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67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1篇
  53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适宜节水灌溉模式抑制寒地稻田N_2O排放增加水稻产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4种水分管理模式,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田间观测寒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特征,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寒地稻田N2O排放的影响及N2O排放对土壤环境要素的响应,同时测定水稻产量,以期为寒地稻田N2O排放特征研究提供对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N2O排放的高峰均出现在水分交替频繁阶段,水稻生育阶段前期,各处理N2O排放都处于较低水平,泡田期几乎无N2O排放。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使N2O排放总量增加47.3%,控制灌溉和浅湿灌溉使N2O排放总量减少40.7%和39.6%。寒地稻田N2O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关系密切,与土壤10 cm温度显著相关(P0.05)。水稻生长期间各处理N2O排放顺序间歇灌溉淹灌,二者均显著高于浅湿灌溉和控制灌溉(P0.05)。各处理水稻产量以浅湿灌溉最低、其他方式差异不显著。可见,间歇灌溉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但会促进稻田N2O的排放。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及稻田温室效应的需求下,控制灌溉为最佳灌溉方式,应予以高度重视。该研究可为黑龙江寒地稻作区选择节水减排模式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2.
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敖玉琴  田玉华  尹斌  张维  李晓  葛仁山  朱兆良 《土壤》2016,48(2):248-25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普通尿素和氯化铵为对照,研究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后,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5~7天内,氨挥发损失量与田面水NH4+-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不同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差异显著(P0.05),脲胺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分别比普通尿素和氯化铵减少了2.71和6.41 kg/hm2,并且该氮肥对水稻有增产的趋势,氮肥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尿素和氯化铵显著提高了10.43%和10.64%。此外,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该氮肥净收益高于尿素和氯化铵。因此,脲胺氮肥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3.
不同施氮量对免耕/翻耕移栽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探讨免耕移栽稻的氮肥管理措施和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移栽稻的生长规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处理对免耕/翻耕移栽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翻耕或免耕,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叶面积的扩展;在水稻各生育时期,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有增加的趋势,每穗粒数和收获指数逐渐减少;水稻总吸氮量和实际产量逐渐增加,而氮肥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能力逐渐减小.翻耕移栽稻的分蘖能力、有效穗数和吸氮量显著高于免耕移栽稻,但翻耕和免耕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免耕移栽稻的氮肥生理利用率显著高于翻耕移栽稻.  相似文献   
74.
杂交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初步研究了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播种量、播种方式及施肥量,认为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量为3.75 kg/hm2,施肥量为750~900kg/hm2缓释包膜肥,播种方式为撒播.  相似文献   
75.
龙须草叶面积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人工栽培的不同生长时间龙须草的叶面积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LI-3000叶面积仪和生产上常用的长宽法进行比较分析,求得用长宽法测量龙须草叶面积的矫正系数K=0.67,经过相关分析,认为所得K值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76.
利用1955~2009年盘锦市大洼县气象站的地面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回归分析、5年滑动平均分析、Mann-Kendall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5年盘锦市最高、最低气温序列的年、季周期变化的趋势及气温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55~2009年盘锦最高、最低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99%的置信水平下,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0.15和0.48℃/10年。最高、最低季气温变化特征:冬、春、秋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冬季最低气温季平均贡献最大;年最高平均气温的突变时间在1991年;四季最低平均气温的突变时间集中在1982~1984年,较辽宁省平均水平提前2~4年;四季最高平均气温变化较无规律。  相似文献   
77.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recombinant interleukin-13 (rIL-13) on fibroblasts. METHODS: 3T3 fibroblas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IL-13 (80 μg/L, 24 h or 48 h) and the control was without rIL-13 treatment.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Hoechst kit were used to observe morphology of 3T3 fibroblasts in both groups. The activity of proliferation in both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by MTT means.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level of collagen type I induced by rIL-13 in fibroblasts. The levels of IL-6 and IL-8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s were determined by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 The more ribosomes and mitochondrions, as well as bigger nuclei were found in the treated group. The production of IL-6 and IL-8, and proliferation ratio of fibroblasts treated with rIL-13 for 24 h or 48 h were increas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0.01).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type I protein in treated group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P<0.01). CONCLUSION: rIL-13 upreg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rIL-13 also has an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collagen type I.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L-13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issue fibrosis.  相似文献   
78.
为贵州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监测等提供参考,分析了贵州岑巩、江口、黎平3个农业气象台站1983-2005年的气温对油桐物候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物候的早晚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气温与春季物候期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早;气温与秋季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迟。春季物候期平均每10a提早2~10d,秋季物候期平均每10a延后2~7d。  相似文献   
79.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畜禽粪污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残留的分析方法,将畜禽粪便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再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并经氮吹浓缩,乙腈与水混合溶解残渣,过微孔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以0.01 mol/L四丁基溴化胺(pH 3.0)/乙腈(94/6,V/V)为流动相,于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8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畜禽粪污样品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7.8%~98.2%,相对标准偏差为3.5%~7.2%,检测限为0.005~0.0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满足畜禽粪污中4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80.
连续4年(2007~2010年)对柑橘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Citri)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吹绵蚧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和病虫害防治不力;防治柑橘吹绵蚧应结合该虫的发生情况,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