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32篇
  88篇
综合类   185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Rock masses have defects,such as joints and fractures, which are the main seepage passages.Joints and fractures often are treated as parallel plates with the seepage state kept steady and the ground stress constant. When changes take place in joints and fractures as a result of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excavation,joints or fractures may be wedge-shape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iezometric head along the fracture will be nonlinear.A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piezometric head is sugg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The influence of this function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is investigated.The study shows that this function i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42.
木薯叶营养保健功效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木薯是中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分布于淮河、秦岭一带和长江流域以南,以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具有适应性强和生物产量高等优点,种植木薯主要获得高淀粉含量的块根。近年来,木薯块根被广泛用来生产环保型的“绿色汽油”——燃料乙醇,成为热门的生物质能源作物。而同时产生的木薯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很多其他营养成分。最近,在木薯叶中发现了很多具有保健功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木薯叶的氢氰酸是有毒的,食用前需要去除。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有很多美味传统的木薯叶美味。所以,木薯叶在营养保健方面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3.
槲皮素对苎麻、涤纶的吸附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物黄酮配基槲皮素为分散染料,对苎麻分别在77℃乙醇染浴中和在93℃水染浴中进行了染色实验,并与合成纤维涤纶进行对比,为苎麻和涤纶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初步方案。结果表明槲皮素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天然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144.
高油、耐密植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丰42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品大豆75%~80%是用于油脂加工,发展高油大豆生产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省是我国高油大豆优势产区和高油商品大豆的供应基地,是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实施地区,尤其我省北部三、四积温带是重点提高油分含量的产区,生产上迫切需要高油大豆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  相似文献   
145.
文中介绍了波兰的森林认证发展进程, 特别是森林认证体系, 森林认证现状及认证对林业的影响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对我国制定森林认证标准、建立森林认证体系、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染色体消失法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世代的小麦杂种为母本和鸭茅状摩擦禾进行属间杂交.利用杂合子发育过程中来自父本的染色体完全、迅速地消失得到大量单倍体胚.借助于胚培养和染色体加倍技术从杂合体小麦快速得到性状稳定的纯系.本文首次继花药培养法之后向读者介绍另一种以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小麦单倍-二倍化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7.
21世纪的农业与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1世纪的农业和农业科技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知识化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的主题。高等农业教育如何立足于21世纪,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结合21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就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知识化农业人才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8.
粳稻杂种后代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 6个粳稻品种 ,以 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 4配制 15个杂交组合 ,对 F2 及 F3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变异与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F2 与 F3各组合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间以及 F2 与 F3各组合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方差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F2 单株直链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分布 ,双亲之间并无主效基因的差异 ,单株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主要是微效基因的作用及环境影响所致 ;直链淀粉含量在杂种后代中不仅同组合内的株间有广泛的变异 ,而且在同一植株上的不同籽粒间也有广泛的变异 ,并且都出现超亲变异 ;在同一个杂交组合中 ,高直链淀粉含量植株上出现低直链淀粉含量籽粒的比例小于低直链淀粉含量植株上出现低直链淀粉含量籽粒的比例 ;以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为目标的粳稻品种间杂交育种 ,应根据单株混合样的测定结果选择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单株 ,而不宜选择单粒。  相似文献   
149.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Bank中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副流感病毒(CPIV)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用于特异扩增犬瘟热病毒F基因、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和犬副流感病毒F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740 bp)、CPV(419 bp)和CPIV(559 bp)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对CDV、CPV、CPIV3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 ng/μL.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CDV、CPV、CPIV单个感染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neural activity detected by use of manganese-enhanc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and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atic acupoint stimulation and brain activation. ANIMALS: 40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PROCEDURE: Manganese-enhanced fMRI was performed in anesthetized rabbits manipul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Zusanli (ST-36) and Yanglingquan (GB-34) acupoints. Image acquisition was performed on a 1.5T superconductive clinical scanner with a circular polarized extremity coil. T1-weighted images were acquired sequentially as follows: baseline, after mannitol injection, after manganese infusion, and 5 and 20 minutes after initiation of EA. RESULTS: Changes in focal neural activity were detected by use of manganese-enhanced fMRI. Stimulation on Zusanli (ST-36) for 5 minutes resulted in activation of the hippocampus, whereas stimulation on Yanglingquan (GB-34) resulted in activation of the hypothalamus, insula, and motor cortex. Activation became less specific after 20 minutes of EA. Furthermore, stimulation on ipsilateral acupoints led to bilateral brain activation.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Each acupoint has a corresponding cerebral linkage, and stimulation on these points resulted in time-dependent neural activation. Understanding the linkage between peripheral acupoint stimulation and central neural pathways may provide a useful guid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cupun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