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林业   323篇
农学   415篇
基础科学   211篇
  542篇
综合类   825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377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对持有主效广谱抗瘟基因Pi40的单基因系4163与其它11份单基因鉴别品系进行自然条件下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163在云南省粳稻区的稻瘟病重病区均表现抗病,即在保山、宜良、玉溪叶瘟田间抗性分别为0级、0级、4级,穗瘟田间抗性为3级.同时,利用49份有代表性的云南稻瘟病单胞菌株,通过室内接种抗性鉴定方法建立了Pi40对云南稻瘟病的抗谱,并与另外25份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室内接种同步鉴定比较.结果表明,Pi40对49份云南地方稻瘟病菌株的抗病频率为87.8%,表现出较广的抗谱,可以作为云南高原粳稻抗病育种的新抗源利用.  相似文献   
142.
为获得番鸭小鹅瘟病毒弱毒株(MDGPV-D)非结构蛋白NS基因的相关信息,根据已发表的MDGPV-PT株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1对引物,采用高保真PCR技术扩增MDGPV-D株NS全基因序列。对番鸭小鹅瘟病毒疫苗弱毒D株(MDGPV-D)NS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MDGPV-D株NS蛋白的同源性、遗传衍化、N-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B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二级结构。结果表明,D株NS全基因大小为1 884bp,编码62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F926696),与MDPV NS基因的亲缘性最近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9%~98.6%,97.6%~98.2%;MDGPV-D株NS蛋白具有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27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11个B细胞抗原表位,13个CD8+CTL表位,10个CD4+Th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分析显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高,分别为40.67%、41.15%,而β转角仅占4.63%。与亲本强毒PT株相比,弱毒D株的NS蛋白存在2个定点突变,分别位于核苷三磷酸区域(第338位氨基酸)与CD4+Th抗原表位(第225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43.
针对舰船运动模拟平台需要提供6个自由度的运动,提出设计一种舰船运动模拟平台并且将Stewart平台作为底座.为了模拟舰船在航行时波浪对其造成的影响,对上平台中心点处设定了相应的运动规律.首先建立Stewart平台的运动学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编写Stewart平台运动学反解程序并在MATLAB中进行计算,综合运用So...  相似文献   
144.
抗草甘膦棉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草甘膦棉花最早于1997在美国释放,它是通过将编码抗草甘膦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导入珂字棉312而获得的抗性株.抗草甘膦棉花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3.2%到增加到2005年的60%左右.在这近十年内,抗草甘膦棉花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草甘膦的施用方法和时期的不正确操作对抗草甘膦棉花的根系生长、育性和产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1、外界因素,包括草甘膦施用方法在内的其他栽培措施和不利的环境条件,如高温,对抗草甘膦棉花的产量及生长的影响;2、内部因素,抗草甘膦棉花不同器官对草甘膦的吸收量及抗草甘膦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关.因此,本文从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吸收分配、草甘膦的施用量和时期对抗草甘膦棉花根系生长、花药开裂及产量等方面综述了这些年来抗草甘膦棉花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对今后抗草甘膦棉花育种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和明确陕西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与分阶段目标值,为准确评价该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方法] 综合考虑陕西省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分析对应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及水土保持率变化情况,结合各年度水利年鉴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结果,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土地利用、海拔地形、植被覆盖、地理空间数据,研判现状条件下陕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形势,确定陕西省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及2025,2030和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并结合目标责任考核,提出陕西省水土保持率的实现途径。 [结果] ①自2011年以来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量不断降低,治理难度不断加大,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由72 686.00 km2降低至2022年的62 637.02 km2; ②至2050年,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全部实施后,预计削减水土流失面积21 607.05 km2,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79.02%; ③2025,2030和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分别为71.42%,73.97%和75.62%。 [结论] 科学合理地确定陕西省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可以满足陕西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等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6.
本研究选择9只年龄3.2±0.2岁、体重50.4±2.6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动物分为3组,一次饲喂给以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秸为主的1、2、3号试验日粮,每天8:00和16:00饲喂,全天自由饮水。试验预试期15d,试验期15d,连续7d采集瘤胃内容物和瘤胃气体,研究瘤胃发酵气体组成和瘤胃内各种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范围在11.63~12.57mol/g.min,纤维二糖酶活性范围在1.97~2.39mol/g.min,木糖酶活性范围在22.75~24.84mol/g.min,总脱氢酶活性范围在4.72~5.31u/ml。其中试验1组的以上四种酶活性均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瘤胃发酵的气体组成中,CH4的比例为16.70%~18.29%,CO2比例为5.67%~14.75%,O2比例为2.13%~4.17%,N2比例为61.95%~75.48%。其中试验1组CH4和CO2比例均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氮气比例极显著(P<0.01)低于试验2组和3组。因此,饲喂玉米秸秆的瘤胃内纤维素降解酶活性高,甲烷和二氧化碳产量大,有机物质消化降解较好。  相似文献   
147.
作物品种田间测试是评价、筛选新品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品种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依据。育种单位每年试验小区数量巨大,单一育种公司每年新产生大约1 000万个数据点,依靠传统的人工纸质录入效率低、错误率高。针对测试数据田间野外录入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套高效的测试数据快速录入、及时传输的技术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融合、拍照采集条码、数据分块存取等关键技术。该系统进行了Windows Mobile 6.1及以上多个手机平台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8.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森林消防车动力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动力性仿真技术的应用(如MATLAB、CRUISE、ADVISOR、PAST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动力性仿真技术在森林消防车的性能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9.
本文论述了在严寒地区预防和减轻基础冻害的方法及措施,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手段与Internet技术的有机 结合,产生了CAI的新形式—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CAI,我国对此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对 这种新形势下的CAI-I课件与传统的CAI课件的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并简要介绍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