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5篇
  免费   1184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林业   1259篇
农学   1094篇
基础科学   816篇
  1804篇
综合类   8805篇
农作物   1348篇
水产渔业   939篇
畜牧兽医   2955篇
园艺   1496篇
植物保护   827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926篇
  2021年   915篇
  2020年   859篇
  2019年   798篇
  2018年   573篇
  2017年   923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1159篇
  2012年   1579篇
  2011年   1709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291篇
  2008年   1322篇
  2007年   1185篇
  2006年   935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基因及与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2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609AB和Rs1046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方法】采用临保系测验法和不育系可育株与临保系的杂交回交,分析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和2个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筛选得到28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确认其中15个恢复系恢复基因与609A不育基因等位,进一步证实了甘蓝型油显性核不育的复等位基因遗传,原来视为2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纯合型不育系Rs1046AB,其可育株携带的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等位,Rs1046B的恢复基因与609A的不育基因等位。【结论】Rs1046AB和609AB均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2个不育基因等位,不育系不育株的基因型为MsMs,可育株的基因型是MsMf。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云南不同地区,目前仍分布着大片较完整的古茶树群落。本文分析了云南主要茶区古茶树群落的分布、种类和古茶树群落保存的多样性,旨在促进云南茶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 692份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4.7%,在综合鉴定和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早熟品种195份、矮秆品种66份、大穗品种36份、多粒品种22份和大粒品种44份。  相似文献   
994.
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聚合物法,在弱酸条件下,以琥珀酸氯霉素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用循环伏安法合成了稳定的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膜,并用差式脉冲法对此印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响应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良好再生性能,在检测氯霉素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NO) and exogenous ethylene on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harvested Feicheng peaches were studied. The antagonistic actions between NO and exogenous ethyle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Feicheng peaches were fumigated with 10μL L^-1 NO, 1 000 μL L^-1 ethylene, or 10 μL L^-1 NO plus 1 000 μL L^-1 ethylene for 3 h.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ethylene promoted the biosynthesis of endogenous ethylene in peach fruit. The treatment with NO remarkably inhibited the biosynthesis of ethylene by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activities of ACC synthase (ACS) and ACC oxidase (ACO).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the fruits treated with both NO and exogenous ethylen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fruits treated with exogenous ethylene alone but higher than that in fruits treated with NO alone, suggesting that there were antagonistic actions between NO and exogenous ethylene. NO could inhibit the biosynthesis of ethylene and the catalysis of exogenous ethylene during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peach fruits.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建立了4种贵州樱桃的离体繁殖技术.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以MS+1.5-2.0mg/L 6-BA+0.5mg/L IBA增殖效果良好,添加1.0mg/L GA能明显促进增殖;添加0.5mg/L GA利于壮苗;NAA最适合供试材料组培苗生根,沿河樱桃和凯里樱桃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NAA,赫章樱桃和红水樱桃为1/2 MS+1.0mg/L NAA+0.5mg/L GA.  相似文献   
997.
三个山羊品种FSHR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波尔山羊、莱芜黑山羊、崂山奶山羊为研穷对象,对其FSHR基因5’端调控区及第一外星子部分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波尔山羊与莱芜黑山羊、崂山奶山羊三者序列的同源性为98.13%,相应的突变率为1.87%。三个品种间共有27处发生碱基缺失/插入,且碱基突变区段位于基因的5’端区转录启动调控区,主要集中在-210~—290bp之间,莱芜黑山羊与崂山奶山羊之间仅出现3个碱基的突变。  相似文献   
998.
通过4种叶面肥在牛蒡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证明,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对牛蒡增产效果显著,改善了牛蒡的品质,提高了牛蒡对白粉病的抗性,为山东省制定出口牛蒡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nematophilusHB310是与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HB310共生的细菌。对X.nematophilusHB310杀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共生菌菌液对小菜蛾、菜粉蝶和云斑粉蝶等幼虫均有较高的胃毒杀虫活性,饲喂蘸有该菌液的甘蓝叶片72h后,小菜蛾2龄幼虫、云斑粉蝶1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100%,96h菜粉蝶1龄幼虫、云斑粉蝶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分别达到100%。云斑粉蝶1龄幼虫最敏感(LC50为6 4998×105cells/mL),其次为小菜蛾2龄幼虫(LC50为1 3614×106cells/mL)和菜粉蝶1龄幼虫(LC50为2 7418×106cells/mL)。深入研究发现胃毒杀虫活性物质在该菌对数生长初期就开始产生,对数生长中期已达到最大量。生测结果表明:胞内、胞外分泌物中都含有较强的胃毒杀虫活性物质,5 994×108cells/mL的原菌液、细胞及同样浓度的菌液上清和胞内上清120h对1龄菜粉蝶幼虫的胃毒杀虫活性均在90%以上,上清的胃毒活性最低,与原菌液、细胞及胞内上清的胃毒活性差异显著。X.nematophilusHB310的Ⅱ型菌菌液的胃毒杀虫活性较低,只有Ⅰ型菌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农业部科技司1997年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测得吉林省2003~2008年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53.36%。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物质费用的投入和科技的进步,但物耗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占首位,科技进步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