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4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833篇
林业   959篇
农学   457篇
基础科学   468篇
  939篇
综合类   5035篇
农作物   664篇
水产渔业   560篇
畜牧兽医   1607篇
园艺   785篇
植物保护   43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941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722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阿维菌素对黄鳝及棘头虫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法和体外杀虫试验法分别进行阿维菌素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黄鳝体内棘头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黄鳝的24、48 h的丰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91 4 mg·L-1(0.079 9-0.104 6 mg·L-1)和0.074 5 mg·L-1(0.0655~0.084 8 mg·L-1),96 h 半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为0.067 8mg·L-1(0.059 8~0.0770mg·L-1),安全浓度(Sc)为0.006 8mg·L-1.阿维菌素对棘头虫24、48 h的半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53 9mg·L-1(0.0474~0.061 3mg·L-1)、0.045 2mg·L-1(0.040 7~0.052 6 mg·L-1),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为0.041 1 mg·L-1(0.036 2~0.046 7 mg·L-1),安全浓度(Sc)为0.004 1 mg·L-1.在养殖黄鳝过程中防治棘头虫时,阿维菌素的使用浓度可以选择在0.053 9~0.067 8mg·L-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2.
在棉花初花期和盛花期,用50%矮壮素水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能够使棉花株型紧凑,株高降低,果枝缩短,增加霜前花数量和霜前花产量并提高籽棉产量;对单株总铃数、铃重和衣分等影响不大;对棉花品质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3.
辽宁中南部地区玉米推荐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7、2008年辽宁省中南部地区多点试验产量进行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通过对平均产量进行码值回归,建立了辽宁省中南部地区玉米生产综合肥料效应模型,其中包括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给出辽宁省中南部地区玉米最佳推荐施肥量:氮肥(N)14 kg/667m2,磷肥(P2O5)9 kg/667m2,钾肥(K2O)7 kg/667m2。  相似文献   
134.
以研究区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各区县各林地类型林业生物质资源理论资源总量和NDVI地理图层为基础(NDVI为权数),生成林业生物质资源理论量空间密度分布图层;再利用理论量地理图层计算研究区域林业生物质资源的可用量,最后进行林业生物质资源收集地点和加工地点的选址分析和优化。在选址的定性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和操作可行性,以一系列定性因素作为约束条件,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确定出候选区域;在定量分析过程中,以定位配给模型和服务区模型为基础,按照给定的选址分析步骤和优化方法,计算出各候选选址位置(候选区域的质心)的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各候选点的优先等级。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内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和林业生物质资源收集点的理论上的最优位置,以及现有加工地点和候选加工地点的服务区域。  相似文献   
135.
对10个杂交种及对应的5个自交系的植株形态性状以及产量进行了配合力、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株叶夹角等7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影响,保绿度等4个性状受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同等影响;中部叶面积系数等则主要受非加性基因影响为主。在计算植株总叶面积系数、总叶夹角、总叶向值时,可以用上、中、下任一部分叶面积系数、叶夹角、叶向值来分别估算。上部叶面积系数、总叶面积系数与产量之间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6.
杜鹃花属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杜鹃花属植物基因组DNA,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杜鹃花属植物SRAP分子标记的扩增体系:20μl的PCR体系中含有模板DNA50 ng、10×PCR buffer(不含Mg2+)、Mg2+2.50 mmol/L、dNTPs 0.20 mmol/L、引物0.40μmol/L、TaqDNA聚合酶1.0 U。并对10种杜鹃花属植物群体进行扩增验证,共获得261条扩增条带,25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17%,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差异明显、多态性较高,该体系适合杜鹃花属植物种间差异性分析,为今后杜鹃花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7.
青花菜褐茎病是近年来浙江省青花菜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全省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典型症状样本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镜检,发现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不可分离培养,为专性寄生菌;病样镜检后发现病原菌孢囊梗呈二叉状分枝,小枝末端尖细,孢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大小为(24~27) μm×(15~20) μm,卵孢子球形,黄褐色,厚壁,直径30~40 μm;用青花菜的褐色发病组织对健康青花菜花球和植株进行人工接种能引起与田间青花菜褐茎病相同的症状;PCR扩增该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菌与寄生霜霉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相似度达95%以上,结合组织培养获得的病原形态特征,明确青花菜褐茎病病原为寄生霜霉(H. parasitica)。  相似文献   
138.
一氧化氮对果蔬采后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调保鲜剂,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各方面阐述了NO处理对延缓采后果蔬成熟衰老的机理和效果,包括NO抑制果蔬组织内乙烯、活性氧自由基的合成,促进抗氧化酶系活性,延缓组织呼吸作用,参与介导细胞凋亡,改善果蔬的品质特征.综述了外源NO熏蒸对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白粉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粉经萃取,过PCX柱提纯后,采用Symmetry-C18柱,以庚烷磺酸钠缓冲溶液-甲醇(95∶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测定蛋白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该方法在1~100.0 mg/L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4%,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最低检出限为1.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7%~104.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4%,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测定蛋白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0.
洱海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洱海底泥中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集洱海底泥616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属,22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弯孢节丛孢(A.musiformis)和长孢隔指孢(Dactylellaleptospora)为优势种,检出率分别为28.05%,16.04%和8.92%。通过对4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夏、春和秋3季的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9,2.47和2.34,冬季多样性指数比较低,为1.48。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黏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41.00%)。[结论]洱海中存在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为洱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