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3篇 |
免费 | 345篇 |
国内免费 | 7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40篇 |
农学 | 716篇 |
基础科学 | 435篇 |
876篇 | |
综合类 | 2160篇 |
农作物 | 397篇 |
水产渔业 | 310篇 |
畜牧兽医 | 719篇 |
园艺 | 235篇 |
植物保护 | 3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281篇 |
2021年 | 315篇 |
2020年 | 285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23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295篇 |
2014年 | 296篇 |
2013年 | 349篇 |
2012年 | 417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382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73篇 |
2006年 | 220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203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为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2011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玉米田对土壤中的越冬卵进行调查。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的测定、改进的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越冬卵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各项聚集度指标均满足C>1、CA>0、I> 0、k>0、m*/m>1,空间分布图式在低密度下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个体间相互排斥。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越冬卵种群密度而变化的速率为3.52m-15.61。种群密度越大,相对聚集度的变化速率也越大,而且聚集的程度随着卵密度的增大而增高。聚集均数(λ)的测定表明,聚集是成虫的产卵习性和田间植被的生长情况、土壤性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主要在近土表的土壤中产卵,在距土表15 cm以上的土壤中,有94.2%的越冬卵分布在距土表0-10 cm的土层中,其中以距土表2-5 cm的土层中的卵量最多,平均每个样点有卵25.56粒,占总数的64.7%,显著高于其他深度土层的卵量。 相似文献
994.
995.
氮素营养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长旱58”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干物质转运、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共设5个氮水平,即N1(0 kg/hm)、N2(80 kg/hm)、N3(150 kg/hm)、N4(195 kg/hm)、N5(300 kg/hm)。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为195 kg/hm的水平下,籽粒获得最高产量, N1处理产量最低。其余茎中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最大,而颖壳是灌浆期干物质转运最先发生的部位。N4处理下花后干物质积累最大,而花前同化物转运率最小, N1和N2处理花前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大,N5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小于N4,说明合理的增施氮肥可增加灌浆期光合同化物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96.
997.
Hua Wu Chao-Jun WangXiao-Wei Bian Shui-Yun ZengKai-Chun Lin Bo WuGuo-An Zhang Xing Zhang 《Crop Protection》2011,30(1):33-37
Isothiocyanates (ITCs), a series of new nematicides of the -NCS group,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efficacy against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javanica. Of the compounds tested, AllylITC, AcITC, EtITC, BzTC, BzITC, 1-PEITC and 2-PEITC showed in vitro irreversible nema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second-stage juveniles of M. javanica, following exposure for 72 h a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5 μg mL−1. When exposed to AllylITC, AcITC and EtITC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motile juveniles also became irreversibly immobile in 3 days, with a LC50 value at 2.76, 2.53 and 3.05 μg mL−1, respectively. In the pot experiments, 1.0 ml AllylITC and 1.1 ml AcITC per kg of soil controlled M. javanica, similarly to or better than metam sodium at its recommended dose.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using 1.0 kg AllylITC or 1.0 kg AcITC ha−1.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lylITC and AcITC hav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new bio-fumigant nematicides. 相似文献
998.
以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的杂交后代及亲本为材料,分析了灌浆成熟过程中叶片蛋白水解酶和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籽粒蛋白质含量相近的亲本衍生的杂交后代中,通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连续定向选择不仅可以获得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叶片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明显变高或变低的杂种后代,而且可获得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超亲的后代;稻米蛋白质含量与灌浆过程中的叶片蛋白水解酶活性呈正相关, 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资料耗费多,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较大,不但影响了山区的生态平衡,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新的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成为山区紧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制种因简化制种和节约劳动力成本已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手段。研究棉花花粉育性及“三系”组合F1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可以达到强化“三系”制种,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用联苯胺-甲萘酚法测定12个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杂交所得的48个F1的花粉育性,统计了可育花粉率并分析了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保存条件下,花粉育性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51 h内其花粉育性依然保持88%以上,51 h内花粉育性无显著性影响。F1的可育花粉率均低于其恢复系及常规杂交种,大部分组合降低水平在20百分点以内。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有明显差异, 其中H46恢复力较强。F1的可育花粉率与单株铃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离体花粉的育性变化规律及“三系”杂交组合后代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可应用于异地授粉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三系”杂交种选育,为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