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7篇
  免费   1307篇
  国内免费   2792篇
林业   3034篇
农学   3865篇
基础科学   2070篇
  4331篇
综合类   7480篇
农作物   1536篇
水产渔业   1086篇
畜牧兽医   3147篇
园艺   932篇
植物保护   166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1005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1064篇
  2014年   1108篇
  2013年   1384篇
  2012年   1599篇
  2011年   1687篇
  2010年   1708篇
  2009年   1518篇
  2008年   1420篇
  2007年   1352篇
  2006年   1401篇
  2005年   1234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426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日本金龟子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Newman是一种重要的害虫 ,主要危害草坪和观赏植物。日本金龟子原产日本 ,现在已经分布于许多国家 ,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中国尚未有该虫分布。本文通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态气候模型—CLIMEX ,利用气候数据来预测日本金龟子适合的地理分布区 ,预测结果是日本金龟子可以在中国大约 31个市、县地区生存 ,主要是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尤其是中国的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2.
番茄TMV、叶霉病、枯萎病苗期多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苗期单一接种和复合接种都能准确地反映出品种的抗病性,对生产上常见的番茄叶霉病、TMV、枯萎病的最佳鉴定方法如下:2片真叶接种TMV,采用摩擦法接种,接种量为1 g病叶加0.01 Mph7.0的磷酸缓冲液或蒸馏水10 ml(毫升),接种后第3 d(天)复接一次,接种后20 d(天)调查病情:3片真叶接种叶霉病,采用喷雾法接种,接种量106个孢子/ml(毫升),接种后18 d(天)调查病情:4片真叶接种枯萎病,采用灌根法接种,接种量107个孢子/ml(毫升),接种后21 d(天)调查病情.  相似文献   
133.
辣椒品种海南冬季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各地引进辣椒优良品种34个,川椒公司新育成良种52个,分泡椒,尖椒,干椒三组进行对比试验,泡椒中产量最高的依次是牛角51、55、38号及湘研十三号,洛椒八号等;尖椒以牛角68号,干椒以干椒2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4.
梁继农 《长江蔬菜》2002,(12):33-34
菌丝融合型测定结果表明,32个茭白纹枯病菌菌株隶属于两个菌丝融合群:30个属AG1群,占测定菌株的93.95%,其中AG1-IA、AG1-IC两亚群菌株依次为24与6,有两菌株为AG4,占6.25%。显然,AG1-IA为优势融合群,占测定菌株的75%。融合群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AG1-IA致病性强,AG1-IC弱,AG4基本不致病。茭白与水稻两种纹枯病菌交互接种,其发病基本一致。由此,作者认为这两种纹枯病菌为同一病原物,或者说茭白、水稻是同一病原物的两个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35.
SeGLP-1的分离纯化及硒活性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加硒深层培养后的菌丝(含Se1600μg/g)分别经水及碱水提取,醇析,透析,Sevage法脱蛋白,DEAE-cellulose柱层析纯化,得SeGLP-1。经SephadexG-10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分析鉴定,SeGLP-1为均一级分。GC与TLC分析表明,SeGLP-1含Gal,Glu,Xyl,Rha,Man,其单糖摩尔比为Gal:Glu:Xyl:Rha:Man=0.23:1.00:0.72:0.25:0.09。SeGLP-1硒含量1642μg/g。SeGLP-1中Se活性中心的结构可能为O=Se=O,即Se取代了灵芝多糖GLP-1中-OCH3结构上的CH3,从而形成了硒氧双键结构。  相似文献   
136.
强光下姜叶片的光呼吸及叶黄素循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徐坤  邹琦  关国生 《园艺学报》2002,29(1):47-51
 姜叶片晴天中午的表观量子效率( AQY) 和PSÒ光化学活性(Fv/ Fm) 显著降低, 表明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 而干旱、高温、强光等逆境条件可显著加重光抑制程度。土壤水分胁迫使光呼吸速率( Pr) 降低, 峰值提前, Pr/ Pn 升高; 同时使叶黄素循环库增大, (A+ Z) / ( V+ A+ Z) 上升, 表明光呼吸和叶黄素循环是姜叶片耗散过剩光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7.
红肉脐橙果肉中主要色素的定性及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徐娟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2,29(3):203-208
 运用薄层层析法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 确定红肉脐橙果肉中含有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两种主要色素, 它们在液相色谱图中占总峰面积(计溶剂峰) 的73. 57 %~77. 78 % , 番茄红素占55. 36 %~58. 49 % , β- 胡萝卜素占18. 21 %~19. 9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标样制作标准曲线, 测定果实发育及室温贮存过程中色素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该脐橙果肉中的番茄红素在成熟期含量最高, 达109. 67μg·g-1DM, β- 胡萝卜素此时也达到最高值(15. 52μg·g-1DM) ; 番茄红素的含量在采收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但采后30 d 有显著升高) , 说明果肉中存在类胡萝卜素采后合成的现象; 贮存4 个月后, 番茄红素含量急剧降低至最高时的1/ 10。  相似文献   
138.
大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植物激素、AgNO3 和琼脂浓度对大白菜子叶培养芽再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条件为MS 培养基中加入5 mg / L BA、0. 5 mg/ L NAA、2 mg/ L AgNO3 和1. 2%~ 1. 6 %琼脂。培养过程中, 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对芽再生起很重要的作用, 具有高芽再生率的基因型或高浓度琼脂的培养条件下, 子叶产生的乙烯量较少。培养基中有AgNO3 存在时, 尽管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增加, 芽再生率也有提高。对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和不定芽再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9.
龙白 3号大白菜为矮桩牛心型一代杂种。亲本P 2 0自交不亲和系由通化×胶二叶 60 Coγ辐射诱变群体中选出 ,亲本 2 36自交弱亲和系以龙白 1号大白菜为试材经连续自交育成。龙白 3号高抗病毒病 ,兼抗霜霉病 ,品质优良 ,净菜率高 ,产量为 4 2 2 3.5~ 5 2 0 0 .8kg·(6 6 7m2 ) -1,较对照品种增产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140.
以红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在盛花后30d以内,分3次向幼果中引入EGTA和LaCl3,研究了两种钙的抑制剂对果实细胞超微结构和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主要是在盛花后20d以前影响果肉细胞形态建成,导致细胞扭曲变形;而La3+是在盛花后20d以后,细胞开始扭曲变形,盛花后10d,质体上开始出现淀粉粒,盛花后30d,质体上淀粉粒明显增多。两种抑制剂对幼果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LaCl3处理,对幼果发育有抑制作用,其中,花后20d处理,抑制效应最强。花后20dEGTA处理,对果实的横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它两次处理,则表现出对幼果生长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