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76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74篇
  96篇
综合类   563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及室内盆栽培养方法,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pH值5.6、4.0、3.0、2.0)对3种玉米(黑301、吉单522和尹单2)幼苗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此3种玉米品种的抗酸性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3种玉米品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模拟酸雨酸性的增强而下降;MDA相对含量、细胞渗透性和POD活性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逐渐增加;SOD活性先增加,随后又降低;3种供试品种中,吉单522抗酸性最强,其次尹单2,黑301最弱.  相似文献   
52.
一个谷子新抗锈基因的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谷子抗源的抗锈遗传规律,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谷子抗锈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谷子锈菌单胞菌系93-5接种十里香和豫谷1号及杂交后代F1、F2进行抗锈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AFLP技术筛选128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从中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根据AFLP分析结果进行抗锈基因连锁分析并进行SCAR标记转化。【结果】根据十里香×豫谷1号杂交后代F2群体(131株)抗感谷锈病分离比例,确定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筛选获得3个与谷子抗锈基因Rusi1(暂命名)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经计算标记与该抗锈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4、9.2和27.4cM。将3个标记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成功地将AFLP标记E+CTT/M+TAC-256转化为SCAR标记。初步构建了谷子抗锈基因Rusi1的遗传连锁图谱。【结论】谷子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Rusi1是一个新发现的谷子抗锈基因。  相似文献   
53.
以种植年限为25年的蔬菜保护地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室内培养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草酸和腐殖酸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草酸、腐殖酸在活化以Ca-P为主的石灰性黑土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活化效果最佳。草酸可以同时活化土壤中的Ca2-P、Ca8-P,及有效性较低的Ca10-P、Al-P和Fe-P。供试土壤在不同浓度草酸、腐殖酸作用下,各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增加幅度为Al-P>Ca8-P>Fe-P>Ca2-P>Ca10-P>O-P。总体上活化能力为草酸>腐殖酸,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4.
为解决在入户预检环节烟叶打捆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烟叶电动打捆机。该机利用电动机械技术对传统木质打捆器进行彻底改造,采用电力驱动代替人力劳动,实现自动化作业,同时将立式打捆改成水平打捆,使之更便于操作。使用效果表明,此机械较传统木质打捆器的作业方式提高效率2.3倍,大大节约了时间、劳力及成本。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体外条件下不同分离山羊卵巢间质细胞(ovarian interstitial cells)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热消化法、冷消化法、单一酶消化法(热消化法,用Ⅰ型、Ⅳ型、Ⅺ型胶原酶和2.5g/L胰蛋白酶+0.2g/L EDTA)及2步酶消化法分离山羊卵巢间质细胞。【结果】热消化法得到的细胞数量较冷消化法多,且试验所用时间缩短,但细胞活率降低。单一酶热消化法中,以1g/LⅪ型胶原酶效果最佳,适合体外培养。2步酶消化法以先胰蛋白酶后Ⅺ型胶原酶组的效果最佳,卵巢组织消化时间及体外培养首次换液时间均较短,适合于体外培养。【结论】采用1g/LⅪ型胶原酶单一酶热消化法或先胰蛋白酶后Ⅺ型胶原酶2步酶消化法,分离山羊卵巢间质细胞的效果均较好,可作为试验用卵巢间质细胞的理想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56.
为提高马里兰烟的品质,采用3种不同的收晾方式(全剥叶划筋晾制,全剥叶不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处理马里兰烟后测定其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马里兰烟中上部叶的质量受收晾方式影响较大;产值表现为全剥叶不划筋晾制全剥叶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全剥叶不划筋晾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较好;半整株晾制烟叶的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次之,但其TSNAs总量及其NNK含量低;全剥叶划筋最差。因此,采用全剥叶不划筋和半整株砍收相结合的收晾方式,提高马里兰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57.
为丰富暖温带季风气候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基础资料以及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取网捕、人工捕捉等对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渭南市草地节肢动物的多样性进行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共采集到节肢动物803只,隶属于5纲13目46科61种;以昆虫纲的物种数量最多,占整个生境物种数量的70.24%;以物种种类数计算得知,各目包含的种数在整个生境节肢动物总种数中的占比依次为膜翅目11.48%、鳞翅目16.39%、双翅目14.75%、半翅目13.11%、蜘蛛目11.48%、鞘翅目21.31%,其他各目均只有1种物种;按照节肢动物对作物的保护或为害特性划分,调查区域内的节肢动物可划分为捕食性天敌、中性害虫和害虫,其中,中性害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8.
【目的】转GATEPSPS 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材料,喷施草甘膦后,评价草甘膦对杂草防除、大豆安全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其将来商业化种植后的安全监测与杂草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除草效果: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 2样点并标记,施药后28 d调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株数,并剪取地上部分称取鲜重, 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对大豆安全性: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4株大豆并标记,在喷药当天、药后7、14、21及28 d调查大豆株高和复叶数,观察药害,收获前每小区取50株大豆调查结荚数及产量。杂草发生情况: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 2样点并标记(避开除草效果取样点),调查并记录每种杂草种类、株数,计算每种杂草相对多度。【结果】转基因大豆喷施900、1 800和3 600 g a.i./hm 2草甘膦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2016年分别为84.30%、95.22%和83.62%,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49.80%、64.52%和61.93%,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在95.36%和82.05%以上,2017年对禾本科和阔叶草株防效分别达94.93%和85.09%以上,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8.00%和96.57%以上。转基因大豆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产量高于人工除草处理。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喷施草甘膦后杂草群落发生改变,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田不除草处理小区主要优势阔叶杂草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禾本科杂草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共6种,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 2后转基因大豆田5种主要优势杂草为打碗花、夏至草(Lagopsis supina)、马齿苋、牛筋草和狗尾草。【结论】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 2对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对大豆安全。因此,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将在我国有很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喷施草甘膦影响杂草种群的发生,如今后商业化种植需长期密切监测种群变化。  相似文献   
59.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十字花科植物花旗竿的花药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旗竿每朵花6枚雄蕊,每个花药4个花粉囊;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近球形,属3-细胞型花粉粒并有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1层~数层)和绒毡层(1层);绒毡层发育属分泌型。  相似文献   
60.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变化,为忽地笑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100%自然光、50%遮荫和85%遮荫条件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3种不同光强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均表现为:50%遮荫>85%遮荫>100%自然光,其中在50%遮荫条件下其含量均最高,与100%自然光的相比,分别提高了35.88%和20.5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稳定性及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效果好,稳定性强,方法可靠;适度遮荫(如50%遮荫)可以提高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忽地笑适宜在一定遮荫环境下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