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210篇
  263篇
综合类   1401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390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马褂木等3个树种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显的双峰结构,林分总蓄积为马褂木(347.62 m3/hm2)>日本冷杉(175.31 m3/hm2)>福建柏(127.79 m3/hm2);连年生长量分析表明,马褂木胸径的连年生长高峰在第8~12年,在第10年达到最高峰,福建柏分别在第12年和第16年出现2个生长高峰,马褂木前期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树种,但之后生长速度下降较快.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比福建柏人工林高176.61%、比日本冷杉人工林高42.15%.在各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中,干材(包括树皮)最大,其中尤以马褂木干材比重最大,为68.43%,对以收获木材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人工林来说,马褂木相对于福建柏和日本冷杉,具有较大的木材收益.  相似文献   
122.
为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活疫苗CH-1R株的产量和疫苗的质量,本实验探索了PRRSV活疫苗CH-1R株在MARC-145细胞中大规模生产培养的最佳条件。将CH-1R株分别在3L和10L转瓶培养的MARC-145细胞中进行增殖试验,分析CH-1R株在不同接种病毒量和不同接种病毒时间的TCID50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L和10L转瓶中,病毒的TCID50最高可达到107.0TCID50/mL以上。CH-1R株通过转瓶在MARC-145细胞中大规模增殖,为PRRSVCH-1R株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应用HPLC方法检测了96头30日龄荣昌猪仔猪(公、母各半)耳组织全基因组DNA的甲基化程度,探讨性别间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仔公猪、仔母猪的DNA甲基化含量分别为4.296%和3.902%,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证实,性别不是影响荣昌猪仔猪DNA甲基化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4.
125.
伊犁马体尺年龄对其竞赛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伊梨马体尺、年龄与不同赛程成绩关系的研究表明:体高对各赛程影响极显著(P<0.01),但随赛程增长,影响逐渐减弱;胸围和管 围对各赛程影响显著(P<0.05);年龄对长赛程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6.
127.
AIM: To explore the mutual effect of co-culture of wild-type astrocytes (ASC) and motor neurons VSC4.1 (VSC) on the respective ability to produc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METHODS: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cell growth in ASC and VSC in co-culture or independent culture was detected after exposed to excitatory stimulus by MTT method.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ROS production by ASC and VSC labeled with Hoechst 33342 was detect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culture or independent culture. RESULTS: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glutamate induced a higher inhibition rate in mixed cell growth than that in ASC alone, while lower concentration of glutamate induced a higher inhibition rate in mixed cell growth than that in VSC only. Real-time observation by confocal microscopy showed that ROS production by VS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culture, which showed a notable increase at 15 min, was significant less than that in independent culture, which peaked at 5 min and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ROS production by ASC in co-culture began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t 10 min. CONCLUSION: Compared to independent culture, ASC reduces the resting ROS production by co-cultured with VSC, while ASC prolongs the duration of ROS production by VSC after exposed to excitatory stimulus.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的亲身感受,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管理统一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而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72×103 kg·hm-2增长到蜡熟期的10.19×103 kg·hm-2,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开花期后略有下降。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9%。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2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3%,综合表现好,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0.
通过研究甘农2号小黑麦(×Triticosecale W i t t m a c k'G a n n o n g N o.2')与3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最佳混播组分和混播比例,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混播组分,副区为混播比例.试验测定了3个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品种绿箭1号('Lvjian No.1')、绿箭2号('Lvjian No.2')、绿箭431('Lvjian 431')与甘农2号小黑麦在不同混播比例(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100?0)下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混播组分间,绿箭431和甘农2号小黑麦混播时的干草产量较高,营养价值较好,综合评价值最高(0.9416);混播比例间,50?50混播处理混播效果最佳.交互作用表明,绿箭431和甘农2号小黑麦以50?5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1.15 t·hm?2),粗蛋白含量为13.25%,营养适中,综合评价值最高(0.8321),混播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甘南高寒牧区禾–豆混播草的科学建植和管理,抗灾保畜、提升草地生产力和生态保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