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11篇
  免费   8895篇
  国内免费   15755篇
林业   11166篇
农学   8624篇
基础科学   8469篇
  16725篇
综合类   79892篇
农作物   11509篇
水产渔业   7065篇
畜牧兽医   26763篇
园艺   12678篇
植物保护   7770篇
  2024年   1430篇
  2023年   3627篇
  2022年   7711篇
  2021年   7544篇
  2020年   7026篇
  2019年   7011篇
  2018年   5182篇
  2017年   7886篇
  2016年   5293篇
  2015年   7993篇
  2014年   8403篇
  2013年   10160篇
  2012年   14018篇
  2011年   14447篇
  2010年   13919篇
  2009年   12224篇
  2008年   12521篇
  2007年   11266篇
  2006年   9068篇
  2005年   7096篇
  2004年   4589篇
  2003年   2798篇
  2002年   2860篇
  2001年   2609篇
  2000年   2470篇
  1999年   84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7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54篇
  1955年   28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一株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一起新城疫暴发的病例中分离出1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铜山分离株(TS)。运用RT-PCR技术,克隆了该分离株F基因的重要功能片段(约0.5kb),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TS分离株在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K-R-F^117,与NDV强毒株特征相符,且具有101外的K(赖氨酸)和121处V(缬氨酸)2个特征性氨基酸,与基因Ⅶ型NDV的特性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62.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毁灭性土传病害,其中 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系,危害最严重。SMART在线软件分析myosin-1基因具有肌球蛋白马达蛋白(myosin motor domain, MMD),肌动蛋白尾结构TH1(myosin tail)和 Src家族同源结构域SH3(src homology domain 3),与禾谷镰刀菌中氰烯菌酯靶标基因myosin-5具高度的蛋白同源性,相似性高达83%。利用Split-marker基因重组技术获得Foc4的myosin-1基因敲除突变体,Δmyosin-1突变株丧失了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菌丝生长缓慢,产孢量减少且孢子畸形,对香蕉致病力严重下降,证实myosin-1是氰烯菌酯在Foc4中的作用靶标基因。外施靶向myosin-1体外转录的dsRNA,能抑制菌丝的生长,降低菌丝活性;菌丝膨胀扭曲分枝增多,出现典型的球状结构,与氰烯菌酯处理后的表型一致。在盆栽活体人工接种实验中,体外施用dsRNA可以明显抑制枯萎病外部症状的发展,推迟发病时间,赋予寄主抗性,结果说明体外施用dsRNA可以作为新型杀菌剂防治香蕉枯萎病。综上,myosin-1基因作为氰烯菌酯在Foc4中的靶标基因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在调控菌丝生长发育,产孢以及致病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外施dsRNA具有防治香蕉枯萎菌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3.
PuPR为含有编码人孕激素受体(hPR)激素结合区(LBD)基因(631-933氨基酸)的pUC19重建质拉,在其宿主Escherichiacoli(BL21)中,经1mmol/L的IPTG诱导,该转化的细菌产生一C端为6×His结尾的蛋白质,分子量45KD。该表达产物可利用Ni-NTAHRP在ng水平用Western印迹检测,并可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利用His-bindingresin(Ni树脂)从菌体的裂解液中方便地回收到该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4.
测定了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下啤酒大麦出苗率、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分变化、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降水利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冬季储水灌改为春季储水灌从技术层面上切实可行;在适宜灌水定额条件下,采用春季储水灌溉技术较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75 mm,减少土壤蒸发3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在实际大麦种植生产中应以春季储水灌定额75 mm,生育期灌水5次,灌水定额75 mm为宜,这样不仅可节约有限水资源,还可提高地温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5.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灰斑病现已成为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但国内外关于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niels致病力分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该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系统,无法明确我国是否存在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类群或生理小种及优势菌群和分布,限制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种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工作,因此研究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别寄主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采用田间成株期鉴定技术,对不同的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划分,研究其鉴别寄主体系。  相似文献   
166.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玉米田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普通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及露地栽培3种不同处理对旱地玉米田土壤环 境、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栽培能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 水分利用率,调节土温、湿度,协调水热资源利用的同步性;秸秆覆盖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特 别是速效钾含量;在玉米生长后期,提高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功能,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从而 防止玉米早衰,增加穗重,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7.
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流动半流动沙丘、固定半固定沙地、盐化丘间低地和缓坡丘陵梁地4种不同生境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从缓坡丘陵梁地,经盐化丘间低地、固定半固定沙地到流动半流动沙丘,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及沙生灌木、半灌木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下降。  相似文献   
168.
PAM保水剂及纳米蒙脱土对果园生草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果园生草节水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半量和常规灌溉条件下,不同用量的PAM保水剂(0,4,8,12 g/m2)和不同用量纳米蒙脱土(0,150,300,450 g/m2)对不同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白三叶)地上部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量灌溉条件下,施用PAM保水剂可显著增加3种草的地上部总生物量,适宜剂量为8g/m2,而常规灌溉条件下,不宜施用PAM保水剂.施用纳米蒙脱土可增加3种草的地上部总生物量,半量灌溉条件下,适宜剂量为150 g/m2,常规灌溉条件下,对于紫花苜蓿和黑麦草,适宜剂量为450 g/m2,对于白三叶,适宜剂量为300 g/m2.  相似文献   
169.
基于信息熵的张掖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了2003-2007年张掖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08-2015年该市信息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影响张掖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变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  相似文献   
170.
甜菜褐斑病内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ee hundred and one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healthy sugar beet plants in severely diseased plots in Changji County,Xinjiang Province.Three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s,1-5,4-1 and 4-3,showed relatively strong antagonistic against Cercospora beticola.Strain 1-5 was identified as Paenibacillus polymyxa,while strains 4-1 and 4-3 were as Bacillus flexus and Stenotrophomonas sp. by their morphological,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from several experiment trials showed that the endophytic bacteria could reduce the disease incidence of sugar beet.The control efficiency reached from 67.6% to 80.2%, indicating that biocontrol with endophytic bacteria was an alternative and potential method to control sugar beet fungi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