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92篇
  免费   3244篇
  国内免费   8030篇
林业   9035篇
农学   11886篇
基础科学   6791篇
  12275篇
综合类   20007篇
农作物   3607篇
水产渔业   2600篇
畜牧兽医   9549篇
园艺   2166篇
植物保护   4550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1808篇
  2021年   2691篇
  2020年   2519篇
  2019年   2449篇
  2018年   1683篇
  2017年   2368篇
  2016年   2416篇
  2015年   3120篇
  2014年   2948篇
  2013年   3696篇
  2012年   4286篇
  2011年   4779篇
  2010年   4526篇
  2009年   4284篇
  2008年   4160篇
  2007年   4179篇
  2006年   4043篇
  2005年   3583篇
  2004年   1726篇
  2003年   1534篇
  2002年   1155篇
  2001年   1323篇
  2000年   1573篇
  1999年   1869篇
  1998年   1892篇
  1997年   1578篇
  1996年   1431篇
  1995年   1356篇
  1994年   1182篇
  1993年   1126篇
  1992年   948篇
  1991年   792篇
  1990年   676篇
  1989年   581篇
  1988年   447篇
  1987年   267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甜玉米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甜玉米上玉米螟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从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及浙江5省7市采集的14科33种观赏植物上分离到199株软腐欧文氏杆菌菌株,44项理化性状鉴定结果:126株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简称Ecc)、7株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简称Ech)、66株介于Ecc和Ech之间的中间型(I、Ⅱ、Ⅲ、Ⅳ、V)。Ecc和中间型菌株是我国观赏植物的主要病原细菌。在本文中首次报道了竹芋科(竹芋)、苋科(千日红)两科及一些植物种:芦荟、白穗花、玉簪、黄精、富贵竹、兜兰、砂仁及饿术草是软腐欧文氏杆菌的新的寄主植物。血清学研究表明,Eca、Ecc及Ech这三个种之间不发生交叉反应,但同一个种内是可以起反应的。另外,Ecc与中间型相互之间有沉淀反应,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3.
基于Web Service技术,结合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使用,开发了城市绿地有害生物实时监控系统,从而解决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预警监测中信息交流不畅和共享困难的问题.调查人员手持PDA进行实地信息采集,通过无线网络即时传输;系统管理平台实时接收调查结果,经分析处理后进行信息发布.该系统应用于上海世博园区绿化植物有害生物实时监控,共收集有害生物信息153次,发布预警信息16期.结果表明,基于Web Service的城市绿地有害生物PDA实时监控系统能即时获取并发布信息,实现对有害生物的实时化、信息化监控.  相似文献   
164.
吉林省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及大面积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茬4年的重病地块晚播(5月20日—25日)向日葵,其花腐型菌核病比正常播期(4月25日)减少90%以上,而产量提高13%—30%。在农村扩大示范,晚播(5月19日)减少病害59%—75%,产量提高35%。在盛花期—成熟期喷2—3次50%速克灵500倍液可大大减轻花腐型菌核病的发生(防治效果65.9%—92.3%)。经筛选以速克灵(0.5%)拌种防治根腐型菌核病效果最好,在温室中对土壤和种子中的病菌防治效果达83%以上,小区试验和农村示范防治效果达55.8%—100%。土壤中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1990年在吉林省农安、长岭2县8533ha采用晚播、轮作2年以上、种子处理、增施钾肥、盛花期—成熟期喷药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重点调查10块对比田,花腐型菌核病平均防治效果为87.62%(63.38%—100%),对根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平均为66.77%(50.0%—82.57%)。1991年在长岭、农安等6个主产区推广6.37万ha,重点调查134块对比田,花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平均为75.86%(46.37%—100%),根腐型菌核病平均防治效果为65.11%(33.33%—100%),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165.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与病原分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和中部大豆产区23个市、县的大豆苗期疫霉根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PBNIC疫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从牡丹江、穆棱、林口和佳木斯豆田具疫霉根腐症状的大豆植株上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并从根腐病株上单独或与大豆疫霉菌同时分离到终极腐霉菌,研究进一步证实我国黑龙江省有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发现,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终极腐霉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土质粘重、土壤含水量高或易积水的田块。  相似文献   
166.
探讨2008-2009年度河北、河南、四川、江苏四省参加区试的70个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以期了解小麦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差异,并为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 COP)分析2008-2009年度四省的70个供试小麦品系的2 415对组合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这70个品系接种条锈菌混合菌系CYR32、CYR31、CYR33、CYR30和CYR29,进行抗条锈性鉴定。供试的所有品系的COP值的变化范围在0.000 0~0.750 0之间,COP值的总和为24.607 5,其平均值为0.010 2。聚类分析分为6大类,聚为一类的多为同一个骨干亲本培育的品系且它们的抗性相似,说明使用同一骨干亲本抗病性得到了较好的遗传,但使用同一亲本降低了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增大对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的应用,有利于增加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创造出更多的优异种质。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四省的小麦区试品系对条锈病感病和抗病分别占总参试品系的57.14%和40%,其中,四川抗病品系占参试品系的61.55%,总体上看抗条锈性相对较好,其他三省抗条锈性相对较差,抗病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7.
为了解掌握山西晋南各地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海拔、气温、降雨等环境因子的关系,2015年进行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性诱剂诱虫试验。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成虫比高海拔地区始见期早,且发生量大;成虫始见期温度为5~6℃,活动的高峰期温度为11~19℃,终末期温度为25~28℃,低于5℃或者高于28℃成虫基本不活动或零星活动;在成虫主要集中活动的11~19℃范围内,不同区域成虫活动与温度变化差异显著,温度高时活动明显加剧,温度低时活动减弱;成虫的发生量随降雨量增加呈递减规律;从降雨前1日到降雨当日再到雨后1日也整体呈递减规律,但中雨前后3日,发生规律有所不同,呈"V"字形趋势;其中,小雨(或阵雨)当日及前1日、中雨前1日的平均单日诱虫量均大于无雨日的诱虫量。  相似文献   
168.
根癌农杆菌介导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苹果主栽品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建立起一套简单、高效的苹果遗传转化系统。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圆片转化法将高效启动的豇豆胰蛋白抑制剂基因(CpTl)转入富士、齐纳金、王林、嘎拉等苹果主栽品种中,经卡那霉素抗性、PCR、点杂交、Southem杂交检测证明了4个品种均获得转化再生植株,现已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69.
龙岩市新罗区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早春气温回升快, 3月平均气温 >16 5℃; 秋季降温快, 9月平均气温 <25 5℃; 昼夜温差≥10 0℃,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具有同一纬度区域难以具备的气候比较优势, 适宜发展早熟温州蜜柑。但在 20世纪 80年代, 新罗区种植的温州蜜柑多为中、晚熟品种, 成熟上市时间过于集中, 效益低下, 制约了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1989年先后从浙江柑桔研究所引进了 12个日本温州蜜柑早熟品系, 从中筛选出最适宜新罗区发展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稻叶。从 1999年开始进行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早结丰产、优质促成…  相似文献   
170.
中国果树类病毒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平  洪霓  Ahmed Hadidi 《果树学报》2005,22(1):51-54,F003
概述了在中国发生且己鉴定明确的5种果树类病毒,即苹果绣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梨泡状溃疡类病毒(Pear blister canker viroid,PBCVd)、葡萄黄斑类病毒-1(Grapevine yellow speckle viroid-1,GYSVd-1)、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latent mosaic viroid,PLMVd)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害的首次发现、症状特征、发病规律、检测方法与防治对策以及这些类病毒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