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8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1456篇
林业   1353篇
农学   1086篇
基础科学   869篇
  1751篇
综合类   7169篇
农作物   1035篇
水产渔业   521篇
畜牧兽医   2064篇
园艺   1026篇
植物保护   625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1303篇
  2011年   1271篇
  2010年   1186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1007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 Pampus argenteus) 幼鱼生化指标的影响, 该实验设计了3 个温度梯度, 即22 ℃、27 ℃和32 ℃, 以27 ℃为对照组, 胁迫时间48 h, 分别测定胁迫前后其代谢酶、离子酶活性以及血清中离子浓度。结果显示, 2 个实验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 GPT) 的变化趋势相反, 肝脏谷草转氨酶( GOT) 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2 个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 AKP) 变化趋势相反, 而酸性磷酸酶( ACP) 变化趋势相同, 乳酸脱氢酶( LDH) 在 22 ℃实验组出现波浪式变化( P 0. 05) ; 血清钠( Na+ ) 、钾( K+ ) 、氯( Cl- ) 、钙( Ca2+ ) 在各组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鳃Na+ /K+ -ATP酶活性在32 ℃实验组出现下降趋势, 肾脏Na+ /K+-ATP酶活性在22 ℃实验组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P 0. 05) ; 2 个实验组鳃Ca2+/Mg2+-ATP酶活性和肾脏Ca2+/Mg2+-ATP酶活性皆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急性温度胁迫可显著影响银鲳幼鱼的正常代谢,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胁迫, 以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非喀斯特地区长时间尺度频率研究,对喀斯特不同降雨等级下的水化学采样频率研究不足,喀斯特小流域不同降雨等级水化学的最优采样频率尚不明确。[方法] 利用黔中高原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在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不同降雨等级(大暴雨、大雨、中雨)间隔1 h的高频电导率(EC)数据,重采样为2~15 h的低频数据后,结合多种评价指标和突变点理论,确定喀斯特小流域不同降雨等级下水化学的最优采样频率。[结果] (1)喀斯特小流域受地质背景影响,水化学响应降雨呈现暴涨暴落特征,低频采样误差损失量大;(2)I60(最大60 min降雨强度)、前期无雨天数和降雨量通过影响水文过程,进而改变水化学变化特征,最终影响采样频率;(3)大暴雨等级下建议选择4 h频率为宜,大雨等级下建议5 h频率,中雨等级下当I60>10 mm/h时建议5 h采样频率,I60较小时(I60<10 mm/h)最优采样频率为6 h。[结论] 研究结果为喀斯特小流域水化学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  相似文献   
54.
B18是一株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具有抑制作用的优良生防放线菌,其活菌以及发酵液都可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为提高其菌体量以及孢子萌发抑制率,本文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B18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条件.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55.
研究围垸养殖对洪湖自然保护区水质的影响,从浮游生物视角评价水质现状及发展规律,以期为洪湖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及水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2019年6月在洪湖自然保护区不同方位水面布设10个采样点,开展水质及浮游动植物现状调查和分析,计算生物多样性,并与环境因子做CCA分析。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7属74种,以蓝藻门的微囊藻、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绿藻门的单角盘星藻为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61种,以萼花臂尾轮虫和广布中剑水蚤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26,浮游动物均值为2.12,水质为中度污染状态,但有重度污染的趋势。CC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分布与SD呈正相关,与WT、CODMn等呈负相关;部分轮虫及大部分原生动物与SD、As呈正相关,与WT、Chl-a等呈负相关。洪湖自然保护区水体处于中富营养型状态。围垸养殖会导致洪湖水体有机物沉积、水质恶化,并对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6.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工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7.
黄泥田晚稻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肥料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农田施肥实践中,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及合理配比因土壤不同而不同。为此,采用3个因子4、个不同施肥用量水平,展开了黄泥田氮磷钾肥料效应的试验,推荐了最佳施肥用量。  相似文献   
58.
江苏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核糖体DNA-ITS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宿迁、连云港和盐城4个地区的15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进行核糖体DNA-ITS区的RFLP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所有群体均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既具有与国外B型群体(印度群体)相同的AluⅠ和RsaⅠ酶切图谱,同时也具有中国群体独特的HinfⅠ和Tru9Ⅰ酶切图谱(C型)。采用Neighbor-Joining法(MEGA4.0)构建的ITS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15个江苏群体均聚在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组(Heterodera avenae group)下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复合种群(H.avenae complex)分支内,且多数江苏群体与草地孢囊线虫(H.pratensis)德国和俄罗斯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通过江苏群体与其他近源群体的ITS序列分析比较,河南郑州群体与澳州孢囊线虫(H.australis)的遗传距离较近,青海群体和河南郑州群体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江苏省和我国其他省份的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9.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和对ETS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毒性和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对502海水发光细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对硝基苯酚>邻甲基苯酚>苯酚>对氨基苯酚,对应的EC50值分别为4.95、23.90、42.43、83.65和178.75 mg/L。而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抑制的大小顺序同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结果不太一致,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邻甲基苯酚>对氨基苯酚>苯酚>对硝基苯酚,相应的EC50值分别为37、398、575、794和1 333 mg/L。两种毒性测定方法的EC50结果差异比较大,可能和测定方法的特点有关。但仅仅根据单一的、高灵敏度的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结果来调整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各项参数而实现对水质的调控,可能会造成处理成本的大幅度地增加,因此根据两种或多种毒性测定方法(其中包括以活性污泥为对象)的测定结果判定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更科学。  相似文献   
60.
八仙花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适合八仙花SRAP-PC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以八仙花栽培品种H.macrophylla‘Lavbla’为材料,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dNTPs、Mg2 、Taq酶浓度和引物用量对八仙花SRAP扩增反应的影响,确立了八仙花SRAP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模板DNA60ng、Mg2 2.0mmol/L、dNTPs0.7mmol/L、Taq酶0.5U、引物0.7μmol/L×2、10×PCRBuffer2.5μl,该反应条件下八仙花SRAP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