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40篇 |
免费 | 1792篇 |
国内免费 | 13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21篇 |
农学 | 1578篇 |
基础科学 | 1054篇 |
2536篇 | |
综合类 | 6384篇 |
农作物 | 1237篇 |
水产渔业 | 748篇 |
畜牧兽医 | 2287篇 |
园艺 | 860篇 |
植物保护 | 9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93篇 |
2023年 | 450篇 |
2022年 | 814篇 |
2021年 | 819篇 |
2020年 | 863篇 |
2019年 | 793篇 |
2018年 | 581篇 |
2017年 | 788篇 |
2016年 | 667篇 |
2015年 | 815篇 |
2014年 | 838篇 |
2013年 | 999篇 |
2012年 | 1351篇 |
2011年 | 1321篇 |
2010年 | 1202篇 |
2009年 | 1088篇 |
2008年 | 1025篇 |
2007年 | 870篇 |
2006年 | 672篇 |
2005年 | 566篇 |
2004年 | 338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14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207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不同温度对浙贝母三种抗逆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经济价值,而种植中冷害是其生长的一大危害.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将培养于不同温度梯度下的浙贝母植株在常温下恢复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片中POD、CAT、SOD 3种抗逆性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浙贝母中3种抗逆性酶的活性因受到温度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恢复7 d与14 d后所测得的3种抗逆性酶的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变化,但基本符合温度骤变跨度越大、浙贝母恢复越差这一现象;也说明浙贝母自身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恢复性,但温度骤变对其生理代谢有危害. 相似文献
72.
73.
74.
大田条件下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农民传统施肥(FP)、水肥一体化(WF)以及水肥一体化减氮20%(WF-N)4种水氮管理模式,研究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施氮量下,与FP处理相比,WF处理的子粒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和完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9.57%、7.45%、2.41%和9.14%;完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8.77%,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农学效率(AEN)、氮肥利用率(NUE)分别增加9.57%、45.28%、28.65%。减氮20%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施氮处理的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完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FP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PFPN、AEN、NUE较FP处理分别增加24.34%、21.87%和21.38%。 相似文献
75.
7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的方法检测红银花与金银花新鲜花蕾和
干花蕾的挥发性成分。4 种花蕾样品共鉴定出67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新鲜红银花与金银花分别检测出48
种和46 种,经烘干处理的干红银花与金银花分别检测出34 种和37 种。[3.2.1.0(1,5)]三环辛烷、β–
芳樟醇、5–甲基–2–己醇和以及十六烷是4 种样品共有的成分。其中红银花挥发性成分主要以烃类、
醇酮类为主,β–芳樟醇含量显著高于金银花;样品在由新鲜到烘干这一过程中,烃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
含量降低,醛类和醇酮类挥发性物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以多重PCR技术鉴定的番木瓜实生苗两性株茎尖作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一套组培苗繁殖体系,解决了成龄侧芽来源的无根苗催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以‘蔬罗’‘蜜红’番木瓜品种的实生苗,通过多重PCR鉴定出两性株,将其茎尖培养于MS+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 30 g/L+琼脂 6 g/L(pH 5.8)上,在28 ℃、2000 lx条件培养30 d后,继代于MS+BA 0.5 mg/L+KT 0.2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pH 5.8)上,在28 ℃、2000 lx条件下培养30 d形成较为强壮的无根苗,接种于1/2MS+IBA 0.75 mg/L+NAA 0.05 mg/L+KT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 6g/L(pH 5.8)上进行催根,在28 ℃、1500 lx条件下培养20 d后,用不同浓度营养生根水和不同处理时间对‘蔬罗’‘蜜红’无根苗进行移栽试验,以确定最佳催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鉴定性别的准确率达98%以上,‘蔬罗’在50 mg/L营养生根水和8 h处理条件下获得催根率为81.1%、移栽成活率为91.1%。而‘蜜红’品种则催根率为60%、移栽成活率为86.7%。因此利用这一技术获得的结果相比成龄侧芽优势明显,可用于番木瓜种苗的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8.
以转基因香石竹品种Moonlite(月之伊人)为研究对象,通过TAIL-PCR方法,获得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左侧旁邻序列。根据旁邻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品系特异性定性PCR方法,其扩增片段覆盖了转化载体及香石竹基因组临界序列。本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转基因香石竹Moonlite品种。 相似文献
79.
80.
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归纳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途径和研究现状,总结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控病作用机制和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作用效果的方法;指出解淀粉芽孢杆菌用于果蔬保鲜存在的诸如防效不稳定和商业化困难等问题,并提出与低量化学药剂混用和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抑菌机理等建议;最后,认为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