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3篇
  免费   1588篇
  国内免费   2351篇
林业   2040篇
农学   1872篇
基础科学   1505篇
  2884篇
综合类   10380篇
农作物   1610篇
水产渔业   998篇
畜牧兽医   3363篇
园艺   1548篇
植物保护   1192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1093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1190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1211篇
  2016年   891篇
  2015年   1220篇
  2014年   1276篇
  2013年   1479篇
  2012年   1985篇
  2011年   2047篇
  2010年   1971篇
  2009年   1763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1460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4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目的:考察猪用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结果:猪用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最佳水提取工艺为药材分别加12倍量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 h;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药液相对密度1.15,加醇浓度70%,静置时间为12 h。结论:优选出的水提醇沉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3.
水稻(Oryza sativa L.)根系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水稻根系育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根系育种对提高产量、改变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重要性,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4.
针对国家油气战略通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需要,基于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管道的基本特点,分析了海外油气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的必要性。根据中国石油海外管道安全运行的技术需求和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特征,分析了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面临的技术挑战。为提高海外管道安全水平,避免海外投资遭受损失,需尽快开展海外管道的完整性技术应用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国内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单位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整体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5.
76.
适度卷曲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加植株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量。我们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型水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半外卷叶突变体。该突变体从十叶期开始各叶片逐渐向外卷曲直至半卷状,并伴随茎秆半矮化和叶片披垂,暂被命名为semi-outcurved leaf 1(sol1)。与野生型(WT)相比,sol1的叶片卷曲指数均达到30%以上(P<0.01);倒一、倒二、倒三、倒四节节间长度和穗长极显著缩短,倒一、倒二、倒三叶的叶夹角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一次枝梗数则增加11.3%(P<0.05)。sol1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石蜡切片显示,sol1倒一叶的泡状细胞体积变小,数量显著增多,表皮细胞体积略微增大。遗传分析表明,sol1的半外卷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定位于6号染色体标记JY6-3和JY6-10之间165 kb的物理范围内,共含15个注释基因。qRT-PCR结果表明,与泡状细胞相关的内卷基因和外卷叶基因RL14、Roc5、REL1在突变体sol1中呈不同程度的上调,NRL、BRD1、OsHox32、ADL1、LC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调。研究结果为SOL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78.
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81-4883,4886
将土家族饮食文化看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指出其文化意义与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探究了其发展现状,资源优势等,提出了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获得中国美利奴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对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FGF10 mRNA表达水平与中国美利奴羊毛囊生长发育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CDS,并克隆到zero PCR@TM-Blunt进行测序验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10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绵羊FGF10基因CDS长度为696 bp(序列上传GenBank,获得登录号:MT872422),编码231个氨基酸,与牛和山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存在1个信号肽和1个跨膜结构域,其为分泌通路信号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均表达,在毛囊发育第85天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毛囊发育时期(P<0.05)。本研究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10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同时FGF10在绵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表达,由此表明,FGF10基因可能在绵羊毛囊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80.
以大兴安岭林区塔河林业局和阿木尔林业局为例,介绍了该地区林下野生浆果资源的利用现状,着重阐述了人们对这些野生资源掠夺性采摘的危害和后果,并从加强林下资源管理和保护角度提出解决建议。目的是使珍贵的林下野生浆果资源能得到可持续经营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