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139篇
  307篇
综合类   609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328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estimating the smallest amount of abdominal free gas detectible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beagles by ultrasonography. Healthy do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that received 0.1 mL of air injected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group B that received 0.2 mL of air injected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and group C that received 0.5 mL of intraperitoneal air. Randomly, some dogs in each group did not receive air injection for the negative control. All ultrasonographic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by individuals blinded to group assignments and the presence of intraperitoneal air. The minimum volume of consistently detectable air with good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was 0.2 mL.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enhanced peritoneal stripe sign (EPSS) can verify cases of pneumoperitoneum if more than 0.2 mL of intra-abdominal free gas is present The EPSS is a reliable and specific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 for diagnosing pneumoperitoneum in dogs.  相似文献   
992.
A total of 156 Shiga-like toxin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 were isolated from fecal samples of Korean native (100/568, 18%) and Holstein dairy cattle (56/524, 11%) in Korea between September 2010 and July 2011. Fifty-two STEC isolates (33%) harbored both of shiga toxin1 (stx1) and shiga toxin2 (stx2) genes encoding enterohemolysin (EhxA) and autoagglutinating adhesion (Saa) were detected by PCR in 83 (53%) and 65 (42%) isolates, respectively. By serotyping, six STEC from native cattle and four STEC from dairy cattle were identified as O-serotypes (O26, O111, O104, and O157) that can cause human diseas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and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atterns highligh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STEC strain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strains collected during different year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rate increased from 12% in 2010 to 42% in 2011. Differences between isolates collected in 2010 and 2011 may have resulted from seasonal variations or large-scale slaughtering in Korea performed to control a foot and mouth disease outbreak that occurred in early 2011. However, continuous epidemiologic studies will be needed to understand mechanisms. More public health efforts are required to minimize STEC infection transmitted via dairy products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bacteria in dairy cattle.  相似文献   
993.
黑龙江省1986-2000年大豆育种研究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主要论述1986年-2000年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研究的成就和展望.在此期间,各育种单位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08个大豆优良品种,其中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81个,占75%.育成品种在生育期、产量、抗病虫性、品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和改善,育种技术得到了发展.并对育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探究城市构筑空间与绿度空间耦合路径,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方法  基于分形、人工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ANN-CA)与空间句法等模型,进行多时相的漯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分析和预测仿真。  结果  ①形态分维数由2003年的1.64增长到2013年的1.70,2018年达1.75;② 聚集维存在数据突变点,空间集聚状态在不同圈层存在差异;③2003—2018年城市绿度空间可达性显著降低;④构建ANN-CA-GM(1, 1)城市增长模型模拟“底线、约束和理想”3种未来情景,对构筑空间和绿度空间的耦合发展过程进行预测: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将持续增至156.71 km2,其中理想情景下的构筑空间集聚范围回落至市政府周边5 500 m,与绿度空间面积比为1.00∶1.48。  结论  ①2013年城市形态接近最优,随后由于城市高密度发展,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过密,与绿度空间耦合交流受阻;② 在2018年市政府周边14圈层(7 000 m)范围内建设用地高度聚集,此区域内发展生态用地有助于引导精明增长,构建韧性城市;③ 绿度空间面积大且可达性程度高的区域集中在建设用地高度聚集范围以外,而聚集区内的沿河绿地空间利用程度低;④ 理想情景空间耦合布局为国土空间规划及“三线划定”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撑与空间布局参考,通过绿地布局实现城市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图7表4参33  相似文献   
995.
996.
选择小兴安岭北部的几种典型山地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内逐月分层采集样品,测定和分析K元素在湿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全K、速K含量在水平分布上均随地势的抬高及与河流距离的加大而增加,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全K、速K含量在土壤表层(A)差异显著,B层差异极显著,C层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湿地(样地带)土壤中全K含量在剖面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A层B层,C层变化具有波动性。土壤全K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变化幅度较小,波动范围均在20%以下。速K含量在土壤A层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近似于单调下降趋势,而在B、C层中季节变化较小。应用SPSS软件,分别对各层土壤速K含量进行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取得了较理想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997.
采棉机产量监测系统采集数据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农田作物产量信息,建立产量分布图,在消化、吸收美国AgLeader公司棉花产量监测系统PF3000的基础上,进行了棉花测产收获试验。在收获过程中,对流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进行了标定,并对产量数据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现场标定可有效提高测产系统流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但田问环境比较复杂,产量数据采集过程中仍会引入一些误差,需对产量数据进行误差处理。误差处理后得到的棉花产量分布图聚类性增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8.
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研究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以位于汾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山西省晋中市为典型案例区,利用RS和GIS技术对遥感图像和相关社会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研究1998-2018年晋中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 显示:近20年,晋中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远超其他地类,且面积持续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均呈波动增加趋势,而耕地和林地处于持续减少状态.在此影响下,晋中市ESV呈持续弱化态势(-2.36%),共减少7.74×108元,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迹象,因此,该区域应注重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99.
为阐述紫苏中迷迭香酸合成的分子调节机制,应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首次从紫苏叶片中克隆得到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PerC4H)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M434189).PerC4H基因总长度为1 667 b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残基,还含有长度为21 bp的5’非编码区(5'UTR)和95 bp的3 '非编码区(3'UTR).系统进化树分析得到PerC4H基因与唇形科植物丹参和黄芩的亲缘性最近.由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可知,该基因在紫苏中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根中的表达最高,茎中次之,而叶中最少.一定浓度的赤霉素与茉莉酸甲酯能提高PerC4H的表达量,而脱落酸和黑暗处理能降低PerC4H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00.
设置2.0%、4.0%、6.0%和8.0%4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饲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型试验水体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WGR)和相对增长率(LGR)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效率(FE)则随投饲率的升高逐渐降低.模糊综合评价试验养殖水体水质结果显示,水质状态随投饲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变差.研究认为,养殖50 g左右的罗非鱼较适宜的投饲率为4.0%,该投饲水平能实现养殖对象较快生长和保持较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