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88篇 |
免费 | 1340篇 |
国内免费 | 215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49篇 |
农学 | 1398篇 |
基础科学 | 1047篇 |
2451篇 | |
综合类 | 10862篇 |
农作物 | 1533篇 |
水产渔业 | 734篇 |
畜牧兽医 | 3698篇 |
园艺 | 1597篇 |
植物保护 | 1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6篇 |
2023年 | 475篇 |
2022年 | 1086篇 |
2021年 | 1078篇 |
2020年 | 1023篇 |
2019年 | 998篇 |
2018年 | 662篇 |
2017年 | 1134篇 |
2016年 | 710篇 |
2015年 | 1067篇 |
2014年 | 1146篇 |
2013年 | 1343篇 |
2012年 | 1999篇 |
2011年 | 1962篇 |
2010年 | 1873篇 |
2009年 | 1686篇 |
2008年 | 1629篇 |
2007年 | 1422篇 |
2006年 | 1123篇 |
2005年 | 917篇 |
2004年 | 579篇 |
2003年 | 347篇 |
2002年 | 357篇 |
2001年 | 336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2篇 |
1955年 | 4篇 |
194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20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系)在上海崇明地区的综合适应性进行评价比较,测定并分析了生育周期和株高、生长速度、草产量4项田间生长特性,并研究了裹包青贮苜蓿产品的粗蛋白、ADF、NDF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20份供试材料在上海崇明的生育期为185~191d;不同供试材料的田间生长特性存在差异(P0.05),株高表现为第二茬第三茬第一茬第四茬第五茬,生长速度表现为第二茬第三茬第五茬第四茬第一茬,草产量表现为第一茬第二茬第四茬第三茬第五茬;品种Super7的株高和生长速度在5次刈割时都明显高于其他试验材料,其累计株高为325.23cm,累计生长速度为每天6.36cm,丰宝累计草产量最高为61100.37kg·hm-2;20份供试材料随着刈割时间的变化,不同品种间的粗蛋白、ADF和ND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猎人河平均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8.82%,赛迪的RFV高达139.58%。综合评价结果显示,WL903、游客和Super7在上海地区的适应性和饲用价值较优,有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明硅酸钾、硅酸钠、水杨酸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抗叶斑病的诱导效果,采用离体、活体试验及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3种化学物质对白三叶草叶斑病的室内抑菌活性、诱导抗病效果、防御酶活性及田间诱导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25μg·mL~(-1)时3种化学物质的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4.59%,但诱导抗病效果较高,均在45.00%以上;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明显增加,除硅酸钾、硅酸钠诱导处理的PPO在第3d达到峰值外,其他化学物质诱导处理的酶活性均在第5d达到最大值;田间处理7d后3种化学物质诱导防病效果均达到了72.00%以上;处理14d后有所降低,最低为23.08%。综上所述,浓度为25μg·mL~(-1)的3种化学物质能够激发白三叶草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PPO,POD和PAL活性,对白三叶草抗叶斑病均有较好的诱导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93.
那西肽对生长肥育猪的作用效果及其在产品中的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32头30kg左右健康的二元杂交生长猪, 随机分为4组, 每组8头, 个体饲喂, 4组均喂相同的基础饲粮, 但添加不同饲用抗生素,分别是低、高剂量那西肽(10mg/kg、50mg/kg)、盐霉素(30mg/kg) 和对照。猪体重达90kg时, 分别按0、3和7d停药后屠宰, 检测那西肽在样品各器官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 那西肽可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P<0 05), 但是对料重比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当检测灵敏度为0 01mg/kg时, 在低、高剂量那西肽组猪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背最长肌中, 均未检出那西肽。 相似文献
94.
95.
96.
Y. Wang J. Ren L. Lan X. Yan X. Huang Q. Peng H. Tang B. Zhang H. Ji & L. Huang 《Zeitschrift für Tierzüchtung und Züchtungsbiologie》2007,124(4):225-229
Diarrhoea caused by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 expressing F4 (F4ab, F4ac and F4ad) fimbriae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newborn and weaned pigs. The locus controlling susceptibility towards ETEC F4ab/ac has been mapped to SSC13q41, in which TFRC (transferrin receptor) was localized and considered as a positional candidate gene for ETEC F4ab/ac receptor.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susceptibility/resistance to ETEC F4ab/ac in a total of 755 F2 animals from a White Duroc x Erhualian intercross using a microscopic enterocyte adhesion assay. We identified two TFRC polymorphisms (SNPs 591 A>G and 632 A>G) in a single exon after comparative sequencing analysis of 2371-bp amplicons containing the complete coding region of TFRC using RNA of eight full-sib F2 animals with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henotypes. The intron sequences flanking the two exon polymorphisms were obtained, revealing an intron polymorphism (SNP 291 C>T). We genotyped the 19 founder animals of the White Duroc x Erhualian intercross for the identified polymorphisms, showing that only the 291 C>T polymorphism is a highly informative marker. We further genotyped all 59 F1 and 755 F2 animals for the 291 C>T polymorphism, and the association of this polymorphism with susceptibility/resistance to ETEC F4ab/ac in these F2 animals was evaluated by the 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291 C>T polymorphism is not a causal mutation, however, has a significant linkage disequilibrium with the ETEC F4ab/ac, especially F4ac receptor locus. 相似文献
97.
98.
蓝荣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6,31(1):35-36
鸡绿脓杆菌病是由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引起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局部或全身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刚出壳的雏鸡发生绿脓杆菌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造成毁灭性损失。笔者在近十年来从事禽病诊治服务过程中发现雏鸡(10日龄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就一养鸡户所养雏鸡发病诊治过程简述 相似文献
99.
多重PCR检测猪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VP2基因序列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的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PPV和PR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最终成功地建立了PPV和PR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可同时扩增PPV的751bp和PRV355bp的特异性片段,而扩增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及相应的培养细胞(PK-15)核酸结果均为阴性,对PPV和PR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0Pg和10Pg的DNA。该方法适合对PPV和PRV的联合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0.
淫羊藿苷对大鼠腺垂体细胞合成分泌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腺垂体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淫羊藿苷对大鼠腺垂体合成分泌GTH的影响。建立了腺垂体细胞总RNA的提取、FSH和LH特异基因的PCR扩增的体系和条件,并以β-actin为内参照与FSH和LH特异基因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淫羊藿苷能提高大鼠腺垂体细胞中GTHmRNA的水平,但并非与剂量呈线形关系,中剂量组(60μl/l)时大鼠腺垂体细胞中GTHmRNA的水平最高,与低剂量组(30μl/l)和高剂量组(100μl/l)差异显著。表明淫羊藿苷不但能通过直接作用与性腺来发挥“壮阳”的作用,而且其对垂体细胞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