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06篇
  免费   3120篇
  国内免费   4334篇
林业   3826篇
农学   2284篇
基础科学   2254篇
  4677篇
综合类   24830篇
农作物   3799篇
水产渔业   2105篇
畜牧兽医   7591篇
园艺   3690篇
植物保护   2204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1026篇
  2022年   2314篇
  2021年   2358篇
  2020年   2152篇
  2019年   2100篇
  2018年   1448篇
  2017年   2407篇
  2016年   1494篇
  2015年   2389篇
  2014年   2567篇
  2013年   3132篇
  2012年   4252篇
  2011年   4328篇
  2010年   4032篇
  2009年   3638篇
  2008年   3573篇
  2007年   3348篇
  2006年   2797篇
  2005年   2092篇
  2004年   1473篇
  2003年   862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805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5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31.
水稻早世代稳定株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育种实践表明,水稻品种间和亚种间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发生疯狂分离,纯合个体的出现一般需经7~10代,5~8年[1,2]。采用花培[3,4]和远缘杂交染色体消除技术[5,6]虽已应用于缩短作物育种时间,但仍耗时耗力。在作物如小麦、大麦、花生、水稻 [8~13]等育种实践中,偶尔会遇到杂种F2不分离的现象。吴先军等[11]提出了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的概念,即水稻杂交后代F3以前出现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以后世代不分离的遗传现象。由于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在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其遗传机制和育种应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探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2.
大豆新品种合丰47产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MMI模型对大豆新品种合丰47号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5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丰47号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列第1位;(Di)值在参试品种中列第2位,小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的(Di)值,表明合丰47号的适应性好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从品种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合丰47号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两南温和半湿润区的汤原、桦南、富锦、友谊、笔架山、依兰等地区推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合丰47号的产量回归方程为Y=4056.6248-39.1945X1+14.4335X4+38.9511X6+37.42421X7.表明有效分枝对合丰47号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平方米株数和百粒重.  相似文献   
833.
一个新的水稻生育期延迟T-DNA插入突变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水稻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生育期延迟突变体,主要表现为生育期延迟、植株矮化、叶色变深、叶角张大、根系变短。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对突变体及其后代分离群体做Basta抗性检测,证实该突变体是由T-DNA插入引起的,突变性状与T-DNA共分离。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该材料可用于插入座位的基因克隆和生育期调控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4.
官玲亮  吴卫  郑有良  刘仁建  周宇 《种子》2007,26(4):6-10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79份油用型红花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油用型红花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3—12条不等,平均8.5条。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303,变幅为0.1333—1.000,且各洲间遗传多样性大于洲内遗传多样性。在GS值为0.51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六大类,聚类结果表明,红花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35.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水稻武香粳14和扬粳9538为材,大田设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氮肥管理(SSNM)等处理。结果表明,SSNM较FFP氮肥施用量减少40.0%~41.7%,而产量平均增加3.81%。秸秆还田的较秸秆未还田的产量平均增加2.4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以秸秆还田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与秸秆未还田或FFP相比,秸秆还田和SSNM降低了生育前期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但抽穗及以后差异较小);提高了茎蘖成穗率、结实期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说明秸秆还田和SSNM有利于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生产和提高物质生产效率。秸秆还田和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对秸秆还田和SSNM的产量、生育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6.
用SSR标记分析豫综5号和金皇后综合种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0对SSR标记引物分析了豫综5号和金皇后综合种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40对引物在两群体中都扩增出115个多态位点;累加40对引物扩增的基因型种类,豫综5号196种,金皇后194种;豫综5号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83 4,金皇后综合种为0.339 7;豫综5号的平均观察杂合度是0.382 6,平均期望杂合度是0.474 7;金皇后综合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是0.329 2,平均期望杂合度是0.414 3.从以上结果来看,豫综5号的遗传变异较丰富.  相似文献   
837.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和EXCEL建立了河南省1:20万土壤数据库,根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973”项目提出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体系(pH值)和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编制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土壤表层属性专题分异图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利用SPSS对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间的多种土壤表层属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表层土壤属性都有影响,特别对有机质和pH值影响尤其显著。在1:20万尺度范围内。土壤类型对有机质、pH值、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起到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对有机质和pH值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对土壤各属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838.
在WISH细胞中,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了瞬时表达的研究。首先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H5HA,通过酶切和PCR筛选阳性克隆后测序。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WISH细胞。通过RT-PCR在转录水平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结果表明,HA基因在WISH细胞中进行了表达。  相似文献   
839.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变异及与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浆参数在不同灌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渐增期持续持续时间(T1)和缓增期持续时间(T3)变异系数较大,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Tmax)、灌浆持续期(T)、快增期持续时间(T2)则相对稳定;最大灌浆速率(Rmax)、平均灌浆速率(R)、快增期灌浆速率(R2)变异系数较小,相对稳定,渐增期灌浆速率(R1)和缓增期灌浆速率(R3)的变异系数较大,易受影响;T和R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千粒重(Y)作用较大,R的作用大于T;灌浆持续时T、R、R2和T2、R3和T3对Y作用显著。因此,可通过选育高平均灌浆速率(R)、高快增期灌浆速率(R2)的品种,配套适当的栽培措施来协调灌浆速率与灌浆持续时间的矛盾,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0.
谷氨酰胺合成酶家族是高等植物体内氨态氮同化酶, 是植物体内氮利用与循环的核心构件。玉米Gln1-3基因编码叶肉细胞中的细胞质同工酶, 与全株氮向籽粒蛋白质同化与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紧密相关。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辽白371为材料, 采用PCR与接头步移(walking)方法分离得到Gln1-3基因区域基因组DNA(gDNA)全长4 571 bp, 起始密码子至终止密码子序列长3 062 bp。将该基因在GenBank注册, 登录号为EU338535, 并进行了详细注释。该基因由10个外显子、9个内含子组成, 剪接方式主要为5′供位保守的GU与3′受位AG模式。编码的GS1蛋白由356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39.2 kD, 等电点 (pI) 为5.202。保守功能域分析表明, 氨基末端外显子2到外显子6为氨离子结合结构域, 羧基末端外显子8与外显子9构成ATP酶结构域, 在胞内行使催化功能。对50个玉米自交系Gln1-3基因重要分析区域进行了等位变异分析, 鉴定出364个等位变异, 其中313个为SNP变异, 占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