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3篇
  免费   957篇
  国内免费   1924篇
林业   2458篇
农学   2781篇
基础科学   1339篇
  3292篇
综合类   5141篇
农作物   1219篇
水产渔业   849篇
畜牧兽医   2445篇
园艺   643篇
植物保护   143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714篇
  2020年   686篇
  2019年   712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790篇
  2014年   724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217篇
  2010年   1095篇
  2009年   1039篇
  2008年   1045篇
  2007年   1021篇
  2006年   1046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62篇
  1996年   375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8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设置黑豆-油菜、大豆-油菜的轮作模式在湖南醴陵进行大田试验,结果发现黑豆表现出较强的镉富集能力,其根、茎、叶及果壳中镉含量分别为2.14、2.63、4.10及1.34 mg/kg,富集系数均在1以上。油菜各个部位镉含量较高的分别为叶与茎,达到了7.13和4.73 mg/kg。黑豆各部位镉转运系数均高于大豆,各油料作物提取的重金属主要集中在茎与叶。大豆叶的镉富集系数为2.06,茎的镉富集系数为0.86,明显低于黑豆同部位的富集能力。每公顷土地经过一轮黑豆-油菜、大豆-油菜轮作分别能够从土壤中提取73.52 g和51.68 g的镉,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效率约为3%。  相似文献   
152.
为尽快实现上海崇明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净化目标,通过建立奶牛场"两病"输入性风险评估和内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奶牛场"两病"流行史,构建了上海市规模化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应用该体系将奶牛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场,为实施分类管理策略奠定基础。运用该体系,对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场每年开展1次"两病"风险评估分级。经过连续3年的风险分级与管理,崇明区奶牛场的"两病"净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使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表明该体系符合上海市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53.
间作对红壤旱地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壤旱地棉花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棉花产量、改善品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棉花单作为对照,分别比较了棉花与大豆、玉米和甘薯间作对棉花株高、果枝数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可提高棉花第一果枝高度和第一果枝节位;促进棉花株高、果枝数、真叶数的增加;可增加棉花成铃数,特别是提高伏桃比例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可降低马克隆值和提高断裂比强度从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综合分析认为,棉花间作甘薯的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4.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春恢350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gm(t)抗谱广、抗性强。春恢350是超级早稻春光1号的恢复系,该恢复系配合力强,丰产性好,但不抗稻瘟病。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谷梅4号为抗源,以春恢350为轮回受体亲本,在回交选育过程中,通过表形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将Pigm(t)基因导入到春恢350中,获得3个带有目标基因的改良恢复系纯合株系。以江西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20个菌株对这3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抗性频率为85%~100%,而原始对照春恢350的抗性频率仅为5%,表明抗性基因已成功导入春恢350中并表达;并用不育系江农早4号A与改良的春恢350测配,其杂种一代田间表现优势强,抗性强。  相似文献   
155.
对桂林市南溪山公园植物的科属、生活型、观赏特性、时序景观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该公园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和养护管理情况,针对桂林市南溪山公园植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园林树木种植、配置、养护的建议与对策,为桂林地区公园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两种除草剂对紫背浮萍的生长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叶状体数为测试指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二甲戊灵对紫背浮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两种除草剂均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都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处理168h后,草甘膦、二甲戊灵对紫背浮萍叶状体的EC50分别为12.817、0.483mg/L。  相似文献   
157.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及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插植部箱体、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和浮板4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区作业的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55%、2.68%和1.9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为89.54%。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58.
Narrow-leaf and broad-lea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ere used as reciprocal parents to explore the reason for low seed setting rate. Pollen-pistil interaction was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hybrid embryo development by paraffin section technolog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llen tube growth could reach the embryo sac, and double fertilization could be completed. These findings showed that a pre-fertilization barrier was not the major factor in the cross of narrow-leaf and broad-leaf A. roxburghii. The endosperm development of the hybrid was abnormal and eventually promoted abortion of the embryos. A post-fertilization barrier appears to be the major factor for low seed setting rate in the cross of narrow-leaf and broad-leaf A. roxburghii. In addition, an efficient protocol of embryo rescue, the development of which is reported elsewhere,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time needed for rescue between the reciprocal crosses.  相似文献   
159.
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地位越发显得举足轻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体系。如茶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名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关注文化,研究文化。文化也变得流行起来,并且渗透到了园林景观的领域。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程度。在景观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植物的文化性作为考察植物配置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景观工作者的重视。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环境中,合理的利用植物文化性能够体现整体环境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品味文化,达到提升审美情趣,感悟世界观、人生观和了解人文历史的目的。目前,对于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篇论文目的在于对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进行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植物文化性的分类和评价依据。最后,引入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植物文化性的实例分析,对植物文化性展开讨论。旨在使读者系统的了解植物的文化性,弘扬民族文化,使园林工作者在植物配植造景中更好的运用植物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0.
2012—2014年,针对云南省规模化种植的8种高原特色中药材,采用分类、分级普查法,开展病虫草鼠害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8种病虫、22种杂草、6种害鼠;总体发生特点为病害重于虫害;草害发生普遍,程度因种植方式而异;鼠害普遍较重,卡式小鼠为优势种。用统计图表法、t测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根腐病、地老虎的发生为害与气温、降雨量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玛咖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与旬均气温、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滇重楼根腐病相关性次之,珠子参根腐病相关性较小;地老虎的虫情指数与旬均气温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