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1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1257篇
林业   900篇
农学   1145篇
基础科学   710篇
  1425篇
综合类   4999篇
农作物   697篇
水产渔业   633篇
畜牧兽医   2095篇
园艺   679篇
植物保护   62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619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986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ost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fish not only provides means for understanding its functi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llows early detection of skeletal anomali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ost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occurrence of anomalies from the first to the 40th day after hatching (DAH) for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China. Vertebral ontogeny started with formation of anterior neural arches at 3 DAH, and completed at 6 DAH. Vertebral centra started to develop at 4 DAH and ossification in all centra was visible at 15 DAH. Caudal fin appeared at 2 DAH and ossification was visible at 26 DAH. The onset of dorsal and anal fins appeared at 4 DAH and their ossifications were visible at 20 DAH. Pectoral fins were present before first feeding and formed entirely at 9 DAH, and their ossifications were visible at 21 DAH. Pelvic fins appeared at 9 DAH, and formed completely at 21 DAH. The ossification of pelvic fins was not finished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40 DAH). 24 types of skeletal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About 20% of individuals showed at least one anomaly. Haemal vertebrae anomalies occurred at the highest frequency, followed by pre‐haemal, caudal vertebrae and anal fin anomalies, and caudal fin had the lowest anomalies frequency. For the first time, our study determined ost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nomalies incidence in larval yellow catfish, which help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rearing conditions leading to appearance of these anomalies to prevent their incidence.  相似文献   
92.
传统的治蝗农药研究方法存在着研制周期长、实验结果不直观、无法定量研究等问题.基于连续组织超微切片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可建立生物农药与蝗虫互作组织的三维模型来模拟蝗虫组织器官与生物农药的相互作用过程,该技术在阐明蝗虫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间关系及生物农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治蝗农药研究中的应用意义.其中,重点介绍了图像保边降噪模型、自适应图像分割、三维混合绘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
94.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豇豆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对41份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豇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65对SRAP引物和10对SSR引物中分别筛选获得稳定清晰且多态性强的31对SRAP引物和5对SSR引物,对41份栽培豇豆资源的DNA进行SRAP-PCR和SSR-PCR扩增。2种PCR扩增共获230条扩增条带,其中SRAP检测到196条扩增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为6.3条,多态性片段为161条,多态性比例为82.14%;SSR检测到34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6.8条,多肽性片段为25条,多态性比例为73.53%,表明本研究搜集的豇豆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基于SRAP和SSR标记的结果,利用UPGMA构建了41份豇豆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其遗传相似系数为0.1667~0.9516,大多在0.674以上。结果表明,SRAP和SSR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将41份豇豆资源分开,且部分种质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这为豇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施用有机酸和氨基酸对烤烟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氮代谢。表现在:提高烟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氨基酸和有机酸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有机酸处理烤烟叶绿体色素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也快,而氨基酸处理后期叶绿体色素变化则相对比较缓和;在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方面,有机酸作用高于氨基酸,而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的影响却低于氨基酸。从整体上看,有机酸对促进烟株生长和氮素积累的效果好于氨基酸。  相似文献   
96.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柴油机燃用0#柴油和乙醇柴油排放的颗粒进行热重及其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柴油中添加乙醇有助于降低柴油机的颗粒排放。通过颗粒的热重分析得出,颗粒氧化过程主要发生水分挥发、可溶性物质氧化和固体碳氧化3个过程,其中,固体碳约占颗粒总量的70%,可溶性有机物约占颗粒总量的25%。通过Coats-Redfern法对颗粒热重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得出柴油机燃用0#柴油的颗粒的活化能为130.3 kJ/mol,燃用乙醇柴油的颗粒的热解活化能为122.9 kJ/mol,两拟合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为开发高效的颗粒催化剂及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选择适当的可再生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丰香’草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 Fragaria ×ananassa Duch ‘Toyonoka’) 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 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MS + TDZ 1.5 mg·L - 1 + IBA 0.4 mg·L - 1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分化。不同滤光膜(绿膜、红膜、蓝膜、黄膜) 对草莓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 绿膜和红膜对芽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不定芽再生率达95%以上, 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在25个以上; 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同滤光膜光谱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 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灯较强。暗处理4周比1、2、3周更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 此后转到光下培养, 获得的不定芽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8.
 ‘佛香3号’是利用‘福鼎大白茶’ ( ♀) ב长叶白毫’ ( ♂) 人工授粉杂交, 从F1 中单株选育而成, 为高香、优质、高产、抗逆性强, 适制绿茶的新品种。绿茶外形满披银毫, 香气高长, 滋味鲜醇, 叶底黄绿明亮; 优质干茶产量2 371.2 kg·hm-2, 适宜在云南大叶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香5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广两优香5对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养分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上表现为氮钾磷;结合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和经济施肥量,推荐了江汉平原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施肥量为氮170~200 kg/hm2、磷70~100 kg/hm2、钾105~135 kg/hm2。  相似文献   
100.
热风干制温度对枣果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热风干制温度对枣果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该试验选用不同温度(35、40、45、50、55℃)热风干制枣果,利用石蜡切片、显微成像技术获得了热风干制过程中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果肉细胞、空腔等结构参数的分布曲线,借助分布曲线的偏度、峰度(以鲜枣为参照)描述了微观结构参数在热风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建立了微观结构参数(果肉细胞、空腔横截面的面积比、周长比及当量直径比)与宏观干燥参数(水分比)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利用微观结构参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峰度可较好地描述不同温度干制过程中细胞、空腔整体的变化趋势;干制过程中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果肉细胞、空腔结构参数的变化趋势均不具有一致性或连续性;不同温度相比之下,低温、高温干制过程对果肉细胞形态的改变均有较大影响,且高温(55℃)条件影响更大;不同温度热风干制过程中,由果肉细胞结构改变所引起的空腔塌缩和扩增同时存在,高温(55℃)条件对空腔的扩增、塌缩影响较大。果肉细胞,空腔结构参数比与水分比之间关系可用非线性模型描述(R2≥0.7283,Std≤25.1682%),模型可预测在不同温度热风干制过程中细胞、空腔随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热风干制新工艺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