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进行桑树红蜘蛛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4%桑虫清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防治桑树红蜘蛛效果达78.47%,优于敌敌畏1 000倍液(74.23%)和乐果1 000倍液(69.59%)。24%桑虫清1 500倍液用药后10 d对养蚕安全,药后安全间隔期适中,可作为桑园用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近年来乐山市中心城区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变迁。[方法]于2008年1月和2014年1月分别对乐山市中心城区越冬水鸟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乐山市中心城区“三江”水鸟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和崖沙燕(Riparia riparia)等为代表的中小型鸟类逐步取代大中型的鸭科(Anatidae)鸟类成为群落优势种。[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估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对乐山市中心城区水鸟群落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DCPTA浸种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和盆栽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DCPTA溶液对洛麦21浸种,然后测定幼苗的生理学和形态学指标,研究DCPTA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DCPTA提高了小麦幼苗的呼吸强度,当处理浓度为1:1500时小麦幼苗的呼吸强度最大,比仅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提高了91.3%;增加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当DCPTA处理浓度为1:1500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0.87%;DCPTA还降低了小麦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处理浓度为1:1500时小麦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减少了19.18%.另外,DCPTA促进了洛麦21的植株生长,株高和根长都比对照有所提高.本试验采用DCPTA对洛麦21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结果促进了幼苗的生长,说明DCPTA浸种处理可能对小麦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4.
以欧洲葡萄‘无核白’(Vitis vinifera‘Thompson Seedless’)未开放的小花蕾为外植体,研究0、1.0、2.0、3.0 mg ? L-1褪黑素(Melatonin)对其体细胞胚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无核白’小花蕾在 MS + 1.0 ~ 3.0 mg ? L-1 褪黑素 + 2.0 mg ? L-1 6-BA + 30 g ? L-1蔗糖 + 3 g ? L-1植物凝胶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0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好,为73.67% ~ 89.10%,显著高于2,4-D处理,愈伤组织形成所用时间较2,4-D处理缩短了14 d。愈伤组织诱导120 d时,不同浓度褪黑素均出现体细胞胚,其中,以MS + 1.0 mg ? L-1褪黑素 + 2.0 mg ? L-1 6-BA + 30 g ? L-1蔗糖的培养基体细胞胚的发生率最高,180 d时达12.05%。体胚在 MS + 60 g ? L-1 蔗糖 + 0.5 g ? L-1活性炭的X6培养基中萌发30 d后,将萌发的子叶胚转移至MS + 0.2 mg ? L-1 6-BA + 0.1 mg ? L-1 NOA + 30 g ? L-1 蔗糖 + 0.5 g ? L-1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上,其中,1.0 mg ? L-1褪黑素诱导产生的体胚发育正常的数量较多,为14.84%。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的体胚诱导率均于180 d后增长较快,且低浓度的褪黑素有利于体胚萌发与正常发育,2,4-D诱导的愈伤组织无体胚形成。  相似文献   
55.
刘振兴  周桂梅  陈健  亚秀秀 《种子》2019,(1):110-112
冀红19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唐红28为母本、保M 951-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海南加代、混选法等多种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冀红19集成了亲本的优点,实现了早熟、矮秆、高产、大粒、优质的统一。2015—2016年度河北省红小豆区域试验,冀红19平均产量为2 128.2kg/hm2,较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4.61%;2016年冀红19参加河北省红小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326.8kg/hm2,较对照冀红9218平均增产12.61%。冀红19于2018年4月通过第三方评价,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6.
小豆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病害是限制小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对小豆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明确主要病害的种类、特征、病原菌的鉴定、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抗性基因的定位以及绿色防治药剂筛选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小豆病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小豆病害的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以百合品种‘索邦’为试材,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等常规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及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后各生长期百合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各期CK的0.97~2.33、2.05~5.26、1.84~2.14、2.40~2.49、0.87~1.87、1.77~5.33倍,增温处理后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趋于各处理,分别为CK的1.03~1.26、1.12~2.18、1.02~1.12、1.35~1.72、0.87~1.03、0.56~1.32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缓解‘索邦’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58.
通过不同温度和外源激素处理,对荠菜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的萌发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荠菜种子的体眠,提高种子萌发率;外源激素GA处理能解除种子休眠和提高其萌发率,6-BA和IAA对种子的处理效果远不及GA的处理,高浓度(>50 mg/L)和长时间(36 h)的IAA处理甚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200 mg/L的GA浸种36 h为荠菜种子萌发的最佳激素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9.
半干旱地区平缓地退耕还林组合造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节水、提高造林效果为出发点,在借鉴单项造林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科学地组装创新了机械大坑整地+打浆造林,机械大坑整地十ABT3号生根粉+植物保水剂+打浆造林。ABT3号生根粉+打浆造林+地膜覆盖,ABT3号生根粉+DJS造林等4种造林新技术组合方法,通过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组合方法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当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6.3%、49.2%、23.1%和37.3%。  相似文献   
60.
应用电镜技术和血凝试验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腺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技术和血凝试验是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腺病毒快速而简便的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大部分相符,但各具特色。电镜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显示目标病毒的生长发育、粒子的完整性以及有无非目标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污染情况,这对于动物病毒疫苗种毒质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