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林业   233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197篇
  279篇
综合类   1570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542篇
园艺   332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科学评价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并识别其障碍因素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从资源禀赋特征、区域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维度选择13项指标,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法的旅游用地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揭示密云区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的格局。引入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主要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类型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用地低竞争力类以组团状形式,在密云区东南部和密云水库东北集中连片分布;中竞争力类沿“潮河轴带”“白河轴带”“安达木河轴带”和北部山区带状分布;高竞争力类以点状形式,涵盖张家坟村、司马台村、贾峪村、河北村、石城村、圣水头村、石马峪村和龙潭沟村。(2)以中竞争力类区域为例,基于主要障碍因素,将其划分为资源、环境和开发障碍型,并分别提出优化对策。研究成果可为乡村产业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为挖掘TaSPX3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前期对叶锈菌感染的小麦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的TaSPX3基因受到叶锈菌侵染诱导表达为依据,利用BSMV-VIGS系统沉默中国春和郑麦9023中的TaSPX3基因,利用qRT-PCR技术进一步分析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TaSPX3基因沉默后,小麦叶锈菌感染加重,降低了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同时,对侵染过程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检测发现,抗病相关基因PR2和CA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TaSPX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PR2和CAT基因的表达参与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3.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通过抗药性监测,摸清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对防治农药的敏感性,以期为广西甘蔗二点螟的合理用药及抗性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当前主要防治农药克百威、特丁磷和毒死蜱及新推广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果]甘蔗二点螟对不同农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克百威>特丁磷>毒死蜱.不同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同一种农药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克百威以南宁种群的耐药性最强,特丁磷以来宾种群的耐药性最强,毒死蜱以百色种群的耐药性最强,氯虫苯甲酰胺对各地二点螟种群仍保持高度敏感,其致死中量为0.4177~0.6087μg/g.不同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农药反应的分散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克百威>毒死蜱>特丁磷.[结论]甘蔗二点螟对克百威、毒死蜱和特丁磷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氯虫苯甲酰胺仍然保持高度敏感,但二点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药性的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综合处理措施对青钱柳种壳结构和透性的影响,并对休眠解除过程的果皮浸提液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青钱柳种子木质坚硬的种壳结构;在酸蚀处理基础上再进行GA3浸泡和GA3拌沙层积处理,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壳表面出现孔洞且逐渐变大,种胚含水量和种子呼吸速率显著提高,果皮浸提液抑制作用显著降低,裂口萌动种子中可能具抑制作用的物质种类减少。说明综合层积处理能有效破坏青钱柳种子坚硬的种壳结构,改善种皮透性,促进果皮中抑制物质的降解,从而加速种子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和定量评价棕榈藤宏观构造图案的情感心理表达,本实验在设定的3个维度中,通过用手触摸和观察外表的方法,对4种棕榈藤宏观构造图案进行意象调查,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视觉特性的评价中,以喜欢-厌恶、人工-自然作为总体评价的主成分,在触觉特性的评价中以高雅-简朴、光滑-粗糙作为评价的主成分,可获得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林分因子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林分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田间发生状况的影响,为拟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品种发病状况不同,中林46杨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高于107杨;树龄和林分密度影响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树龄和不同株行距欧美杨林中,溃疡病的平均发病株率和发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在8年生以下树龄的林分中,随树龄增大,病情加重;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与4~9月的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及日平均风速(W)呈显著相关关系。即: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情况随着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和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变大而逐渐变重,随着日平均风速(W)的减小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18.
以青钱柳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光照和施肥对其复叶性状、气孔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及光照和施肥2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性状和解剖结构各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仅对叶片厚度有显著影响;全光照下青钱柳叶面积最小,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紧密,叶片气孔小而密;光照强度减弱使叶片面积增加,叶片变薄,比叶质量下降,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变长变宽;全光照下,复叶面积、复叶干质量和比叶质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叶片厚度也有一定的增加。中等光照下施肥20 g/株处理的复叶面积和复叶干质量最大,说明中等光照且适量施肥是青钱柳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19.
采用ATMT技术建立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XJ2008菌株的T-DNA插入突变体文库,共获得6 043个突变体。从中随机挑选104个突变体,以野生型XJ2008菌株为参照,评价其致病性、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及微菌核的产生能力等。结果表明,有12.5%的突变体丧失产孢能力,4.8%的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减慢,8.7%的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加快,12.5%的突变体丧失产生微菌核的能力,47.1%的突变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XJ2008,且突变体2-736、2-740、2-745的病情指数分别约为野生型菌株XJ2008的0.184、0.168和0.197倍。该突变体库突变体遗传稳定性好,性状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20.
羊口疮疫病的暴发可严重影响畜牧的经济效益,为探明陕西地区该病的发病原因。本研究从陕西关中地区某羊场出现特征症状病羊嘴部痂皮中分离病原,经过感染MDBK细胞系,获得1株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PCR检测及病理组织学等方法鉴定,该病毒分离株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命名为ORFV-SXGZ。依据GenBank中发表的ORFV特异性B2L、F1L及VIR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应用PCR方法成功对ORFV-SXGZ毒株的B2L、F1L及VIR基因进行克隆,并将其基因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不同来源ORFV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RFV-SXGZ毒株的B2L、F1L和VIR基因与其他已发表ORFV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7%~99.6%、95.8%~97.9%和95.0%~99.3%,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3%~99.7%、95.8%~98.2%和95.5%~98.4%。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ORFV-SXGZ毒株与国内新疆和甘肃等西北部地区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更近,证实陕西关中地区养殖场中存在羊口疮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