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71篇 |
免费 | 2679篇 |
国内免费 | 72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823篇 |
农学 | 11015篇 |
基础科学 | 6004篇 |
11047篇 | |
综合类 | 17967篇 |
农作物 | 3126篇 |
水产渔业 | 1908篇 |
畜牧兽医 | 7971篇 |
园艺 | 2064篇 |
植物保护 | 42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2篇 |
2023年 | 598篇 |
2022年 | 1651篇 |
2021年 | 2442篇 |
2020年 | 2286篇 |
2019年 | 2125篇 |
2018年 | 1555篇 |
2017年 | 2191篇 |
2016年 | 2168篇 |
2015年 | 2759篇 |
2014年 | 2619篇 |
2013年 | 3312篇 |
2012年 | 3875篇 |
2011年 | 4183篇 |
2010年 | 3984篇 |
2009年 | 3637篇 |
2008年 | 3432篇 |
2007年 | 3879篇 |
2006年 | 3592篇 |
2005年 | 3286篇 |
2004年 | 1539篇 |
2003年 | 1303篇 |
2002年 | 1024篇 |
2001年 | 1139篇 |
2000年 | 1476篇 |
1999年 | 1741篇 |
1998年 | 1671篇 |
1997年 | 1411篇 |
1996年 | 1300篇 |
1995年 | 1237篇 |
1994年 | 1088篇 |
1993年 | 1027篇 |
1992年 | 849篇 |
1991年 | 669篇 |
1990年 | 590篇 |
1989年 | 418篇 |
1988年 | 353篇 |
1987年 | 250篇 |
1986年 | 129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52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亲环蛋白(cyclophilin,Cy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体内的胞溶性蛋白,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ngondii)速殖子的主要成分,能够诱导产生IL-12和IFN-γ,在控制弓形虫急性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GenBank发表的TgCy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包含BamHI和EcoRI酶切位点的引物,以c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TgCyP基因。PCR产物连接到pMD18-T克隆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EcoRI双酶切克隆载体,将TgCyP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pVAXI,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l-TgCyP。将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利用问接免疫荧光检测其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扩增的TgCyP基因与GenBank上相应基因序列(U04633.1)的一致性达100%,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TgCyP能在转染的Hela细胞中表达,其表达产物与刚地弓形虫阳性血清具有免疫反应性。本研究表明Tg-CyP有望作为弓形虫疫苗的候选抗原,将为进一步研究该质粒的动物免疫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和旋涡强度方法,对某一轴流泵模型泵叶轮叶顶区流场和叶顶泄漏涡轨迹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运行工况和叶顶间隙两个因素对轴流泵叶顶泄漏涡运动轨迹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流量增大,轴流泵叶顶泄漏涡的涡核轨迹起点由叶尖向叶片翼型中部逐渐移动.随着流量的增大,叶片流道内的流动方向发生偏移,叶顶泄漏涡在主流的卷吸下,运动轨迹随之变化,涡轨迹线的斜率受叶轮内主流的影响而变大.随着叶顶间隙增大,泄漏涡的卷吸程度逐渐增强,影响范围增大,涡核的起点由叶片前缘逐渐向后缘移动,且涡核的压力逐渐降低,因此在大间隙时涡带更易出现空化现象.当叶顶间隙达到1.5 mm时,轴流泵在0.9Qd工况附近出现驼峰现象,说明叶顶泄漏涡对驼峰区不稳定流场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用溴氰菊酯、久效磷、灭多威及硫丹4种杀虫剂以浸渍法分别累代处理敏感棉蚜,选育至16代,棉蚜对溴氯菊酯的抗性倍数达6719倍,对灭多威,久效磷及硫丹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9.9、10.7和8.5倍。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棉蚜对4种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若用上述4种药剂连续选育32代,则棉蚜对溴氰菊酯、灭多威,主效磷及硫丹的抗药性将分别达60721.7、279.3、16.90及69.2倍。 相似文献
994.
Keith E. Woeste 《林业研究》2011,22(3):353-359
Three kind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gibberellinA 4/7 (GA 4/7 ), 6-benzylaminopurine (BA), and chlormequat chloride (CCC),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promote strobilus and cone production in a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iformis Carr.) clonal seed orchard. Treatments (0, 250, 500, or 1000 mg L -1 ) were applied during three periods (June- July, July-August and August-September) in 2005. Of the three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GA 4/7 was the best for promoting flower and cone production. Trees sprayed... 相似文献
995.
草鱼、鲢、鳙秋繁及其对次年春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996.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红壤团聚体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土壤结构、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10%(M10)、20%(M20)、30%(M30)、40%(M40),以单施化肥(M0)和不施肥(CK)为对照6个施肥处理,测定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团聚体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等氮部分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玉米各生育期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WD)不断增加,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形维数(D)不断降低。与M0处理相比,M30和M40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子粒产量,表现为M30>M40;M20、M30、M40处理较M0处理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了13.29%~25.03%,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39.84%~114.06%,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36.49%~54.05%;蛋白质含量表现为M30和M20处理显著大于M40处理,M30与M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淀粉含量表现为M40>M30>M20,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M40和M30处理显著大于M20处理,M30与M4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抽雄期、成熟期土壤团聚体R0.2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D、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玉米生产中,利用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培肥土壤,需兼顾玉米产量和品质,30%为适宜的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比例。 相似文献
99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核桃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法辅助浸提核桃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作提取溶剂,液料比为7(mL∶g),提取温度53℃,超声时间48 min,超声波功率120 W,核桃油提取率达到61.91%。 相似文献
998.
999.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农药有效利用率与喷雾技术优化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植保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广义和狭义涵义,并分析了农药使用中存在的药剂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喷雾技术中的“剂量传递”过程,分析了农药有效利用率的狭义涵义,在春季果园和作物苗期,常规喷雾法的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20%~30%;在夏秋季果园和作物中后期,随着作物叶面积系数(LAI)的增加,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可达到50%~60%。论文分析了造成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喷雾技术的优化措施:(1)大田喷雾时采用机动喷杆喷雾替代背负式手动常规喷雾,可以改善雾滴沉积分布的均匀性;(2)添加喷雾助剂可以提高药液在靶标表面的润湿性;(3)优化雾滴粒径,采用细雾滴替代粗雾滴可以提高雾滴的中靶率;(4)降低施药液量可以减少药液流失;(5)加装挡板可以减少雾滴飘失等。通过以上技术的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