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96篇 |
免费 | 307篇 |
国内免费 | 39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25篇 |
农学 | 345篇 |
基础科学 | 245篇 |
807篇 | |
综合类 | 1328篇 |
农作物 | 230篇 |
水产渔业 | 278篇 |
畜牧兽医 | 1505篇 |
园艺 | 233篇 |
植物保护 | 3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269篇 |
2020年 | 253篇 |
2019年 | 218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261篇 |
2016年 | 178篇 |
2015年 | 244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324篇 |
2012年 | 416篇 |
2011年 | 409篇 |
2010年 | 324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304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冠层温度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与灌溉决策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线连续监测田间作物冠层温度、环境信息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灌溉决策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农田进行了1 a实际运行和观测。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和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为野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系统配置了红外温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水势等传感器,能够及时采集田间全面的同步数据,排除了异地观测所形成的数据误差。采用悬臂式多点采集下垫面红外温度检测方法,可以快速采集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数据,避免单点测量的人为误差。系统配备的快速锁紧装置,能够根据下垫面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传感器位置高度调节,使检测数据更符合田间实际情况。通过运行管理和监测数据分析可见,所监测数据能够很精细的刻画田间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可以用于灌区综合灌溉决策,实现田间精量灌溉管理和控制,为灌溉管理的精量化和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2.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与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内蒙古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了全区地热田分布规律、形成机理,进行全区地热资源量计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地热区和热储类型确定了隆起山地对流型和山前平原、沉积盆地型地热田两种类型的计算方法与参数进行潜力评估。结果表明:内蒙古地热资源总量为1.99×1016k J。实际开采热量4.60×1011KJ/a,可替代的常规能源量2.6×104t/a,可减少CO2气体排放量6.24×104t/a、可减少SO2气体的排放量443.89t/a,可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量156.67t/a,可减少悬浮质粉尘208.89t/a,可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以每年多少吨煤渣计量)2.62×103t/a。 相似文献
193.
草坪杂草入侵及其竞争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的建植草坪为研究对象,以机械布点方式进行样地布设。在所设置的85块样地中进行物种名录调查与统计,并对其中不同光照条件、建植年限及人工管理水平等17块典型样地进行物种特征值调查与计算,以物种重要值来反映该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优势程度。结果表明,在所建植的草坪内入侵植物达141种,隶属39科,其中菊科、蝶形花科、伞形科、石竹科等杂草通过入侵、定居、生长和繁殖,成为优势物种。入侵物种的分布及其竞争能力受光照条件、土壤质地、建植草坪草物种特性及人工管理的影响。管理技术措施,如遮荫、松土、施肥、灌溉及去除杂草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最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94.
为了进一步探索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GPAT基因与肉质、风味性状的关系,采用PCR-SSCP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态性、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分析其组织表达规律.在外显子1和14寻找到了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结果表明,各等位基因在民猪、大白、长白、杜洛克、北京黑猪和野家杂交猪中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GPAT在所检测的12种组织中均表达,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为肉质和风味性状分子标记的确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5.
为了解淡水贝类是否存在组织蛋白酶L的亚型及其亚型的免疫相关作用,本实验利用已构建的池蝶蚌血细胞全长c DNA文库,筛选获得与之同源的EST序列,结合RACE技术进一步克隆了池蝶蚌一个新的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c DNA全长,命名为Hs Cts L1-like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KF015273)。该序列全长为1280 bp,5′-非翻译区(5′UTR)为31 bp,3′-非翻译区(3′UTR)为256 bp,开放阅读框区(ORF)为993 bp,编码33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6.86 ku,理论等电点为6.2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s Cts L1-like与其他软体动物相对应序列具有共同结构特征,包含信号肽、前肽抑制域和成熟肽三部分,在其他物种中已鉴定的Cts L签名序列标签(ERF/WNIN、GNFD、GCXGG和QCHN等)在Hs Cts L1-like中均可找到。其氨基酸序列同缢蛏Cts L1(AGL33704.1)同源性最高,达67%;与报道的三角帆蚌Cts L(ADV03094)和池蝶蚌中另一个Cts L(AEX88474)仅均为52.9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s Cts L1-like与缢蛏、长牡蛎和合浦珠母贝的Cts L1聚为一分支,推测Hs Cts L1-like属于Cts L家族中的亚型1。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显示,Hs Cts L1-like m RNA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卵巢和精巢。注射鳗弧菌后,血细胞和肝脏Hs Cts L1-like m 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暗示其是一个免疫有关的基因,参与了池蝶蚌的先天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96.
