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9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1257篇
林业   888篇
农学   741篇
基础科学   561篇
  1217篇
综合类   6355篇
农作物   885篇
水产渔业   579篇
畜牧兽医   2197篇
园艺   1029篇
植物保护   674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682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830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144篇
  2010年   1127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61.
梨品种果实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亮  杨晓平  田瑞  张靖国  胡红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68-5071,5104
试验测定了25个梨品种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肉硬度、可溶性糖含量5个主要果实品质因子.应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各品种果实品质的合成“合理-满意度”.结果表明,早熟品种金晶、翠冠、金蜜、华梨2号,中熟品种秀黄、丰水、黄冠,晚熟品种金秋、大果水晶、德胜香、爱宕、秋黄、华梨1号,这些梨品种果实品质合成“合理-满意度”数值较高,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2.
紫花苜蓿组织解剖结构对NaHCO3盐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晨霞  张咏梅  王凯  张万 《草业学报》2014,23(5):133-142
为研究苜蓿组织结构对NaHCO3胁迫的响应,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技术,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0,100和150 mmol/L的NaHCO3胁迫处理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根、茎和叶内部结构的影响。最显著的结果在于NaHCO3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植株维管系统影响较大,使贯通于根、茎、叶3个器官的维管组织变小,导致木质部和韧皮部输导能力锐减,极大地限制了由根系吸收的溶解有盐离子的水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输。此外,在NaHCO3盐碱胁迫下,各营养器官的其他组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盐碱胁迫使苜蓿叶片整体变薄,对海绵组织的影响强于栅栏组织,造成栅栏组织在叶片中所占比例相对增加;使茎的横切面变为不规则形,表皮细胞变小变薄,胞壁角质层加强,且使位于茎中央的髓薄壁组织细胞直径减小,数量增加,而髓细胞的内含物浓度增加;在盐碱胁迫下促进了根部的发育,根部直径显著变粗,木质导管直径显著变小但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63.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严重影响牧草生长和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深入理解牧草对水分供应的响应有助于优化管理、提高草地生产力。在温室控水条件下,探究了田间饱和含水量(FWC)的35%、50%、65%和80%,共4个水分水平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差异,阐明水分胁迫对黄土高原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1) 随水分胁迫的增强,紫花苜蓿株高和单株干鲜重均显著降低(P<0.05),但在65%FWC和80%FWC处理间干鲜重差异不显著。2) 50%FWC处理下紫花苜蓿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65%FWC处理(P<0.05),但与其他处理均无显著差异;35%FWC和80%FWC处理下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50%FWC和65%FWC处理;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养分总量、可消化干物质摄取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在各水分水平下无显著变化。3) 随水分胁迫的增强,Cu和Fe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Mg和Mn则呈相反的趋势,Zn呈升高的趋势。5种微量元素的积累量在各水分水平下均差异不大,仅在80%FWC处理下Mg和Mn显著高于35%FWC和50%FWC处理。因此,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50%FWC处理下,紫花苜蓿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在65%FWC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较高。微量元素Mn、Mg、Cu和Fe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紫花苜蓿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4.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遗传变异与贵州白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期得到能够影响贵州白山羊各群体生长性状显著效应的分子遗传标记。试验采用DNA池、PCR-SSCP法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对贵州白山羊L-FABP基因4个外显子进行SNPs筛选,并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H-FABP基因遗传变异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多态位点检测表明,贵州白山羊L-FABP基因内含子两处存在C4557T和A4575G两个多态基因座;遗传效应分析表明,L-FABP基因C4557T和A4575G位点多态座位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体重、体高、体斜长和管围,其中基因型CCGG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成年母羊的体高和体斜长;TTGG有利于提高贵州白山羊周岁母羊的体重和管围。研究结果初步推测L-FABP基因可能影响贵州白山羊部分生长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其多态座位可能作为山羊生长性状选择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5.
166.
为摸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3-11月对广州市番禺区十六涌3个养殖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种,主要由硅藻、蓝藻、甲藻、绿藻和裸藻5大门类组成,其中硅藻种类最多(19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65.5%;其次是蓝藻,共5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17.2%;甲藻3种,绿藻和裸藻各1种。共出现优势种16种,主要为直舟形藻(Navicula directa)、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布纹藻(Gyrosigma acuminatum)、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和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等。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2.56×103~189.2×103个·m-3,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介于0.468~2.597。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DA结果表明,营养盐、盐度和pH是影响养殖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7.
为了研究Smad基因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前后肌肉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应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编码中华绒螯蟹Smad3(命名为Es Smad3)的cDNA全长序列2021 bp,包括36 bp的5′非翻译区(5′-UTR)、656 bp的3′非翻译区(3′-UTR)和编码44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蛋白质结构域分析显示EsSmad3含有MH1和MH2两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多序列比对显示,EsSmad3与人、斑马鱼、黑腹果蝇中的同源蛋白序列一致性分别为0.679、0.691、0.619。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EsSmad3在性成熟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及幼体不同蜕壳时期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转录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Es Smad3在性成熟个体的肝胰腺、眼柄、表皮、卵巢、精巢、心脏、螯足、鳃、三角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眼柄和精巢中表达量较高,心脏和肝胰腺中表达量最低。在幼体不同蜕壳时期的不同部位的肌肉中,Es Smad3表达量变化不同:步行足肌肉组织中EsSmad3 mRNA表达在蜕壳间期高于蜕壳前D_(3–4)期和蜕壳后A~B期,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螯足肌肉在蜕壳前晚期D_(3–4)期急剧下调(P0.05),蜕壳后A~B期开始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直至蜕皮间期C期。腹部肌肉组织中EsSmad3m RNA水平在蜕皮间期C期显著高于蜕壳后A~B期,这种上调一直持续到蜕壳前晚前期D_(3–4)。上述结果表明,Es Smad3在中华绒螯蟹蜕壳过程中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蜕皮周期密切相关,推测Es Smad3参与了中华绒螯蟹蜕壳诱导的肌肉萎缩、生长及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68.
采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长江支流岷江下游厥溪和长江上游干流朱杨溪红唇薄鳅的2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出73条等位基因,其中厥溪群体中有55条等位基因,朱杨溪群体中有69条等位基因,两群体共有等位基因数为51条。厥溪群体和朱杨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111和7.667,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65和0.668;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0.684和0.712,平均多态性信息指数分别为0.621和0.656,从各参数结果来看,朱杨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厥溪。AMOVA结果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存在于红唇薄鳅群体内(98.68%),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1.32%,固定系数不显著。基因流为9.42,表明两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UPGMA聚类显示,厥溪和朱杨溪群体中的个体相互混杂。这些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厥溪和朱杨溪群体未出现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69.
根据2012年3月、5月、8月、11月表层沉积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双岛湾附近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全部测站Cu、Zn、Pb、Cd、Hg、As的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Ⅰ类标准;(2)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较为规律,除Hg含量站间差异不明显外,鱼礁区内站点的Cu、Zn、Pb、Cd、As重金属含量低于周边海域;(3)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以8月最高、3月最低;(4)双岛湾附近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低级,且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水平。  相似文献   
170.
温度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梯度的孵化温度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对其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各温度梯度组中,16℃温度组的孵化率和正常仔鱼孵出率均最高,分别为61.5%和59.75%,其次为14℃温度组,其孵化率和正常仔鱼孵出率分别为59.75%和56.25%;白斑狗鱼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为14~16℃;水温和发育时间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其相关方程为:Y=-20.133X+469.8,R2=0.9678;在8~18℃范围,总积温为2130.19~2825.9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