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72篇 |
免费 | 5652篇 |
国内免费 | 366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950篇 |
农学 | 1904篇 |
基础科学 | 2414篇 |
4928篇 | |
综合类 | 25650篇 |
农作物 | 3905篇 |
水产渔业 | 2266篇 |
畜牧兽医 | 7807篇 |
园艺 | 3773篇 |
植物保护 | 22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1130篇 |
2023年 | 1234篇 |
2022年 | 2463篇 |
2021年 | 2421篇 |
2020年 | 2261篇 |
2019年 | 2152篇 |
2018年 | 1496篇 |
2017年 | 2426篇 |
2016年 | 1529篇 |
2015年 | 2434篇 |
2014年 | 2610篇 |
2013年 | 3151篇 |
2012年 | 4261篇 |
2011年 | 4335篇 |
2010年 | 4054篇 |
2009年 | 3669篇 |
2008年 | 3603篇 |
2007年 | 3370篇 |
2006年 | 2797篇 |
2005年 | 2090篇 |
2004年 | 1463篇 |
2003年 | 856篇 |
2002年 | 852篇 |
2001年 | 902篇 |
2000年 | 795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15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4篇 |
1955年 | 7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用小球藻进行缢蛏人工繁育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轮虫培养设施.以小球藻作为缢蛏浮游幼虫的开口饵料.采取贝类育苗的一般工艺进行缢蛏的室内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缢蛏一般于晚上产卵.一直持续至凌晨;2.5 kg亲蛏共获受精卵3.0×107个.缢蛏受精卵在平均水温约15℃时.经25 h发育成2.5×107个D形幼虫,孵化率为83.3%.投喂小球藻后经12 d培育幼虫能够正常变态附着.共获1.0×10,个眼点幼虫.幼虫成活率40%,刚附着稚蛏于室内经40 d的培育获得平均壳长为3 mm稚蛏3.0×106粒,平均成活率30%. 相似文献
103.
104.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栖息地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0~2007年度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商业捕捞数据,结合海洋环境数据(SST,SSA,SSHG以及等温层深度),运用4种关联建模方法计算其栖息地指数,并使用Surffer 8.0软件绘制出HSI的空间分布图。通过2008年度的捕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0.6HSI0.9的区域;采用最大值法时,主要产量集中在0.8HSI1.0的区域;采用最小值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0.3HSI0.6的区域。通过4种模型的验证结果比较,本文认为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能较好地反映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中心渔场位置以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5.
106.
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草地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呼吸是反映土壤质量和肥力性状的重要指标,阐明禾―豆混播草地土壤呼吸作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准确评估混播草地的环境效应及响应提供依据。在2011和2012年6月份,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比较了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与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不同比例间作混播草地总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特征、混播植物贡献率以及温度敏感性等。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比例草地的总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总土壤呼吸速率日均值高低顺序为单播白羊草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间作单播达乌里胡枝子。不同间作比例草地的总土壤呼吸速率与白昼气温相关显著(P0.05),而与5、10和15 cm土层白昼土壤温度关系不明显;单播条件下,白羊草草丛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达乌里胡枝子;各草地土壤呼吸Q10值的变化范围为1.48~2.61,以单播白羊草最高,单播达乌里胡枝子和两者间作混播草地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目前,我国豆渣年产量高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本文在传统酸奶的基础上,添加豆渣膳食纤维,研制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采用因素控制法,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6%,α-淀粉酶添加量2%,酶解时间90 min,此时豆渣膳食纤维提取率达74.26%;豆渣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豆渣膳食纤维量1.8%,乳酸菌粉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7%,稳定剂果胶添加量0.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酸奶色泽柔和均一,凝乳均匀细腻,具有纯正的乳酸发酵香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