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189篇
基础科学   88篇
  255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345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The O/Taiwan/99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a South Asian topotype of serotype O, was introduced into Taiwan in 1999. The Chinese yellow cattle infected by the virus did not develop clinical lesions under experimental and field conditions. A block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kit with the 3AB antigen, a polypeptide of FMDV non-structural (NS) protein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and duration of anti-3AB antibodies, proving active viral replication, in the Chinese yellow cattle. The specificity of the assay was 99%, as was established with negative sera from regularly vaccinated and from na?ve cattle. The sensitivity tested with sera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animals was approximately 64% and it was lower than that obtained by serum neutralization (SN) test. Under experimental infection, the Chinese yellow cattle developed lower anti-3AB antibodies than that developed in other species. Duration of anti-3AB antibodies was traced in two herds of naturally infected animals, indicating that anti-3AB antibodies persisted for approximately 6 months after outbreaks. On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we propose that the Chinese yellow cattle may have natural resistance, which limits viral replication and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3AB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8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125基因重要区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ADL株的序列,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学合成1对引物(W1/W2);应用RT-PCR对国内不同地区分离的4株BVDV的P125基因外源序列插入区进行了扩增,并将扩增的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同时以DNASIS和PROSIS计算机软件将测定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实,国内分离的4株BVDV在这一区域中既没有外源序列的插入,也没有基因重组、基因重排或基因缺失,但存在某些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替换,表明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除与外源序列的插入、基因重组、基因重排或基因缺失有关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机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及系统树分析的结果表明,国内的BVDV毒株存在Ia和Ib2个基因亚型,它们均属基因I型BVDV  相似文献   
83.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erotonin and lipids--triglycerides, total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were determined in 18 normal dogs and 23 dogs diagnosed as aggressive on the basis of interviews with their owners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ir behaviour with reference to a canine overt aggression chart. The serum serotonin levels in the aggressive dog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normal dogs (P<0.01), but the differences in serum lipi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84.
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巴豆酸为内标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快速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以DM-FFAP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0.25~3.0 mg/mL浓度范围内,富马酸二甲酯和巴豆酸的浓度比与峰面积比的回归方程为y=-0.0009 0.7174x,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5.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n=6)为97.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2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好,可用于测定防霉剂中的富马酸二甲酯含量.  相似文献   
85.
谷秆两用稻201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S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采用40 mg/kg的亚硒酸钠在齐穗期开始喷施谷秆两用稻201,使大米有机硒含量达0.27 mg/kg左右(P<0.05);同时米糠和高蛋白稻草的有机硒富集水平分别提高3到4倍(P<0.05);为生产富硒优质米提供依据,为生产富硒食用菌提供了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86.
核不育芝麻小孢子败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鸿善  柳家荣 《作物学报》1992,18(6):425-428
核不育芝麻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之后的无液泡小孢子期,败育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败育前小孢子大量液泡化,其线粒体异常膨大与质体的基质化可作为小孢子开始败育的标志。败育小孢子缺少花粉外壁上的覆盖层。芝麻花药绒毡层的异常,包括有机物贮量的降低;细胞内含物的异位分布及迅速减少与消失;不能及时或缺乏分泌胼胝质  相似文献   
87.
芝麻基因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群体改良对芝麻雄性不育原始材料进行基因重组,产生了大量优秀变异。用系内连续姊妹交,回效等手段育在敢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不育度为99%以上,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可供可杂交种生产应用的ms86-1不育系。形态学研究证明,所选不育系雄蕊败育彻 底,雌蕊发育正常,具有正常的结籽能力;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后的无液泡小孢子期;雄性不育性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根据初步的遗传分析推测,不育性可能不是受单隐  相似文献   
88.
根据湖南省多年多点的棉花苗情定点观察与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多种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棉花产量与苗情性状及气候条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定量关系,找出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并根据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苗情预测预报,从而提出有效的促控指标,为指挥棉花生产,作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涂勇  张敏  姚昕  刘铭  古玉  张宇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258-258
研究了经不同叶面肥处理后,豇豆白粉病、锈病、豆野螟的发生情况,测定了多酚氧化酶(PPO)、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够提高植物对有害生物的抗性,增加产量,保证品质。综合各方面因素,各种施肥措施中以施海藻有机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0.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应用航天育种方法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5三年推广面积为26.67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2亿kg。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高、米质较优、苗期耐寒性较好、抽穗期耐高温、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和广西区品种审定,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示范推广的超级稻组合之一,还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重点示范推广超级杂交稻组合。着重介绍Ⅱ优航1号的推广应用,主要植物学特征与产量结构,同时也介绍了它在各级区域试验、生产试验、6.67、66.67、666.67hm2高产示范片的产量表现和抗性、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