为明确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的最佳NAA/6BA配比,设置0.1 mg/L/2.5 mg/L、0.2 mg/L/2.5 mg/L、0.2 mg/L/1.0 mg/L 3组NAA/6BA浓度配比处理,观测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北京553’、‘红香蕉’、‘苏薯8号’、‘烟薯25’、‘安吉芋’、‘济徐23’、‘渝紫7号’、‘商薯19’茎尖培养成苗率、愈伤组织直径、不定根数目、叶片数和植株高度的影响,同时调查不同品种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红香蕉’、‘济徐23’、‘渝紫7号’、‘商薯19’在0.1 mg/L/2.5 mg/L的处理下培养效率最高;‘安吉芋’在0.2 mg/L/2.5 mg/L的处理下培养效率最高;‘苏薯8号’、‘北京553’、‘烟薯25’在0.2 mg/L/1.0 mg/L的处理下培养效率最高。因此,在甘薯茎尖培养过程中,不同甘薯品种适宜的NAA/6BA配比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品种特性来进行调整激素的用量和比例。 相似文献
197.
采用完全组合试验设计,比较了果壳有机肥(NM)、猪粪有机肥(PM)、污泥有机肥(SM)、腐殖土有机肥(HM)和蚯蚓土有机肥(EM)在不同用量下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外源添加(CH3COOH)2Pb溶液]中有效Pb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有效Pb变化与Pb形态转化的联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降低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中有效Pb的含量,且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降幅增大,其中在中度和重度污染程度土壤中尤为显著。各有机肥中以SM、PM处理的效果最为突出,其土壤有效Pb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24.22%~36.10%和19.33%~35.48%。5种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Pb含量都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培养至10 d达到峰值,此后逐步降低并在60 d后趋于稳定,其变化动态与Pb各形态转化动态具有一致性。经有机肥处理后,轻度污染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铅(Carb-Pb)含量降低5.36%~12.91%,有机结合态铅(OM-Pb)含量稍有上升,残渣态铅(Res-Pb)含量增加18.92%~45.47%;在中度污染土壤中,Carb-Pb含量稍有下降,Res-Pb含量显著增加24.30%~38.04%;在重度污染土壤中,Carb-Pb含量无显著变化,OMPb和Res-Pb含量都有大幅增加,其增幅分别为14.46%~41.06%和29.02%~56.29%。土壤中Carb-Pb对有效Pb具有显著正向贡献,而OM-Pb和Res-Pb表现为显著的负向贡献。研究表明,有机肥主要通过降低Carb-Pb含量而大幅增加OM-Pb和Res-Pb含量,使得土壤Pb的有效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8.
Guillemette?Garry Alberto?Salas Gregory?A.?ForbesEmail author Wilmer?Perez Magnolia?Santa?Cruz Rebecca?J.?Nelson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Plant Pathology》2005,113(1):71-81
To determine whether population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ttacking wild and cultivated potatoes in the highlands of Peru are specialized on their hosts of origin, we characterized
isolates using several neutral markers, metalaxyl resistance and for aggressiveness in a detached leaf assay. One hundred
and fifty-three isol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highlands of Peru from different potato cultivars (both
modern and native cultivars) and from different species of wild, tuber-bearing potatoes. All the isolates analyzed belonged
to one of four clonal lineages that had been described previously in Peru: EC-1, US-1, PE-3 and PE-7. The EC-1 lineage (n = 133) was dominant and present in similar frequencies on wild and cultivated potatoes. PE-3 (n = 14) was found primarily on cultivated potatoes, with only one isolate coming from a wild host. US-1 (n = 2) and PE-7 (n = 4) were rare; all but one (PE-7) occurred on wild potatoes. Isolates from the EC-1 lineage from modern cultivars were compared
in three separate detached leaf inoculation assays with EC-1 isolates from the wild potato species S. sogarandinum, S. bill-hookerii or S. huancabambense,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isolate type (from wild or cultivated potato) and host type (wild or cultivated)
were measured for any assay. It appears that the pathogen genotypes in the EC-1 lineage indiscriminately attack both wild
and cultivated tuber-bearing solanaceous hosts in Peru, and breeders should be able to select for resistance using the common
EC-1 lineage. 相似文献
199.
200.
转AtNHX1基因马铃薯田间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耐盐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AtNHX1基因的8个马铃薯株系(1、2、4、6、8、15、18、19)和未转基因的"甘农薯2号"(CK)为材料,在正常地以及全盐含量分别为0.56%、0.29%的高盐和中盐地上种植,分析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通过隶属函数法、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叶面积扩展率、单株产量、叶绿素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植株(为对照的1.17~3.96倍)。而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为对照的63.07%~78.4%和82.7%~86.35%。根据生长和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各株系的耐盐性,筛选出1个强耐盐株系和3个较强耐盐株系,各株系耐盐性由强至弱为:19158418216CK,AtNHX1的导入显著提高了大田马铃薯植株的耐盐性,利用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有助于耐盐株系的筛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