面作用(P0.05),灌丛的盖度、高度、株丛数、基围和生物量均显著减少(P0.05),草本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也显著减少(P0.05);火烧对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但有利于草本植物地下根系的生长,且火烧使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提高。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表现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10-20 cm土层容重和速效磷明显增加(P0.05),而土壤pH值和全钾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70.
SUMMARY The analysis of records for 75 821 herd tests on 23 700 cows in the Macalister Irrigation District of East Gippsland, using a model that also included stage of lactation, herd and cow effects, foun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atic cell count and milk production. Unit increases in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somatic cell count wer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s in production of up to 2.6% in the range 54 598 to 403 429 cells per mL. This is equivalent to a decrease of 1.9% for a doubling of cell count from 100 000 to 200 000 cells per mL. Subclinical mastitis was assessed to b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loss in milk production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